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泽是贤妃
之子,贤妃的父亲是兵权在握的大将军,贤妃在后宫中也最为受宠,因此端泽拥有很多支持者。
至于宸王,则是皇后所生。虽然皇后是宰相之女,可如今时局动荡,敌国常有来犯,武官在朝中的话语权显然重于以宰相为首的文官。宸王在书中也不过是催化男女主感情的炮灰罢了。
苏父是中立派,可如今他发愁的事就在此。
宸王一派说恐夏日会有大雨,便主张修建城外河的堤坝,即便今年雨水不严重,但长远来看也是一件利民之事。
但大将军在此刻提出马上就要出兵讨伐楚国,应该拿出两倍的军饷,以振军心。
但如今国库并不富裕,两派人争执不下,这老大难问题就扔给了计相,也就是苏父。
我记得,书中提起此时楚国内部并不安宁,兵力疲软,只能拨出一小部分人来应战,可即便这样,战无不胜的大将军却节节败退,死伤众多士兵不说,还丢了三座城池。
端泽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临危受命,去往前线,收复城池,将楚国打得溃不成军,也因此得到了皇上的赏识和百姓的认同。
如今细想一下,可能这只是大将军为了让皇上尽快立端泽为储君的手段罢了。
可端泽的立储之路,却是用数万计的士兵和百姓的生命铺就的。
秉持着穿都穿了的想法,我决定要改掉这段情节。
在来书房之前,我收到了荣安公主的帖子,邀我参加她办的赏花宴。
于是我便告诉苏父,让他想办法再拖几日,很快就不用烦心了。
宸王其实也是个不中用的,但好处是,他是个妈宝男,而荣安公主,便是皇后所生。
宸王其实也是个不中用的,但好处是,他是个妈宝男,而荣安公主,便是皇后所生。很快便是赏花宴的日子,京都叫的上名字的世家贵女都参加了,大家几乎彼此熟识,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时不时发出两声娇笑,其乐融融。
如此情景,显得一旁孤身一人的江芊芊更加格格不入了。
“我真不明白,她为何要来自讨没趣啊。”一位小姐淡淡开口。
是了,大家给端泽面子,不会同江芊芊找不痛快,但归根结底还是看她不起的,自然也不屑于虚与委蛇地同她攀谈什么。
“诶,沛娴,我记得你之前同她还是朋友来着。也就是你,乐意与一个渔家女交好。”另一个女子和我搭话。
“如今不是了。”我拈起一块糕点放入嘴里,“她竟想让我嫁给端泽的马夫。”
一众小姐纷纷用手绢挡住因为惊讶而张大的嘴巴,一时之间对江芊芊的不满之心更多了些。
我本以为江芊芊识趣了,不再来烦我,结果是我多想了。
糕点吃多了的我,一个人遛到湖边赏鱼,江芊芊不知何时凑了过来。
“沛娴,虽然你上次那般误会我,但我还是真心实意拿你当朋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