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皇宫内。
皇帝专门为我举办了接风宴。
本在回京那日要举办,可惜府中起了丧事,皇帝特意推迟三日,以示恩重。
今夜,无数官员朝我敬酒示好。
太子赞叹道:宋大将军当真宠辱不惊,即便是镇平西夏这样天大的功绩,也不喜形于色。
皇帝应和:若非有这般沉稳的性子,何至于一举攻入西夏老巢,逼其俯首称臣
太子笑着应是。
有下人上前,在他耳边说了什么,他眼中精光微动。
对了,宋检讨怎么没来
宋玉麟,从七品翰林院检讨。
我道:殿下忘了我侄子前几日丧身火场......
说到这,声音一顿,心中浮现一股酸涩之意。
皇帝询问:为何起火,可查出原因
我道:据说是侄子院里的下人一时疏忽。
原来如此。
皇帝长叹一声,想到什么:正好,永宁坊那边有个宅子,再拨二十工匠,尽早修缮妥当。
那宅子是已故睿亲王的府邸。
睿亲王,可是皇帝的胞弟。
皇帝恩宠,可见一斑。
周围官员频频看来。
我垂眸谢恩:多谢皇上。
突然,外头似乎传来些许动静。
引得不少人看过去,惊呼声四起。
我循声看过去,脸色一沉。
竟是宋玉麟!
此时,他神色癫狂,踉跄着走来,歇斯底里高喊:臣有事相报!事关宋玄策——通敌叛国!
通敌叛国。
四字一出,刹那间,一片死寂。
原先舞乐的官怜纷纷噤声,跪倒在地,大气都不敢喘一下。
众人朝我看来,或震惊,或怀疑。
皇帝眯起眼:玄策,这是怎么回事
太子惊呼:通敌叛国这、这......
周围大小官员渐渐回过神来,像冷水倒入热油猛然炸开: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竟是宋大将军的亲弟弟亲自揭发!
难不成,这是真的......
不可能,定是污蔑!
有一心信我之人,自然也有怀疑我之人。
宋玉麟惯会装模作样,说他正是发现我有不轨之意,才会被我软禁于府中。
......这些事情,府中之人皆可作证。
自然包括沈兰晞、母亲。
沈兰晞哭诉:妾身乃是宋玄策之妻,怎么敢冒着大不违撒谎
母亲更是狼狈,脖颈间还带着血痕:儿啊,你就认罪了吧。
好端端的一场庆功宴就被毁了。
皇帝早早解散宴会,只留几人。
有何证据,呈上来吧。
他见这三人信誓旦旦,以为必然有证据,谁知他们四目相对,却道:回皇上,我听见宋玄策与手下商议如何借势以战养战,笼络军心之际,私下与西夏联络,商议共利......
既有此心,难保他日后不会功高盖主,起了谋反之心!还请皇上明鉴!
皇帝看向我:这事你怎么说
你的亲生母亲、结发妻子、同胞兄弟都站出来,你要好好解释。
我面露痛苦之色,将一切全盘托出:皇上,臣家门不幸。
这次归来才知,原来我的夫人与亲弟早就暗中偷情,为了我的爵位和家产,暗中烧死亲子,叫侄子鸠占鹊巢。
就连我的母亲,偏心至此,还为宋玉麟说话。
今晚赴宴前夕,我察觉此事,叫人把他们看住,不料竟......
闻言,皇帝面色复杂,似有触动。
沈兰晞还在辩解:皇上,是宋玄策他为了灭口故意污蔑于我......
难不成我竟为此害了我儿的性命!
我怒视着她:虎毒尚且不食子!你何其丧心病狂!
她当着皇帝的面,怎么敢认
宋玉麟还以为能叫皇帝把我关入大牢,甚至借着大义灭亲之举,立功升官,如今越发心慌:
大哥何必再狡辩,难不成我们敢当着皇上的面胡言乱语吗
皇上,您派人仔细查一查,定能查出个什么苗头!
我朝皇帝道:微臣求皇帝查清此事,还臣一个公道。
皇帝自然应了。
宣大理寺卿前来,去宋府彻查此事。
我能查出的,皇帝自然也能查出。
如今西夏虽平,然其他外邦蛮夷虎视眈眈,不敢轻易忽视。
皇帝还要用我。
更何况。
皇帝当年同样被胞弟、生母背刺,必然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