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都市小说 > 四合院:我偏要治服你们 > 第4章  兼厨子
贾东旭二级钳工无误,他父亲何大清司机兼厨子亦不假。
厨子薪资低,仅比二级钳工多赚一块五,却要多养一人。
贾张氏能做家务,而他家呢?傻柱不善家务,雨水虽会些,却要上学。
可不是何大清既当爹又当妈。
傻柱一时头脑发昏,究竟是谁给的勇气,让他认为贾家生活不易?其实,生活不易的,分明是他自己家。
“再想想你父亲这些年的行为,你难道没察觉到些什么?”
“轧钢厂有接待餐时,你父亲总是主厨,还常常带些剩菜回家,领导们也都默许了吧?”
“他每月总能带回五六次饭盒,这两年加起来至少上百次。”
“我只问你,你和你妹妹雨水吃过几个你父亲带回来的饭盒?”
“你们知道那些饭盒里装的是什么吗?”
李建设毫不留情,直接揭露了何大清的真面目。
老何家似乎有喜欢寡妇的传统。
李建设虽不知白瓜妇是否现身,但从记忆中挖出了不少趣闻。
贾张氏貌丑,何大清亦然,倒也算是“门当户对”。
傻柱名虽傻,实则时有灵光。
经李建设一提醒,他恍然大悟。
“李叔,你是说,我爸一直帮衬贾家,是因为他看上了张大妈?”
傻柱的手颤抖不已。
如此一想,一切便豁然开朗。
自己的父亲,竟看上了人家的母亲,明明人家条件更好,他却非要去接济。
傻柱自然知道那些饭盒里的内容,有时贾张氏不在家,何大清就会带回家,他曾趁父亲不注意时偷偷打开,里面全是他平时难得一尝的肉菜。
然而,这些他和妹妹一年都吃不上几次的肉菜,何大清却全给了贾张氏,最终进了工资与他父亲相差无几的贾东旭的肚里。
怎能不怒?怎能不气?
傻柱说不生气是假的,但也无可奈何。
“傻柱,别太伤心,李叔告诉你这些,是不想让你一直蒙在鼓里。
你父亲单身这么多年,为爱情付出也无妨,但要说贾家生活困苦,就大错特错了。”
李建设本以为傻柱已无可救药,但看他表情,似乎还未深陷其中。
李建设不谙厨艺,亦不屑为之,若傻柱尚有救,让他掌勺亦非坏事。
且何大清终将离去,届时易中海定会重用傻柱,使之成为其得力助手。
为筑起自己的情满四合院,李建设视易中海为最大阻碍,他愿费尽心机争取傻柱这位得力助手。
“哥,饭好了吗?”傻柱仍沉浸于李建设的话语中,忽闻前院传来女童之声。
“雨水,你回来了。”
来者是何雨水,小学二年级学生。
李建设亦投以目光,何雨水之貌,与傻柱、何大清皆无相似,大眼睛,小嘴巴,肤色略深,却也颇具姿色。
“什么香味如此诱人,今天家里吃肉了吗?”何雨水欢快步入院中,肉香扑鼻,令其垂涎欲滴。
傻柱挠挠头,略显尴尬:
“雨水,这是李叔家的鸡,为让我练手,特意贡献出来。”
“我刚才只顾着给李叔炒鸡,忘了做午饭。”
“稍等片刻,我这就去热咸菜和窝头。”
“李叔还答应给我两只鸡爪,咱俩本来该一人一个……算了,都给你。”
傻柱本想均分,但念及何大清从未给予兄妹二人美食,自觉身为家中另一支柱,应负起照顾妹妹的责任,于是决定全给何雨水,也算弥补何大清作为父亲的不足。
李建设未料到傻柱竟有此等觉悟,心中暗赞。
“哦~”何雨水一听非自家之鸡,脸上闪过一丝失望,随即又笑道:“谢谢傻哥,我一个就够了,另一个你吃。”傻柱咽了咽口水。
“别跟傻哥犟了,炒鸡时香味就让我饱了,你正长身体,豆芽菜似的,得都吃下。”
傻柱在谦让上确有他的道理,不然也不会把饭盒给秦淮茹。
秦淮茹未进门,何大清未私奔,易中海只看重贾东旭,对傻柱不屑一顾。
少了那些纷扰,傻柱的爱心全给了妹妹。
秦淮茹若进门,情况就难说了。
但李建设想抢秦淮茹,她进门也与傻柱无关。
想来他还是会疼妹妹。
傻柱首次亲手做鸡,装盘后舔了舔铲子,才安心。
“李叔,尝尝这鸡味道如何?”傻柱端鸡进屋。
何雨水也悄悄到门口,想多闻闻这美味。
李建设夹肉品尝,满口留香。
“好吃,味道绝了。”李建设真心称赞。
这年代的鸡质量上乘,加上傻柱手艺,胜过他前世所尝。
“真好吃。”李建设连吃几块,遗憾无酒。
傻柱在一旁咽口水,等李建设吃肉间隙问:“李叔,你答应我的鸡爪子……”
“哦,差点忘了。”李建设正吃得开心,险忘承诺。
“给你,鸡爪、鸡脖、鸡头、鸡架和鸡肝,都给你们兄妹。”
这些部位嘌呤高,李建设养生,又心情好,便多赏了些。
虽只是些鸡头、鸡架、鸡脖,但在别人家,已是难得美味。
过年时,普通人家会吃鸡,孩子们也只能分到些边角料。
更有甚者,家中孩子众多,能分到个鸡爪子,尝尝鲜就已算难得。
“多谢李叔,日后您家若需帮手炒菜,尽管吩咐,我随时待命。”
傻柱满心欢喜,当场许下承诺。
李建设正等此言,闻言微笑,未再多言。
傻柱与雨水道谢后,便返回家中用餐。
李建设亦是鸡肉窝头交替品尝,连平日里难以下咽的窝头,此刻也似乎有了几分滋味。
李建设享受美食之际,
对面的贾张氏却因嫉妒而破口大骂,连邻居易中海也被吸引而来。
“贾家大嫂,何事如此动怒?”易中海问道,同时嗅到了鸡肉的香气,但他自律甚严,对口腹之欲并不执着。
“还能怎样?这香气扑鼻,不是成心馋我们吗?”贾张氏抱怨道。
“这李建设不知从哪弄来的鸡,竟敢独自享用,如此自私还想摆大爷架子,做梦去吧!”
贾张氏骂个不停,一是因为吃不到鸡肉,更重要的是,李建设以后不再收她的烂菜叶了,这影响了她的收入。
一只鸡虽贵,也不过三五块钱,但她每月从李建设处买烂菜能赚十几块。
“无妨无妨,小事一桩。”易中海说。
“李建设独食,显然不合群,等我当上大爷,正好以此为借口,给他点颜色瞧瞧。”
易中海心胸狭窄,对李建设报名竞选大爷之事虽不以为意,却也心生怨恨。
日后定要找机会刁难他,甚至将他逐出四合院,亦非不可能。
……
餐后,李建设将门锁好,从空间取出驻颜丹。
望着自己三四十岁的面容,李建设心生不悦,既然有了驻颜丹,他自然急于服用。
李建设将驻颜丹置于口中,未及吞咽,它已化作一股灵气,顺流而下,涌入胃中。
旋即,一股清凉自胃部腾起,迅速弥漫至全身。
“嘶~真舒服!”李建设难以言喻这种感觉的奇妙。
然而,不过十几秒的功夫,清凉感消散,他的身体反而变得黏腻。
低头审视,自己仿佛刚从泥潭中爬出,脸上、手上、身上,尽是皮肤排出的污垢。
“这效果太惊人了,得赶紧洗洗看。”李建设虽不知自己此刻模样,但从这些污垢便能推测出身体发生了巨变。
他迅速打来水,洗净身体,对着镜子一照,只见镜中人身材匀称,皮肤细腻,面容刚毅,眉目俊朗,俨然一位大帅哥。
“哈哈,真不错。”
“这才有点主角的风范嘛。”
“没想到我这身体底子挺好,颜值都快赶上偶像明星了。”
李建设对自己的外貌和身体极为满意,身体活力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此刻的他,浑身是劲,连之前的劳累伤病也似乎痊愈了。
如此完美的身体,宅在家中实属浪费。
他穿上衣服,锁上门,离开了大院。
目前,他的随身空间里养着十八只鸡、十一条鱼、十九只小麻雀,肉食暂不缺。
但……
仅有肉食远远不够。
因之前被剥削得太狠,家中米缸已空,仅剩几个窝窝头,连狗都不屑一顾。
更不用说柴米油盐,以及即将入冬需备的煤炭。
眼瞅着已至十一月,夜晚气温即将降至零下,而李建设家还未准备煤炭。
李建设计划先往轧钢厂,携两只鸡与数条鱼,作为任务提交换取金钱,以便购置煤炭及日常所需。
随后,他还想备些米面,添上一瓶小酒,让生活稍显模样。
抵达轧钢厂,李建设取出鸡鱼,绑好鸡脚,鱼置水盆,随后敲响了股长办公室的门。
“孙股长,我来交任务了。”李建设直言。
孙股长,一位年逾五旬、近退休之龄的老者,闻言轻笑:“小李,都月底了,我还以为你又要完不成任务了。
这次带了什么?地瓜面还是玉米面?”
李建设亦笑:“孙股长,在您眼里,我就只能带回地瓜面、玉米面吗?”
孙股长性情随和,闻言大笑:“我可没这么说。
看来你这次有好货色。”
“在哪呢?带我去瞧瞧。”
李建设拉开门:“就在外面,仓库门口。”
采购股旁,数列仓库林立,含粮仓、肉仓、菜仓。
李建设所在之股,专责小灶食材采购,有余才供工人食堂。
孙股长随李建设至楼外,一眼便见仓库门口扑腾的三只鸡,旁侧一大水桶装着鱼。
“嘿,李建设,这次干得不错,竟有三只鸡。”
“还有鱼,虽小,但也够两道菜了。”
“李建设,真让我刮目相看。”
孙股长见鸡鱼,既兴奋又意外。
新国初立,物资匮乏。
鱼尚不足为奇,但能得鸡,且一次性三只,实属难得。
他们这股,六人采购,一月任务不过十只鸡。
李建设此番,等同于完成了三成的鸡肉采购指标。
“孙股长,您别夸赞我,不过是碰巧遇到个进城卖鸡的。”
“您看,我这月的蔬菜和粮食任务,能否抵一抵?”
李建设谦逊地说。
采购员的职责涵盖肉、蛋、菜、面等,各项任务可酌情调配。
相对而言,面与蔬菜较为易得。
肉与蛋则较难采购。
因此,采购一元肉可抵五元米面或三元蔬菜任务。
李建设这三只鸡,已超他半月任务总和。
“无妨,你既得三只鸡,又有两条草鱼,加之前所收菜与粮,本月任务已超额。”
“稍后我为你结算,你先去财务领回垫付的钱及下月采购金。”
“再来我这儿,我给你下月采购票。”
“我曾言,应多去乡下,那儿资源未必丰富,但无需票证,好物他们亦不舍自用,给钱便能购得,如今信了吧。”
孙股长态度和蔼地说。
他以为李建设下乡收的鸡。
却不知,这话给了李建设启示。
上午一圈寻访,雷达所示尽是高价难降之处。
皆因城中物品不愁销路。
城内人多且富,总有人愿高价购之。
若去乡下则不同。
乡下人挣钱途径少,靠卖农产品换钱置办家用。
这时代严禁投机倒把,二道贩子稀少。
唯如李建设这般工厂采购员,才有下乡采购资格。
近北城的村落不愁外销。
但远些的公社,采购员不愿去,故而他们哪怕少得些钱,也愿尽快卖出。
前往乡村采购,尤其是远离北城的村落,价格自然远低于市价。
只需支付些许车费,便能完成大量且划算的采购,远比在城中徒劳奔波划算得多。
此外,李建设有意抢先媒婆一步,接近秦淮茹。
尽管可等待媒婆向贾家介绍时再行动,但李建设常年在外奔波,一旦疏忽,让贾家与秦淮茹迅速成婚,他将失去机会。
鉴于乡村物价低廉,李建设计划借采购之机,探访秦淮茹所在的公社,或许能提前赢得她的心。
离开轧钢厂时,李建设手中已握着五十八块两毛钱。
数目虽小,但在当时已算是一笔巨款。
前往农村采购绝非易事,光是车程便需一个多小时,时值下午,李建设考虑明日再访公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