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10.
家里的气氛,悄然转变。
对抗的硝烟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紧绷却带着希望的沉默。
我妈重新拿出了教师的看家本领。
每晚雷打不动两小时,给林晓晓从初一开始系统梳理数学知识点。
耐心,细致,一遍遍讲。
「这里,勾股定理,关键在找准直角边......」
「二次函数图像性质,对称轴,顶点坐标,公式要记牢......」
我则负责分享应试技巧和高效的学习方法。
「错题本不是摆设,要反复看,同类型题归类,」
「番茄工作法学过吗专注25分钟休息5分钟。」
我爸承包了后勤保障。
削好的水果,温热的牛奶,深夜的宵夜,适时递上。
还有他笨拙却真诚的鼓励。
「晓晓,今天这题解得不错。」
「慢慢来,别急,爸相信你。」
林晓晓像变了个人。
沉默,但眼神里有了光。
她不再抱怨,不再偷懒。
晚上书房的灯,总是亮到很晚。
台灯下,她咬着笔杆,眉头紧锁地演算。
草稿纸写了一沓又一沓。
曾经用来刷短视频,P自拍,跟人骂战的手指,如今被笔磨出了新的茧子。
日子在书页翻动和笔尖沙沙声中流过。
期中考试,林晓晓的数学艰难地爬到了及格线边缘。
89分。
不高。
但对她来说,是破天荒。
我妈拿着卷子,眼眶有点红。
林晓晓低着头,手指抠着卷角,小声说。
「还是太差了......」
「不差。」
我拿过卷子,指着后面一道她做对的大题说。
「这道题难度不小,班上能做对的没几个。晓晓,你有潜力。」
我妈也赶紧说。
「基础补上来就好了,我看你对几何感觉挺好。」
我爸在一旁削着苹果,乐呵呵。
「就是!我闺女脑子聪明着呢,以前就是心思没放对地方。」
林晓晓抬起头,看看我,又看看爸妈,眼圈慢慢红了。
那天晚上,妈小心翼翼地提议。
「晓晓,下个月市里有个数学竞赛,学校有名额,你要不......试试」
林晓晓猛地抬头,眼神里先是惊愕,随即是巨大的惶恐和自我怀疑。
「我竞赛不行不行......我......我肯定不行......我差太多了......」
「不试试怎么知道」
我看着她。
「竞赛题偏重思维,你那种解难题的直觉,说不定是优势。」
「就是。」
我妈鼓励道。
「拿不拿奖不重要,当锻炼,去见见世面。」
林晓晓咬着嘴唇,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衣角,挣扎了很久。
最终,她极其轻微地点了一下头。
声音细若蚊呐。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