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他就是我们厂最年轻的工程师,也是你们看到这些技术的缔造者,刘威铭同志!
见到刘威铭一出面就镇压了眼睛长在头顶上的天之骄子们,赵秉璋松了一口气。
诸位,我知道你们内心不服气,那么就拿出你们的水平来......改进PL-4,从原本18公里射程提升到24公里;最大速度从2.2马赫提升到3.2马赫,发射后不管......619厂在一个多月前,一片荒凉......刘威铭同志来了后,改进样弹,为厂里获得了2.5亿美元外汇订单......
......
饶是不服气,众人听到2.5亿美元的订单,也是目瞪口呆。
在座的工资超过100块一个月的都没有几人,自然知道钱有多难挣。
厂里现在拥有充足的经费,诸位在干完厂里交代的任务后,如果自己在某些技术方面有想法,厂里可以支持经费、设备,并且提供技术支持......当然,前提是要能通过三个月后的考核,留在厂里。而对于你们是否能留下,刘威铭同志有一票否决权!
原本心中对刘威铭不爽的人,此刻丝毫都不敢表露出来。
他们是骨干没错。
在原来的单位,要论资排辈,想要搞什么新的技术研发,只要给上级领导一说,领导就会苦口婆心:同志,你还年轻,要脚踏实地,先干好本职工作,你的一切努力上级都看在眼里的......
赵总,真的自己搞什么项目都可以吗
邹童激动地问道。
要符合厂里的需求。
主动制导雷达,可以搞吗
邹童说完后,一脸希冀地看着赵秉璋。
主动雷达制导技术
这是厂里下一步需要重点攻关的,用于中远程防空导弹跟空空导弹末端制导的先进技术。
这是厂里下一步的重点技术!如果你有信心,厂里可以给你组建团队,由你负责!
真的
邹童的身影,兴奋得有些颤抖了。
在原来的单位,他每次提出,领导都说他很年轻,需要锻炼。
别说让他负责,连他提出来的都没有丝毫兴趣。
导弹使用的主动雷达他既然有想法,就让他拿出方案来吧,如果可行,就给他配备一个团队,让他们先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工作。
面对赵秉璋的询问,刘威铭没有拒绝。
他也想看看邹童这个到加州理工喝过洋墨水的技术员基础如何。
雷达/红外双模导引头融合技术,将会是下一步重点研究方向。
复合制导,才能让导弹对目标全方位、高精度地探测、跟踪。
要是对方有基础,刘威铭只需要给于一定的指导,自己就不用亲力亲为,把精力花到其他方面。
多模导引头融合技术是精确制导武器的发展方向。
刘工同意让我先拿出方案
邹童满脸不可思议。
他以为,刘威铭是不会同意的。
对,小邹啊,机会可是给你了。咱们619是试点单位,有能力的上,没能力的下,不搞论资排辈那一套。
赵秉璋一脸笑容,要是你能拿出成果,九级工程师,肯定是少不了的。
我马上就开始!
邹童听完,干劲十足。
他哪里知道,这也是赵秉璋跟叶永安等厂里领导担心刘威铭如此年轻成为工程师太惹人注目,准备提拔几名有能力的新来技术员,帮刘威铭吸引注意力。
对了,小邹,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去请教刘工,他是国防科大的研究生,在学校就参与了不少重点项目。无论是经验还是技术实力都非常强......
......
邹童想说自己不需要。
想到刚来就独立搞主动雷达项目,成功了不用熬资历,直接从现在的11级技术员成为9级工程师,要是刘威铭能帮忙更快有成果,也不是不能接受。
他82年从学校毕业,因为有出国当交流生的经验,才在今年升为11级技术员,每个月工资73块5角。
比同龄人已经高了一级。
熬资历,他要至少再等6年才能成为9级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