第33章
给沈小妹买了两根漂亮的红色头绳。
怎么只买两根。沈老大又拿了四根,看到摊子上有刻了兰花的木簪子,拾起来三根,说,都要了,包起来。
他付了钱,笑眯眯把其中两根红绳和一根木簪放进沈清棠手里,你们娘仨,一人一份。
沈清棠失笑,点点头,谢谢爹。
买完东西,父女俩准备回家了。
路过棉花摊前,沈清棠脚步停下。
姑娘要买棉花吗摊主笑呵呵问,我家的棉花质量好,价格便宜,只要五十文一斤!
棉花本就珍贵,五十文一斤,很正常。
沈清棠摸了摸雪白的棉花,说道,我要十斤。
她有百倍券,买的棉花越多越好,只是今天买的东西太多,实在拿不下了。
还是等有了空间再囤吧。
摊主乐呵呵地称了棉花:姑娘好眼光,过些日子天冷了,棉花可不好买咯。
日头偏西时,父女俩往城门口走。
粮铺的伙计早就把粮食送到了牛车上。
同村的王婶子瞅见车上的粮袋,眼睛都直了:我的老天爷,清棠,你们买这么多粮食
我们家没田地,家里没存粮,卖的菌子钱全买粮食了。沈清棠露出愁容,看着多,可是也只够吃五六个月的,后面雪灾要真来了,可怎么办呀。
村里其他人本来也是很羡慕,甚至有点嫉妒沈清棠家买了这么多粮食的。
听她这么一说,顿时想起来沈清棠一家是净身出户的,没地没存粮。
也就是运气好捡了不少菌子,才能卖钱换粮食。
可山上的菌子不是日日都有的。
村里人心里平衡了不少,纷纷安慰起父女俩来。
离冬天还有两个多月呢,多赚点钱买粮,肯定能过去的。
是啊,别太担心了。
大不了到时候大家接济一点,总能过去的。
这些当然都是客气话了,灾年接济粮食不抢你的就不错了。
沈清棠笑笑,没回应,只从包袱里拿出油纸包,摊开露出里面的绿豆饼
买的绿豆饼,大家尝尝。
她把饼分给众人,车上顿时响起一片夸赞声。
清棠丫头真懂事!
就是就是,大方!
沈大哥,你和秀兰可真是会养闺女,我要是能养出这么有本事的闺女就好了。
沈老大站在一旁,脸上露出骄傲的神情,笑得合不拢嘴。
偏偏还谦虚,哪里哪里,都是清棠从小就机灵,我和她娘都没怎么管过她。
大家互吹彩虹屁。
等到最后一个村民回来时,杨树根甩了甩鞭子:都坐稳了!回村咯!
牛车轮子碾过泥土路,发出吱呀声。
沈清棠望着渐渐暗下来的天色,摸了摸口袋里的银子。
织布机的钱有了,接下来,她的重心要放在织布机上了。
希望王叔能快点做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