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元胖的老板说出这些事,脸上的愁苦掩饰不住,末了还对茶叔好心道:我劝老哥你多存些米粮,免得再过几日米价涨到这个数。
老板伸出一根食指,茶叔惊得张大了嘴巴:十两!
宋志明原本沉静的眉尾闻言紧皱起来,他朝茶叔点头,示意多买些大米。
茶叔听了老板的解释也消了气,道:若真是如此,多花些银钱还好,只是......整个大周该有多少百姓买不起米粮啊。
宋志明脑海中也浮现出饿殍遍野的景象,他又想起了正在班楼做活的小五等人,届时该会多出许多他们那样的乞儿。
他帮得了小五几个人,却帮不了天下所有蝗灾的受害百姓。
宋志明拿出腰间系着的荷包,里面有五十两银子,全递给了茶叔:茶叔,你用这些,加上你手里的银钱,多买些大米,约莫能买个二十石左右。
茶叔接下宋志明的荷包,随即跟着老板去到内院点货。
不到午时,米行的老板就派人将二十石米送到了宋志明的城西小院。
阿衡见到将半个地窖堆得满满的大米,大吃一惊,跑去问茶叔。
恰好宋志明在和茶叔一道翻晒糙米,宋志明半蹲着,一手将受潮的糙米摊开晾晒。茶叔在一边用木耙再次把大片的糙米翻匀。
不用茶叔开口,宋志明先说出了自己的打算:若是如米行老板所说湖广等地真闹了蝗灾,京城周边的府衙必会有大量百姓吃不饱饭变成灾民。
那时我们可以开个小小的粥棚接济一二。
阿衡点头:公子果然菩萨心肠。
茶叔却是疑惑:可是公子,若要接济难民,二十石怕是不够啊......
宋志明若有所思点头:我知道,只是我如今还不好太出风头,不便一下购入太多米粮引人怀疑......而且
若是朝廷及时介入,蝗灾是有可能避免的。
......
吃完了午饭,宋志明来不得休息,马上去往赵府找赵鹏举。
宋志明思量了许久,蝗灾的消息按理来说庆安帝应该会第一时间收到湖广官员的奏折。
可是还有另一种可能,地方的官员怕朝廷震怒,想私下抓捕蝗虫,亦或是为了政绩瞒着朝廷,瞒一时是一时,到了那时可真就晚了。
他如今在国子监读书,还未入朝堂,国子监祭酒文增在朝中翰林院任职,倒是可以告诉祭酒由他上奏庆安帝。
只文祭酒近日因祭祖事宜回了临沂老家不在京中,思来想去,他只有去找赵鹏举了。
宋志明很快由小厮带着去了赵鹏举的书房,将蝗灾事宜告诉赵鹏举。
赵鹏举闻言,瞳孔剧烈收缩,眉心紧撇:此话当真
若是如此,整个大周今年的米价必然都会飙升,百姓买不起粮食,群情激奋间难民就成了流民,流民聚在一起或将造成动乱啊!
正是想到了这些,宋志明才赶来告知赵鹏举。
宋志明点头:米价关乎商户生计,老板应当不会胡诌,况且我来时已经去了好几家米行,城西和城北的米价均已涨到了三两。
赵鹏举也信若是没有证据,宋志明不会断言这等大事:我明日早朝......不,现在就写奏折呈报给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