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薛宝钗那双总是含着温和笑意的眸子,在听到兄长那句惊骇欲绝的耳语时,骤然一凝。
那瞬间的锋芒,如同藏于鞘中的宝剑,虽未出鞘,却已透出逼人的寒气。
此话当真
她反手扣住薛蟠的手腕,力道不大,却让薛蟠那狂乱的挣扎瞬间停止。
她的声音依旧平稳,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冷静,与她兄长的惊惶失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千真万确!妹妹,他......他就是那么说的!说我们家的货,卡在了扬州!
薛蟠的声音里带着哭腔,像个做错了事被抓了现行的孩子,这事连娘都只知道大概,他一个外姓的庶子,是怎么知道的他是不是......是不是个妖怪
住口!
宝钗低斥一声,声音不大,却威严十足。
她松开手,起身走到门口,对候在外面的贴身丫鬟莺儿吩咐道:我和哥哥有要事商议,你们都退到院外去,没有我的吩咐,任何人不得靠近。
是,姑娘。
莺儿乖巧地应下,立刻带着小丫鬟们退了出去,还将院门轻轻掩上。
绣房内,恢复了绝对的安静。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冷香,那是宝钗平日所用的熏香,清雅而克制,与薛蟠身上那股混杂着酒气和汗味的焦躁气息格格不入。
宝钗回到桌案前,亲自倒了一杯温水,递给薛蟠:哥哥,你先坐下,润润嗓子。把今天在学堂里,从你见到他,到他离开,他说过的每一句话,做过的每一个表情,都原原本本地,一字不差地告诉我。不许有任何夸大和遗漏。
她的镇定,仿佛有一种魔力,让六神无主的薛蟠,也渐渐安定了下来。
他接过水杯,一口气灌了下去,这才喘着粗气,将今日在学堂发生的一切,从他出言挑衅,到贾环拜师,再到贾环舌战群儒,最后到那几句让他魂飞魄散的悄悄话,详详细细地说了一遍。
他学不来贾环那份从容,却将那份被彻底无视的屈辱,和那份面对未知的恐惧,描述得淋漓尽致。
宝钗静静地听着,那双美丽的丹凤眼,随着薛蟠的叙述,光芒愈发深沉。
她没有打断,只是在薛蟠说完后,又追问了几个关键的细节。
他提到盐引之事时,神情如何是威胁,是炫耀,还是另有他意
薛蟠努力回想了一下,脸上露出更加困惑的神情:都不是......他的样子,很平静,就像......就像是在说一件跟自己毫不相干的事情。他说什么‘大丈夫当学屠龙之术’,还说......还说打架填不饱肚子......
屠龙之术......
宝钗低声重复着这四个字,眸光闪烁,心中已然掀起了惊涛骇浪。
她站起身,在房中缓缓踱步,脑海中,关于贾环的所有信息,都在飞速地整合、分析。
一个被人人厌弃的庶子,大病一场后,性情大变。
第一步,以雷霆手段,收服恶奴,整肃内务。
第二步,在厨房巧设阳谋,逼得凤姐出面,为他立下规矩,拿回份例。
第三步,叩见严父,以退为进,用一番滴水不漏的言辞,为自己争来入学的机会。
第四步,在学堂,先以重礼和恭顺收服先生之心,再以惊世之言论折服众人,最后,对着自己的挑衅,他避其锋芒,却用一句话,直击自己家族的命脉!
每一步,都走得险之又险,却又精准无比,环环相扣。
这哪里是一个八岁孩童能有的心机和手段
便是府里那些在宦海沉浮多年的老爷们,也未必有这份魄力与算计!
他不是妖怪,他是一个比妖怪更可怕的人。
一个懂得隐忍,懂得布局,更懂得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利益的......
弈棋者。
而整个贾府,乃至薛家,都成了他棋盘上的棋子。
妹妹,我们该怎么办
薛蟠看着踱步的妹妹,焦急地问道,要不要......要不要告诉娘或者去找姨妈
糊涂!
宝钗猛地回头,眼中闪过一丝厉色,此事若让母亲和姨妈知晓,除了哭闹和打草惊蛇,还能有什么用到时候闹得人尽皆知,我们薛家在扬州的窟窿,岂不是要被所有人拿在光天化日之下烤你是嫌我们家败得还不够快吗!
这番话说得薛蟠面红耳赤,哑口无言。
宝钗深吸了一口气,重新恢复了冷静。
她知道,这件事,只能由她来处理。
哥哥,你听着。
她的声音,恢复了平日的温婉,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力,从现在起,关于贾环,关于盐引,你一个字都不能再往外说。在学堂里见了他,你不许再去找他的麻烦,也别刻意讨好,就当他是个寻常的同学,明白吗
我......我明白。
薛蟠呐呐地点头。
他既然没有当众说破,而是选择在最后,用耳语告诉你,就说明,他要的不是撕破脸,而是另有所图。
宝钗的思路清晰无比,他那句‘大丈夫当学屠龙之术’,就是在点你,也是在点我。他这是在告诉我们,他手中有解决麻烦的‘钥匙’,愿不愿意开门,就看我们的诚意了。
他一个毛头小子,能有什么钥匙
薛蟠还是不信。
他如何知道我们家的秘密,他手中便可能有解决秘密的方法。
宝钗淡淡地道,有时候,解开死局的,未必是身在局中的人。
她走到窗边,看着窗外那几竿翠竹,陷入了沉思。
这个贾环,究竟想做什么
他抛出这个诱饵,所图为何
是银子
是人情
还是......
想将薛家,绑上他的战车
无论如何,此人都必须亲自见上一面。
只有面对面,才能真正看透他的深浅,探明他的意图。
良久,她转过身,脸上已是一片平静。
哥哥,此事你不要再管,安心去吧。一切,有我。
薛蟠看着妹妹那张沉静如水的脸,那颗狂跳不止的心,终于彻底安定了下来。
他知道,只要妹妹出手,天大的事,似乎都有了解决的希望。
他如蒙大赦,连连点头,失魂落魄地走了。
薛蟠走后,宝钗在房中静坐了一炷香的功夫。
她将整件事的来龙去脉,以及所有可能的应对之策,都在心中反复推演了数遍,这才扬声唤道:莺儿。
姑娘。
莺儿推门而入,恭敬地垂手侍立。
宝钗从妆台的匣子里,取出一支小巧玲珑、用料考究的狼毫笔,和一方澄心堂的纸笺,这是她平日里自己都舍不得用的珍品。
她将这两样东西用一方素雅的锦帕包好,递给莺儿,轻声吩咐道:你把这个,送到东北角,三爷贾环的院子里去。
莺儿一愣,有些诧异。
宝钗的声音,平静无波,继续说道:你就说,我们大爷(指薛蟠)今日在学堂多有冒犯,姑娘我深感不安,特备一份薄礼,代兄赔罪。又听闻三爷文采斐然,初入家学,这份笔墨,或能趁手。若三爷不嫌弃,改日天气晴好,梨香院的几株蜡梅正开,想请三爷过来,一同赏玩品评,也算是我这个做姐姐的,一点心意。
莺儿冰雪聪明,立刻听出了这番话里的深意。
这既是赔礼,又是示好,更是......
一次试探和邀约。
她连忙将东西接好,郑重地应道:是,姑娘,奴婢记下了。
去吧。
宝钗挥了挥手。
待莺儿走后,宝钗重新坐回窗前,拾起了方才那卷书。
书页上的字,她却一个也看不进去了。
她的目光,越过窗棂,投向了那深邃不可测的荣国府的天空。
那个叫贾环的少年,像一颗投入静湖的石子,激起的,却可能是一场颠覆一切的惊涛骇浪。
她,蘅芜君,自诩随分从时,讲究藏愚守拙。
可今日,面对这样一个对手,她知道,自己若再守拙,薛家,恐怕就要万劫不复了。
她缓缓地,将手中的书卷合上。
也罢。
就让我来亲自会一会,你这条不甘蛰伏的......
潜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