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刘赞和陈珪二人,如同被抽去了全身骨头,瘫跪在冰冷坚硬的金砖地面上,脑中嗡嗡作响。
御书房内一时间静得落针可闻。
庆帝看着脚下二人失魂落魄的模样,眉头微皱,淡淡开口:朕不过是就事论事,随口一提罢了。
储君乃国之根本,自有祖宗旧制与朝廷公议,岂是朕一人一言便能定夺的
这话听似安抚,却更像是在刘赞和陈珪的心上又补了一刀。
是啊,陛下您是随口一提,可这话从至高无上的天子口中说出来,分量能一样吗
刘赞勉强撑起发软的身子,哆哆嗦嗦地叩首:陛......陛下圣明......臣......臣失言,臣有罪,请陛下降罪!
他连声音都在发颤,哪里还有半分户部尚书的威仪。
陈珪也赶紧跟着磕头:臣......臣亦有罪,臣胡言乱语,请陛下恕罪!
庆帝摆了摆手,语气平淡:不知者不罪。
只是日后,二位爱卿当谨言慎行,莫要再捕风捉影,妄议储君之事。
他目光转向赵轩,眼神变得锐利起来:老三,你也别得意。
朕今日说这些,并非是要给你什么期许。
你此去凉州,任重道远,若不能做出一番成绩,让凉州真正富庶安稳起来,朕不仅不会再提半句,还要拿你是问!
赵轩心中一凛,面上却愈发恭敬,躬身道:儿臣明白。
父皇的教诲,儿臣时刻铭记在心。
儿臣此去凉州,定当鞠躬尽瘁,绝不辜负父皇的信任与嘱托。
至于储君之位,儿臣从未敢有半分奢望,只求能为父皇分忧,为大盛江山稳固,略尽绵薄之力。
他这番话说得恳切至极,既表明了忠心,又撇清了野心,滴水不漏。
庆帝闻言,面色稍霁,点了点头。
此时,丞相苏文渊适时出列,躬身道:陛下圣明。三皇子殿下年少有为,此次前往凉州,必能开创一番新局面。
至于储君之事,诚如陛下所言,自有定数。
我等臣子,只需各安其职,辅佐陛下,便是我大盛之福。
他这话既捧了庆帝,也给了赵轩肯定,同时又将话题轻轻带过,不让气氛继续僵持。
那些刚刚表态要追随赵轩的官员们,此刻个个心头火热。
户部刘主事、工部孙司匠等人,更是激动得面色潮红。
他们原本只是看重赵轩层出不穷的新奇点子,以及那份敢想敢干的魄力,如今看来,这位三皇子殿下的前程,远比他们想象的更加光明!
若是三皇子将来真能......
那他们这些最早投效的从龙之臣,岂不是要青云直上了
一想到这里,众人看向赵轩的眼神,充满了狂热与崇敬。
庆帝将众人的神色尽收眼底,心中自有计较。
他敲打刘赞、陈珪,既是为赵轩出气,也是在警告朝中那些蠢蠢欲动的心思。
而对赵轩的期许,则是更深一层的考验与鞭策。
今日之事,便议到此处吧。庆帝沉声道,老三,你两日后就将启程。
所需钱粮物资,朕已命户部、工部全力配合,不得有误。
他又扫了一眼六部尚书,特别是方才哭诉最凶的刘赞和陈珪:
至于各部人手短缺之事,尔等自行设法调配。
若再因此等小事来朕面前哭哭啼啼,休怪朕不给你们情面!
臣等遵旨!六部尚书齐齐躬身,大气都不敢再喘一口。
退下吧!庆帝一甩袖袍,起身向内殿走去。
恭送陛下!众臣山呼。
待庆帝身影消失,刘赞和陈珪几乎是同时从地上爬了起来,只是腿脚还有些发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