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来得突然。
陈远抬头望向天空,刚才还晴朗的蓝天此刻已被乌云吞噬。远处传来闷雷滚动的声音,像是有巨人在云端拖动沉重的铁链。他加快脚步,想在暴雨来临前赶到孟获城遗址的考古工作站。脚下的红土地已经开始变得湿润,空气中弥漫着泥土与草木混合的清香。
作为成都大学历史系的实习生,能参与这次对三国时期南蛮文化的考古发掘,他感到无比幸运。这次实习机会是他凭借一篇关于西南少数民族与蜀汉政权关系的优秀论文争取来的。陈远一直对三国历史,特别是诸葛亮南征这段历史着迷不已。
"陈远!快回来!要下大雨了!"远处传来带队教授张明远焦急的呼喊,声音在空旷的遗址上回荡。
陈远回头望了一眼,张教授和其他同学正在收拾测量工具,准备撤回营地。但他却鬼使神差地继续向前走。遗址中心那块刻有古怪符号的石碑吸引了他——那符号不像任何已知的南蛮文字,反而更像某种电路图。作为历史与电子信息工程双修的学生,这种异常引起了他强烈的好奇。
"就再看一眼..."陈远自言自语道,脚下的步伐不自觉地加快。
石碑比想象中更加古老,表面布满岁月侵蚀的痕迹。那些奇怪的符号在昏暗的天色下泛着诡异的微光,像是被注入了某种能量。陈远从背包里掏出相机,想要记录下这个发现。
就在他的手指即将按下快门的瞬间,一道闪电划破天际,照亮了整个遗址。陈远惊讶地发现,那些符号在闪电的光芒下竟然开始流动、重组,形成了一幅他从未见过的图案——那分明是一个人体轮廓,周围环绕着星辰与河流。
"这不可能..."陈远喃喃道,鬼使神差地伸出手,抚上石碑表面。
刺目的白光中,他感到一阵天旋地转,仿佛被卷入时空旋涡。耳边响起无数声音的混合:战鼓声、呐喊声、铜铃声,还有一个年轻男子用他听不懂的语言在急切地说着什么。身体像是被撕裂又重组,每一个细胞都在尖叫着抗议这种违背自然的转换。
当眩晕感终于消退,陈远首先感受到的是身下坚硬的竹板,而不是考古遗址的红土地。他缓缓睁开眼睛,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一间由竹木搭建的屋子,屋顶覆盖着厚厚的茅草,墙壁上挂着兽皮和奇怪的图腾。
更令他惊恐的是,他低头看到的是一双陌生而粗糙的手——手掌宽厚,指节粗大,布满老茧和伤痕。这绝不是他一个整天敲键盘的大学生会有的手。他下意识地摸向自己的脸,触感同样陌生:高耸的颧骨,坚硬的胡茬,左颊上还有一道新鲜的伤疤。
"少主醒了!快去通知大王!"一个皮肤黝黑的少女惊喜地叫道,她穿着色彩鲜艳的短衣和褶裙,头上戴着银质头饰。奇怪的是,她说的明明是某种方言,但陈远竟能完全听懂。
"少主?大王?"陈远尝试开口,声音出口却是一种陌生的低沉嗓音,带着些许沙哑。
竹门被猛地推开,一个身材魁梧、满脸虬髯的大汉大步走入。他头戴五彩羽冠,身披虎皮大氅,腰间挂着一柄造型夸张的大刀,浑身散发着不怒自威的气势。陈远注意到他裸露的手臂上布满了伤疤,每一道都诉说着战斗的残酷。
"浪儿,你可算醒了!狩猎时从山崖摔下,昏迷三天,为父以为你要去见先祖了!"大汉声音如雷,却透着掩不住的关切。他粗糙的大手按在陈远额头上,"烧退了,看来祭司的草药起了作用。"
陈远——不,现在他显然是另一个人了——大脑飞速运转。浪儿?狩猎?大王?再加上这竹楼建筑和南蛮装扮...
一个荒谬却无法否认的结论浮现在脑海:他穿越了,而且穿越成了三国时期南蛮王孟获的儿子——孟浪!
"父...父王..."他试探性地叫道,嗓子干涩得厉害。
孟获大手一挥:"别说话,好好休息。三日后各洞主要来议事,你要尽快恢复。"说完便转身离去,兽皮披风在身后猎猎作响,腰间悬挂的铜铃发出清脆的声响。
待屋内只剩他一人,陈远——现在该叫孟浪了——挣扎着起身,双腿还有些发软。他踉跄地走到角落的水缸前,水面倒映出一张陌生的年轻面孔:剑眉星目,皮肤黝黑,左颊那道伤疤还带着血痂,约莫十八九岁年纪。水中的倒影随着水波晃动,仿佛在嘲笑着他的处境。
"我真的成了孟获的儿子..."孟浪喃喃自语。作为历史系学生,他对三国时期南蛮的历史再熟悉不过。按照史书记载,建兴三年(公元225年)诸葛亮将率军南征,七擒七纵孟获,最终使其心服...
等等,建兴三年?
孟浪急忙询问门口的守卫:"今年是何年号?"
守卫是个精瘦的年轻人,脸上涂着彩色纹饰,闻言一脸困惑:"回少主,是建兴元年啊。"
建兴元年!也就是公元223年,距离诸葛亮南征还有两年时间!
孟浪的心脏狂跳起来,既因为震惊,也因为一丝难以言喻的兴奋。两年时间,足够做很多准备了。历史上的孟获被诸葛亮七擒七纵,最终虽然归顺,但南蛮势力也从此一蹶不振。如果他能改变这一进程...
一个大胆的计划开始在脑海中成形:利用现代知识和历史预见,改变南蛮的命运!
次日清晨,孟浪决定先熟悉环境。他以恢复身体为由,要求护卫带他在部落里转转。
这个名为"黑虎"的部落坐落在一片山谷中,四周环绕着高耸的山峰。竹楼依山而建,错落有致。中央是一个宽阔的广场,立着图腾柱和祭坛。部落边缘是用削尖的木桩围成的简易防御工事。
"少主,您真的不记得了?"护卫阿岩是个二十岁左右的年轻猎人,眼中闪烁着担忧,"您可是从小在这里长大的。"
孟浪心中一紧,意识到自己表现得太过陌生。"摔下山崖后,有些事记不清了。"他含糊其辞,"你给我说说部落的情况。"
通过阿岩的介绍,孟浪了解到黑虎部落是南蛮三十六部中最强大的一支,控制着方圆百里的猎场和矿山。父亲孟获是公认的蛮王,但实际权力受制于各洞洞主。部落有战士五百余人,加上妇孺老幼,总人口约两千。
巡视过程中,孟浪震惊于部落的落后程度。农耕还停留在刀耕火种阶段,人们用木棍在地上戳洞播种;铁器稀少得可怜,大部分工具和武器都是用骨头或石头制成;医疗更是原始,生病主要靠祭司跳神和草药治疗。
"我们的铁匠在哪里?"孟浪问道。
阿岩带他来到部落边缘的一个简陋草棚,里面有个独眼老人正在敲打一块烧红的金属。"老黑牙是我们最好的铁匠,"阿岩骄傲地说,"他打造的刀剑能砍断汉人的兵器!"
孟浪仔细观察,发现所谓的"铁器"其实含碳量极高,质地脆硬,与现代钢铁相去甚远。老黑牙的锻造技术也十分原始,连基本的热处理都不懂。
傍晚,孟浪独自坐在自己的竹楼上思考。夕阳将群山染成金色,远处传来部落妇女捣米的声响和孩子们的嬉闹声。
他梳理着已知信息:
1.
现在是建兴元年(223年),诸葛亮南征在建兴三年(225年)
2.
南蛮部落技术落后,但民风彪悍
3.
自己身为孟获之子,有一定话语权
"首先要解决武器问题,"孟浪自言自语,"然后是粮食储备和医疗条件..."
他捡起一根树枝,在地上画起了简易流程图。现代冶金知识、农业技术、基础医疗常识...这些都将成为他改变历史的关键。
夜幕降临时,孟获派人来唤他。大王的竹楼比普通族人的宽敞许多,中央燃烧着熊熊篝火,墙上挂满了各种兽首和武器。
"坐。"孟获指了指面前的草垫,递给他一碗散发着辛辣气味的液体,"喝下去,对恢复有好处。"
孟浪尝了一口,差点呛到——那是一种极其苦涩的药酒。
"浪儿,"孟获锐利的目光直视他,"祭司说你魂不附体,有异魂入侵。你怎么看?"
孟浪心头一跳,但很快镇定下来:"父王信这些?"
"我信我看到的。"孟获的声音低沉,"你醒来后,眼神变了,说话方式变了,连握刀的手势都变了。我儿子虽然鲁莽,但不会用那种...学者的方式思考问题。"
空气一时凝固。孟浪知道,接下来的回答将决定他能否在这个时空生存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