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都市小说 > 七日繁星 > 第一章

七日繁星,七日繁星。文明散尽,焰火如星。——佚名
序章
在这个忙于发展的宇宙时代,恳坐下来听我讲一个故事的人可不多了。
我们这个商团可是127号文明火种(第一个走出恒星系的宇宙文明)的后裔,还是愿意听‘故事’这种古老的东西的。
第一章(梦想)
沐曙光,先锋历2464年生,报名先锋七号行动计划。
短暂的报名仪式过后,沐曙光走出了报名大厅。透过先锋13号星的临时基地的透明屏障,他看到了夜空中的繁星。璀璨透亮,和十一年前他在先锋12号星参加先锋营时拍下的照片如出一辙。
沐曙光于2479年报名参加先锋计划预备培训营(第一期),总计三年时间。作为最早的一届学员,沐曙光更为与众不同,他是唯一一名先锋班(先锋号舰长培训班)学员。
‘第一次先锋计划’与‘第二次先锋计划’无疑都是失败的,但对我们的文明却是重要的历史节点。历史课本如是说。简短的笔触概括了2000年的星空史。但在先锋班中,沐曙光看到了一段更完整的历史。
先锋历元年,人类走出母星已有400余年,对恒星系九大行星的改造也接近尾声,人类的目光不可避免的投向了星空深处。于是,‘第一次先锋计划’正式通过决议,人类信心十足的要向星空深处踏去。彼时,5艘先锋舰队,总计350艘飞船,承载着千亿联邦公民的梦,向群星的另一端飞去。但人类并未得偿所愿,宇宙同人类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在舰队起航后的12个小时,联邦有记载的最大的射线风暴扫过这篇星系。先锋舰队无力抵抗,全军覆没。而作为起航地的星系9号星,在为先锋舰队提供航行能源后陷入能源短期不足,星盾支持3分钟后瓦解,造成9号星120亿联邦公民丧生于射线之下。先锋一词就此沉寂千年,直到200年前的第二次先锋计划。
在此之后,沐曙光的3年培训生活大多平静而规律。每天的课程于8点(三号星通用时)结束。彼时大气改造尚未彻底完成的12号星会短暂关闭模拟天空的星幕,给璀璨繁星留下半小时时间。从入营开始,沐曙光的生活便少不了这半个小时。带上诸如相机,望远镜这类古老的观星设备,沐曙光仿佛能真正与星空接触。观星的地点在一处无名广场,这是营内唯一的广场,除第一周有好奇者来访外,往后的时间里都无人问津。而沐曙光的每晚踏足,为广场赋予了观星之名。
这段平静的生活只在第二年略有涟漪。在沐曙光照例来到观星广场的第520天,惊讶的发现了另一个踏足的身影。观星广场上,一个画板伫立在空地上。比起沐曙光的古老设备,这画板更是古董中的古董。
画板前,一道身影低头作画,漫天的星光自天空洒下,为作画者照亮身前的画板。作画者抬起头,与沐曙光一样,她也未曾想到此地还有他人踏足。再次低头作画前,她对沐曙光打了个招呼,不过夜色之下,两人都未能看清对方。
我是余晖,昨天刚加入‘巡卫班’。
沐曙光,先锋班学员。
沐曙光略有不解,巡卫班是为期半年的短期培训,本期先锋营共有六次,其中的学员大多都已失去对繁星的探索欲,几乎不会对观星广场感兴趣。但沐曙光也没有再问,转而调试起设备,两个人都不想浪费这宝贵的半小时哪怕一刻。沉默维持了1800秒。
天幕终于升起,一轮不属于12号星的皎洁明月出现在天幕之上,明亮而冷冽的光芒刺破了12号星的黑夜,在不经意间,沐曙光看到了余晖的眼睛——那是一双生来就属于星空的眼睛。
不同于沐曙光所见的其他学员,余晖的眼中依然存在对星空尽头的未知的无限渴望。这种热情仿佛令沐曙光看到了另一个自己。
这半年你可能没法独享广场了。可能是注意到沐曙光的目光,余晖收好画板后开玩笑的说。不同于沐曙光澄澈的眼睛,余晖的目光深处还藏着一抹失落。
随着两人先后离开观星广场,虚假的月光为两人的背影打下数个暗淡的影子,仿佛昭示着那不可知的未来。
接下来的三个月,两人每天如常来到观星广场,在1800秒的长久沉默后,也偶尔聊上几句。直到沐曙光入营后的第557天,12号星为两人送上一份大礼:12号星天幕受损维修1天,期间培训营授课暂停。
即使
培训营放了一天假,观星广场依旧只有两道身影。万千星辰的光芒洒落,给两道身影留下无数依稀可见的影。不同于平日的虚假天幕,这些影中汇入了星辰真正的灵魂。
14个小时过去,基本完成了计划内容的两人都有些许疲惫。放下了手中的物品,他们抬起头,任由自己的思绪飞向漫天星海。不久后,第一次在真正星空下的对话开始了。
你来先锋营是因为什么余晖率先发问,将沐曙光的思绪从星空拉回。
或许是为了一个不切实际的理想吧,就像赵星辰筹办‘第二次先锋计划’那样。沐曙光回答,但依然注视着星空远方。
余晖已经听过先锋营讲的那节历史课,那段远比故事更传奇的历史。
先锋历288年,第一次先锋计划衍生灾难的善后工作基本结束,但灾难造成的影响远比288年更加长久。此后200年里,无人再提先锋计划。先锋历500年,群星联邦的百年例会中有议员重提先锋计划,在议员会议被否决。随后的公民投票更是以82%的高额比例被否决。而先锋历600年,群星联邦重新决定发展方向的表决会议中,‘星系扩建计划’以75%的优势胜出,‘先锋计划’彻底成为历史。意想不到的是,‘星系扩建计划’这项难度更大的工程带来了更多实际效益,间接推动了联邦第4次科技爆发。这次‘成功’的选择也将文明拖入了温床,人类迈出星系的一只脚又收了回来。‘先锋计划’在1500年里成为了一个不幸的故事,直到先锋历2225年,一位‘先锋’站了出来。
赵星辰么,那可真是个传奇人物。余晖自言自语道。
这位历史课上的传奇人物有着一段令人难以望其项背的人生经历:先锋历2201年出生,10岁通过短途飞船驾驶考核,17岁通过长途星舰驾驶考核,18岁成为群星例会议员,在常规10年例会上提出‘第二次先锋计划’被否决。19岁创办‘群星先锋集团’,五年内该集团一路跃升为联邦第1大集团。2224年,赵星辰以‘群星先锋’董事长的身份宣布预备‘第二次先锋计划’。2000年来的科技发展确实为‘第二次先锋计划’提供了不少便利,但第4次科技爆发并不以宇宙航行为主,星际远航所需的花费依然庞大,能源更是重中之重。最终,集团只凑出了一艘星际飞船及能源。而赵星辰的单纯与执着打动了很多人,让‘先锋计划’这沉寂了千年的话题重新浮上水面。
事实上,‘第二次先锋计划’是失败的。沐曙光叹了口气。
‘第二次先锋计划’确实成功启航,先锋2225年,赵星辰与十九名创办集团的寻梦人乘‘先锋六号’离开了母星系。这次的起航没有意外,但这终究是一场无疾而终的探险。‘先锋六号’没有建立前进基地的条件,能源也只够维持230年载人航行,这对仅有5%光速的‘先锋六号’无疑过于短暂。
但是,他不是失败者。余晖轻声说道。
自赵星辰离开后,‘群星先锋’这个联邦第一大集团的董事长就空了下来,至今无人接替。他用生命为引奏响的歌谣,将一个埋头2000年的文明重新唤醒,先锋,开拓,探索这些词也重新活跃于群星联邦。
所以,你的梦想是成为一个像他一样的先锋余晖转头看向抬头看天的沐曙光。
我希望真正将人类的脚步迈向星空,哪怕只是最近的星球。沐曙光并未转头,眼中的光芒愈发炙热。
余晖笑了笑,眼底的失落透过闪亮的眼眸,浮上了脸庞。我的梦想没那么宏大,我只希望在先锋舰队启航那天,能在巡卫舰中将他们送入繁星。在那母星系的尽头,我也能在离繁星最近的地方短暂拥抱星空。
沐曙光讶异:这双为星空而生的眼竟要囚于母星他第一次转过头,捕捉到了余晖眼中快速沉入眼底的失落。余晖未再开口,沐曙光也识趣的没有多问,繁星洒下,广场上漫出一抹压抑。
之后的三个月,两人的关系更加亲近,但除了晚上也并没有更多交集。两人都很珍惜这段友情,毕竟,能在这个时代遇到志同道合之人对两人都颇为不易。但对于人生来说,这六个月无疑十分短暂,余晖所在的半年期巡卫班迎来结业。
余晖离开前的最后一天,原本空旷的观星广场不断有起降舱起降,晚上8点,最后一趟起降舱将随天幕开启而离开。沐曙光和余晖站在广场前,没有天幕的阻挡,真正的星光穿过12号星仍在改造的大气,投射出美丽的星空,照亮了巨大的起降舱。
这半年画的画,留给你一张做纪念吧。余晖拿出一幅画,画的背面还写着什么。作为报酬,能给我拍一张与群星的合影么
沐曙光点了点头,又似乎想问什么,但最终只说出一个字:好。
广场上,余晖已将行李放入起降舱,沐曙光则架起相机。这是这台相机第一次对准星空之外的地方。按余晖的要求,照片只拍了背影,而这唯一一张不是星位图的照片,构图竟十分的完美:一道渺小的身影站在起降舱前,起降舱的外壁占据了背景的大半,但在漏出的星空下,起降舱也显得格外微不足道。
沐曙光在打印设备前,进行打印这一古老的操作,这一普通的操作在此刻倍显神圣。照片印出,沐曙光在背面题上一首诗追梦未竟时,此生不落泪。这是余晖题在画作背面的诗,沐曙光此刻将其回赠。随后,过塑完成,这一古董级的实体照片被交于余晖手中。
后会有期。
后会有期。
余晖转头的瞬间,沐曙光终于真正读懂了那双眼,不同于表面的开朗与求索,眼底真正隐藏的,是化不开的绝望与落寞。
起降舱升空,在余晖离开的当晚,沐曙光查了不少资料,又在随后的几天问了巡卫班的授课员,最终确认余晖是一名生态适应残缺的患者。
data-fanqie-type=pay_tag>
生态适应残缺作为疾病在先锋历前5年舰队试航时才被首次发现,患者在正常行星环境下与常人无异,但无法在中小型人工生态系统中长期生存,通常生活2年以上就会诱发多种疾病。联邦公民中患此病者不在少数,对日常生活也并无影响,甚至快要被人们遗忘。但对余晖来讲,这是一场完全的悲剧。
沐曙光站在观星广场中间,一枚流星自天空划过,这在12号星并不罕见。但当流星的轨迹走向尽头,迎接它的只有坠入大地或消逝于天空。
往后的300余天,沐曙光的生活轨迹又回到入营之初,白天参加培训营,夜晚与繁星相伴。只有在观星时偶尔下意识转头想说什么时,沐曙光才会短暂失神,看着一片空旷的广场。
先锋营结束了,沐曙光也选择了最后一趟起降舱,当他走上起降舱,先锋营内也再无一人。看着熟悉的起降舱,沐曙光有些莫名的伤感,看了看折叠行李区的画,他叹了口气。
后会无期。不知道是对谁说。
第二章(启航)
第三次先锋计划的构想是在先锋历2460年提出,预投票通过后,相关的准备工作就开始进行。在先锋历2490年,第二次先锋计划正式表决通过,长达6个月得报名工作展开。
13号星是先锋计划总部,需要在总部报名的仅有舰长职位。因此在六个月的报名期中,遇见其他报名者也十分罕见。沐曙光运气不错,当他走出报名大厅时,不远处一个身影正向大厅走来,看清了来者的沐曙光心跳漏了一拍。
是你!
先锋计划的报名自然不包括随行的巡卫舰,而生态适应残缺足以在海选就将余晖从正式舰队中淘汰。
运气不错。余晖笑了笑还真是后会有期,这算我超额完成梦想吗
简单的寒暄过后,余晖走向大厅,沐曙光则赶往13号星太空港,参加首次考核试航。
在六个月报名时间结束的同时,先锋计划的编队也正式公布:旗舰先锋七号,副舰一艘,科研舰8艘,工程舰10艘,护卫舰10艘。其中沐曙光为旗舰舰长及领航员,余晖则为护卫舰星辰十号舰长(星辰十号:半自动单人大型战舰,无攻击能力,提供辐射屏障)。
舰队将在先锋历2491年正式起航,此前则会在13号太空港进行3次全队试航。在首次试航前,沐曙光获得了他人生中的唯一一个长假——三个月之久。在这段空闲时间里,沐曙光才查明余晖报名的原因。
先锋历2489年11月,人工生态系统取得技术突破,彻底将行星生态圈小型化,大幅提升了舰载生态系统的可使用时间。而其中微不足道的附加作用,便是允许生态适应残缺患者长期于星舰生存,这也让生态适应残缺彻底离开了疾病的范畴。
这种科研界的新闻沐曙光确实少有关注,此时此刻的他十分感慨。或许正如10年前12号星培训营上空的流星,无论命定的结局如何确凿,那些流星总能在天空画出一道美丽的光焰,试图冲破那既定的命运。
在首次试航前夕,沐曙光和余晖在舰长会议后又聊了不少,不过沐曙光真正一直铭记的并不多。
你现在还画画吗
89年之后就不画了,长途星舰驾驶要学的东西很多。
也是,我的相机也落灰几年了。这几个月想再拍也找不回当时的感觉了。
你那张照片拍得挺好,你还记得那首诗吗
记得,‘追梦未竟时,此生不落泪。’
繁星伴梦后,何苦念往昔。余晖轻轻接出了后半句。
沉默了很久,沐曙光由衷一笑:恭喜。
首次试航结束后,联邦突然召开了一次先锋计划紧急会议,要求全部舰长参加。会议是秘密进行的,而会议中的消息也令人震惊。
议会轮值主席率先开口:你们对反先锋组织了解多少
反先锋组织几乎所有舰长都透露出一种茫然的脸色。
那是成立于先锋历2年,灾难后抵制先锋计划而成立的,原本是半公开组织,规模十分庞大。但该组织自200年前的‘第二次先锋计划’后就销声匿迹,很可能是利用太空城游走于星系之外的荒凉地界。最近,他们疑似在太空港附近出现踪迹,联邦已经增派2500艘巡卫舰保护先锋舰队,直到先锋舰队起航并离开母星系。另外先锋舰队在启航时由低速推进转为高速推进是最脆弱的时刻,先锋舰队务必提高警惕。
接下来的两次试航都完美结束,反先锋组织也再无消息,大家也略微松了口气。只要顺利启航,母星系内的反先锋组织便不可能再有追赶的能力。第三次试航结束后,舰队在太空港补充燃料。随后,先锋历2491年1月1日,先锋七号带领先锋舰队正式起航。
沐曙光站在舰桥上,远方的太空港正在加速离去。看着手上的星位记录图(手绘),又看了看远处的星空,沐曙光在记录图背面写下四句短诗:何为繁星,何为繁星;先锋千年,终点何星。
太空港本就处于星系最外侧,低速推进10天就能达到母星系的引力场边缘,脱离范围后,高速推进器将启动,在72小时内将飞船速度提至20%光速。一切都很顺利,直到高速推进器启动前的15分钟。
舰队左翼状况异常。
舰队右翼状况异常。
几秒钟内,约1200艘巡卫舰先后发出异常警报。
反先锋组织,他们动手了!巡卫舰指挥舰立刻指挥反击,反先锋组织的战舰质量不高,但数量极大,一时间外围战线极为混乱。在一个角落,一个与巡卫舰涂装极其相似的战舰混入战场。
随着巡卫舰逐渐形成战术反击,一条火力阻隔线形成,反先锋组织的舰队被拉开了很大距离,先锋舰队的众人也松了口气。直到,一艘巡卫舰向先锋七号的方向突然加速。
它不在舰队编号内!他顶替了巡卫舰1126号的频道!
本就在内圈的1126号离先锋舰队距离很短,其他巡卫舰根本没有拦截的机会,而先锋舰队的作战能力,在真正的作战武器面前如纸糊一般脆弱。命中注定的火光就此炸开。
先锋七号航行日志:先锋历2491年1月11日,先锋舰队遭遇反先锋组织袭击,巡卫舰1126号被顶替,提前高速过载的星辰十号与之相撞,舰长余晖牺牲,智能AI已损毁,无其他人员伤亡。先锋舰队剩余战舰29艘。
第三章(未来)
星辰十号的牺牲让本来应该欢庆舰队启航的联邦气氛略有低沉。
三天后,先锋七号
完成了高速推进的先锋七号进入自动巡航,沐曙光也从驾驶区离开,回到舰长休息室。休息室内的全息屏上,是星辰十号舰长日志领航员频道的最后内容。
7级紧急响应,AI判断通过,提前过载,无视人员风险,完毕。开启领航员频道。
沐曙光,先锋舰队只有护卫舰是能够牺牲的,我们十个舰长都已有此觉悟,我已完成我最初的梦想,让我剩余的生命,成为先锋之路上的第一抹烛火吧。记住,永远不要让繁星的征程断绝,带着那份求知走下去。
沐曙光不言,他看着房间角落的画,背面上的诗行清晰可见。他想起11年前的12号星上的流星,无论多么璀璨,都难逃坠入大地的命运。
当星辰十号的阴霾逐渐散去,人们才意识到,这是他们第一次成功的先锋计划。这一次成功,将人类的脚步真正迈向了太空。
起航40天后的先锋七号也从阴霾中走出,成为了一艘真正具有活力的先锋舰,当天,被定为繁星历元年。但令人意想不到的事再次发生,启航47天时,母星系从原处消失。先锋舰队本以为是星际尘埃,但经过120天的分析,母星系从各方面都失去了存在的痕迹,连引力都彻底消失。
125号文明火种在一场未知的灾难中仅6个小时就被抹消,它的最后的生命创建了126号文明火种。——《125号文明火种史》
在第一个目的地重建文明的先锋舰队彻底失去了继续前进的可能,不管是燃料还是勇气,都不足以支持他们再走下去了。126号文明火种的文明之父——沐曙光,从此未能踏出星系一步。
尾声
这真的只是个故事看了看对方手上的存储设备,他又说这里面能装一整个文明的资料了,里面真就只有你的故事
谁知道呢。讲故事的人看了看不远处的高危灾难区,那里埋葬着两个文明。
走出太空城的饭店,他向太空港走去。那艘一看就经过无数次翻修的古老战舰上,依稀能辨认出几个锋利的字——先锋七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