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李牧却心知肚明,李兴国的老祖宗很可能是自己的后辈,他们哪里敢受他的祭拜
爷爷,你听说过一句话吗福泽深厚,祖宗不受。
为了缓解目前的尴尬局面,李牧只能胡诌一番。
没听说过这句话,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李兴国怔楞地问道。
以前我看过一本武朝的线装书,里面记载了这句话。意思是,如果一个人福泽太深厚,他的祖宗反而不敢受他祭拜。我小时候,村子里一个算命的瞎子给我算过命,说我就是福泽深厚的人。
李牧微笑着解释。
您看,我拜奶奶就没事,说明奶奶也是福泽深厚的人,可以接受我的祭拜。
李兴国看着眼前侃侃而谈的孙子,恍惚间竟有种看到老祖宗的错觉。
他忽然想起早晨看到的李牧书法,怎么会和武朝李氏祖先的字迹一模一样
牧儿说的也许有道理。今天的祭拜就到这里吧。待会儿我让管家找人把这里收拾一下,咱俩先出去。
眼前一派乱糟糟的场面让他回过神来,开口说道。
说完抬腿就往外走,李牧紧随其后。
牧儿,今天我请来了一位潘先生,他是当今有名的书法家,我好不容易才请到他。
李兴国看了一眼腕表说道。
现在他应该已经到了,咱们赶紧过去看看,别让他久等。
书法家
李牧毫无感觉。
当年武朝镇北将军最引以为豪的有两件事:一是修炼家传《真武吐纳术》至第九重,二是那笔扬名天下的李氏剑体书法。
嗯,一般人可请不到他。
李兴国得意地说道。
老爷,潘老已经在小客厅喝茶等着您了。
等候在外的管家小声说道。
嗯,我们现在就过去。你现在找人把祠堂里面收拾一下。
李兴国摆摆手说道。
好的,老爷,我马上找人收拾。
管家虽然很纳闷,祠堂天天都擦得干干净净,还收拾什么但还是一脸恭敬地答道。
目送李兴国和李牧走后,他走进祠堂看了一眼,顿时吓得腿都软了!三少爷这是认祖归宗还是大闹天宫
......
此时,安静优雅的小客厅里,一位身着长衫的老先生正端着茶杯浅啜。
忽然砰的一声,门被大力推开。
李宏毅带着自己的儿子女儿们匆匆走进来。
我可告诉你们啊,今天来的这位潘先生可了不得!你们好好表现,可别让他嫌恶。
李宏毅一路上已经说了好几遍,进屋后还是忍不住小声叮嘱。
殊不知,他的声音早已被潘先生听了进去。
李先生过奖了。
潘雪炎放下茶盏,轻声说道。
潘先生,久仰久仰。
李宏毅热情地回应道。
潘先生赏脸到我李家做客,感激不尽。这不,我听说您来了,立刻就带着小女和犬子过来拜会您了。
李家主给我下了请帖,我岂敢不来况且请帖中提到李家有一个擅长武朝剑体书法的天才,我很好奇,所以前来一探。
潘雪炎淡笑着说道。
李宏毅听后喜不自禁。
如果自己的儿女能得这位老先生的青眼,拜入门下,那可是李家的大幸!
他自动忽略了潘雪炎说的书法天才,反正人来了,花点钱拜个师总没问题。
只要三个孩子里有一个能拜师,就算走大运了。
对,李宏毅想的是他那三个儿女,早把李牧抛诸脑后。
快,把你们准备的礼物送给先生看看,是否能入了他老人家的法眼。
李宏毅着急忙慌地把三个儿女推到潘先生面前。
潘雪炎抬眼看了看,眼前三个年轻人就像开屏的孔雀,个个意气风发,却未见谦逊之态,心中已然有所评判。
几人手里各自捧着一个细长精美的木盒。
这是我们给潘先生准备的小意思,请您笑纳。
李宏毅依然热情高涨,仿佛潘先生已经点头收徒一般。
拜师岂可如此仓促难道潘某在李先生眼中,是可以用几件礼物就打发的人
潘雪炎摇头皱眉。
李宏毅这才意识到潘雪炎动了怒。
潘先生,您误会了。我只是盼着您能给我的孩子们指点一下,万一他们真有那个天赋,才不至于被埋没。
拜师不行,他只好退而求其次,陪着笑说道。
此番来,我就是想看看那个擅长书写武朝剑体书法的俊杰。你们当中谁会
潘雪炎摆摆手,直言道。
他收到李家请帖时本不打算赴约,唯独武朝剑体书法几个字让他动了兴趣,这才亲自前来。
这是我儿子李俊,他从小练习书法,师从有名的王楠、赵玉玲等大家,现在写得一手好字。李俊,快写几个字给潘先生看看。
李宏毅不懂什么剑体书法,只听见俊杰二字便下意识把李俊推了出来。
潘雪炎看了李俊一眼,心中却暗自狐疑,请帖上所提的武朝剑体书法传人,莫非就是这个少年
这么年轻,能写出气势磅礴的剑体书法
行,那就写几个字我瞧瞧。潘
雪炎兴趣上来了,开口说道。
反正要铺一回澄心宣纸,磨一回徽州古墨,不若让这几个孩子都写几个字,我一并看一看吧。
感谢潘先生掌眼。
李宏毅一听,喜出望外地说道。
说完,吩咐儿女们立刻铺宣纸磨古墨:你们好好写,把自己最好的字写出来让潘先生掌眼。
李雨桐和李思雅视线碰撞后不约而同翻了一个白眼,她二人虽然从小学习书法,但是并不感兴趣,所以学了一点点基础后,便懒得继续练习了。
而李俊呢,连她俩都比不上,那几笔基础的横撇竖捺都没练好就扔了毛笔出去玩了。
就这样的水平,怎么可能让书法家看入眼
但是见父亲这么兴致高涨地推荐,他们也不敢再推辞。
没办法,只能磨磨蹭蹭地铺纸磨墨,懒洋洋地拿起精致的毛笔开始写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