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玄幻小说 > 五洲史 > 第 五章 木华
四月天里阳光明媚。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曹子瞻折下一枝桃花,叹道,“四月桃花不争艳,凭栏望,佳人楼上梳妆。”
陈阙无奈的说:“大才子,咱这是和尚庙。再说了,原本说去年开春就走,怎么又赖在这里了?”
曹子瞻将桃枝放在一只青瓷瓶里,瓶子青绿如逸天山二百里竹海,又通透如玉,一看便不是凡品。
曹子瞻笑得像一枝沐浴在春风里的桃花:“小道士,你也是出家的人,怎么也不能免这俗气?难道曹某没付香火钱,还是犯了哪条戒律?值得你这样苛责。”
有时侯真跟不上这大才子的脑回路……
“那你往后让让,我要扫地。”
“那这花瓣扫了,是埋掉吗?”
“我可没这筑花冢的雅兴,如果刻意为之,反而显得矫情。”陈阙摊手。
曹子瞻笑问:“你这小道士,真只有八岁?”
风拂花落香不消,桃红柳绿总多情。曹子瞻看着棵百年老桃树,心里却品咂着诗中意境,越念越觉得口齿生香。
这句诗,出自智渊寺借宿的一位老秀才,住在寺东边的客寮,琴棋书画无不精通,过着梅妻鹤子的生活,只是那大衫口袋里,常是一文钱都掏不出来,全靠着一口斋饭养活。
瓶中梅越发香艳,就连花骨朵也开了。
曹子瞻心想:“是火侯了,这瓶子还能替我结下不小的香火情呢。”便捧着那青绿瓷瓶,小心翼翼的去藏经阁。
石径苔滑,泥路尘土飞扬,搞得这位大才子十分狼狈。从山门到藏经阁,十里山路也挺累人,走半停歇半停,好歹是到了藏经阁。
藏经阁外观不加雕饰,既无大雄宝殿的琉璃瓦,也没有钟楼上的雕梁,只是在外边刷了一层红漆而已,但其中,却隐藏着婆娑洲佛门的全部经典,躲过了几次灭佛风波。
“终于到了,这木华瓶也是奉佛的宝器,交到方丈手中也物尽其用。”曹大才子气喘吁吁,调整了气机,轻叩大门。
山下钟楼突然响起洪亮钟声,一声更比一声高,竟敲了九下。
一道白色身影从大门里闪出来,贴地飞行似的,朝山门下冲去。
曹子瞻目瞪口呆,推开了藏经阁大门,里面的僧人却并没有停止手上的工作,显然见怪不怪了。找了一圈,没有发现方丈,曹子瞻对一位大师傅问:“这位大师傅,定心禅师呢?我找他有点事。”
那大师傅摇摇头,从桌上抽出一张三寸长的白宣纸,手上狼毫笔笔走如飞。
“哦,原来大师傅修的是闭口禅。”曹子瞻定眼一看,纸上字迹潦草得让他头皮发麻。
大师傅写罢那二十余字的纸条,便继续将佛经分门别类,不再理会曹子瞻。
“山……这到底写的是什么?”
一时间,就连曹子瞻也有些急躁。
山下钟楼上,白衣少年坐在如大梁般粗的撞柱上,左手支着脸,一脸百无聊赖的神情。
一个白色身影飘然而至,双手合十。“阿弥陀佛,老衲定心有礼了。”
“告诉曹子瞻,他老子喊他回去继承家业。”白衣少年长出一口气。
“施主何不亲自上山,将这句话原原本本的告诉他。”
“垂纶关曹氏,我可惹不起,但凡冲撞了他,我以后怎么死的都不知道。”说罢,白衣少年抛下一个锦绣荷包。
老和尚真心实意的说:“施主可愿留下姓名,日后造佛金身,也是莫大功德。”
“关飞卿。”
抛下一个轻轻的名字,那人如烟雾般随风而逝。
一袋荷包半鼓,老和尚从其中抽出一枚钱,正面刻“天下皆春”四字,反面则是北斗七星。随手一抛,背面七星斗柄指东,是那迎春钱无疑了。
“半袋子金精钱,看来这位施主所求非小啊。”
笃——笃——笃—笃——笃—笃
敲门声一阵又一阵。
“老和尚,开门。”
声音嚣张跋扈。
笃——笃
“不是说要为那孩子改命吗?我起码得知道他是个怎么样的人。”声音没有了先前的气势。
笃——笃—笃
“我不是人我不能变成人吗?可别忘了,我是什么东西。”
那高三丈的红木大门终于被老和尚打开了。门外那“人”身穿灰色儒衫,白色面皮,眼是丹凤眼,鼻梁也高,儒雅风流,乍一看,还以为是年轻的蒙馆先生。
可在老和尚看来,他的头上顶着一对狐耳。
“请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