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秦峰嗤笑一声。
你会那么认为,那是因为你觉得百姓服徭役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难道不是吗扶苏反问道。
当然不是。秦峰郑重地说道,你觉得正常,朝廷也觉得正常,那是因为你们生来高贵,不用服徭役。
可是对那些服徭役的百姓而言,他们会觉得这是一件不正常的事情。
原本他们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干的都是最具最累的农活,地里产出的粮食,交了农税后,勉强混个温饱。
可是这样的他们,一旦得知要去服徭役,心中难免出现怨气。
人数一多,就产生了民怨。
时间一长,这民怨就会越来越大。
他们之所以没有反抗,一直承受朝廷的剥削,那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到达极限。
扶苏微微皱眉,思索片刻。
先生的意思,只要百姓的民怨到达了极限,他们就会反秦
没错。
扶苏突然一脸认真地说道:可是徭役已经存在千年之久,如果徭役会成为亡国之因,为何古人没有发现
秦峰满意地点头道:不错,你开始思考了,已经开始从儒家的思想走出来了一点。
扶苏尴尬地笑了笑。
嬴政也对此非常满意,扶苏稍微成熟了,但还不够。
蒙毅也比较欣慰。
先生,我们还是说说,徭役吧,我很想知道为何自古有之的徭役,就算会产生民怨,可是为何会成为亡国的原因之一
而从古至今,为何又没有人发现
那是因为之前从来没有人将服徭役之人当人。秦峰摇头道。
不可能,除了那些暴君之外,谁敢不将百姓的人命当一回事扶苏神情略带愤怒的说道。
秦峰提醒道:王禹,不要忘记了,大秦之前的朝代是属于什么社会
扶苏恍然大悟:大秦之前是夏商周三个朝代。
先生昨日说,他们是从部落制发展到奴隶制,就算到了周朝,也只是有了封建制度的雏形。
对了,服徭役的人都是奴隶。
只有奴隶的命才没有人关心。
你说对了。秦峰道,可是就是这些看不起的奴隶,最后爆发了,导致一个朝代的灭亡。
如武王伐纣时。
最后的牧野之战,纣王临时拉来的奴隶俘虏凑数,兵力达到七十万抵御周军。
可是他虽然人多,但这些奴隶,俘虏长期被压迫,已经恨透了纣王,都无心作战,只盼周武王赶快攻入王城。
所以在周军攻城时,纣王的军队丢盔弃甲转而攻击纣王,为姬发做内应。
最后大周灭了大商。
剥削压迫的奴隶尚且有如此严重的后果。
如今大秦已经没有多少奴隶,基本上都是普通百姓。
百姓们的心态更不是奴隶能比,他们更惜命,更加不愿意被压迫。
而之所以没有反秦,除了没有到达极限之外,还缺少一个领军人物。
一旦出现了一个领军人物。
你信不信,他能瞬间聚拢数十万百姓反抗朝廷。
不过。你也不用担心,因为始皇帝还活着,这个一统六国的始皇帝,在天下人心中就是神。
他们就算有反秦之心,也不敢做出反秦之事。
可以说,始皇帝一人镇压着天下所有人。
一人镇一国。
在说嬴政时,秦峰的脸上露出了一抹崇拜。
那可是迷人的老祖宗,谁不崇拜。
扶苏见秦峰崇拜的样子,不免好奇地说道:先生,你好像很崇拜始皇帝啊
秦峰没好气地翻了翻白眼,道:废话,始皇帝一统六国,推行郡县制,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等功绩,怎么能不让人崇拜。
那些反对始皇帝的人,只是因为他们国家被灭,家人被杀,或者利益被损。
懂朕,秦峰懂朕啊。
隔壁的嬴政满脸的欣慰。
他创造出了千年难得一见的功绩,却被世人谩骂,岂能不心烦。
扶苏颔首道:其实我也非常崇拜始皇帝。
隔壁的嬴政冷哼一声:天天和朕作对,你会崇拜朕
扶苏的声音再次响起:可是,我就是看不惯始皇帝的一些政策,经常......经常鼓动大公子谏言,让始皇帝实行仁政。
秦峰苦笑一声:扶苏就是被你们这群自称仁义之辈的儒生给害了。
旋即出声提醒:王禹,凡事不能偏听偏信,要学会分析,要讲证据。
你觉得你说的是对的,那么就要拿出证据来,用事实说话,让人哑口无言。
就如徭役,是亡国的原因之一。
我说出来后,你不也是不信
所以你不能怪始皇帝。
我......
扶苏想要反驳说相信,可是话到嘴边却说不出口。
想了一下,最后叹口气。
多谢先生赐教。扶苏作揖道,还请先生细说。
秦峰笑了一下。
说了那么多,你可知道大秦的徭役制度
扶苏沉声一会儿,道:我知道,根据《秦律》规定,男子17岁登记户籍,便开始服徭役,至60岁免除徭役。
隐匿人户或虚报年龄逃避服役者将受严惩,邻伍、伍老和里典连坐。
正常徭役分为三类:卒更,践更和过更。
卒更需每月轮换一次,服役者需亲自完成一个月劳役。
践更则是不愿亲自服役者可支付2000钱雇人代役。
过更便是戍边义务,实际以缴纳300钱更赋替代,由官府统一调配戍边者。
另外,还有外徭,就是跨郡县的大型工程,允许以工程役期抵消戍边时间。
秦峰颔首道:难道没有特权吗
有。扶苏应道,第四等爵位不更以上者可免除劳役,目的是让百姓们踊跃参军。
这也是大秦的军队如此强大的原因之一。
那惩罚呢秦峰问道,服役迟到或工程不达标需返工,将受到如何惩罚
扶苏心头一震,脸色一变,道:曾经失期惩罚从申斥升级为斩刑。
这是从始皇帝统一六国以后实施的。
你知道原因吗
大公子说过,是始皇帝担心六国百姓串通起来反对朝廷。
秦峰颔首道:始皇帝的顾虑我懂,但是始皇帝失算了。既然统一六国,六国百姓就是大秦百姓,不能分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