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冬夜,寒霜笼罩,整个世界都泛着冷峻的白光。
北风呜咽着,从破败的墙缝中钻进屋内,再由另一边的墙角钻出。
只留下透心的凉意。
一个小男孩正聚精会神的盯着地上,在那里有一株小草,奇迹般堪堪露了个头。
咕噜~
男孩的肚子又叫了,他回头对坐在破圆凳的妇人小声的嘟囔道:
娘,我饿了。
话说完,男孩倒是先不好意思了,挠了挠头,似乎吃东西是一件难为情的事。
妇人放下手里的针线活,走过来摸了摸男孩的头顶,温柔道:
闻笙,我们先忍一忍好不好爹爹马上就回来了,你困了就睡吧,睡着了就不饿了。
赵闻笙乖乖的答应了一声,钻进薄被里。
妇人脱下身上的大衣,轻轻盖在男孩的身上。
大衣虽然打了补丁,但仍可以看出,是好料子做的。
吱呀。
木门打开了一条缝,一个胡子拉碴的中年人小心的挤了进来。
是爹回来了。赵闻笙一骨碌翻了个身,赤着脚跑下了床。
男人一把搂住男孩,从怀里掏出两块红薯,只有成年人半个拳头大小。
赵闻笙拿了一个,钻回被窝,一小口一小口的送到嘴里。
男人又把另一个递给妇人,说道:吃吧,我吃过了。
妇人接过红薯,小心的掰了一半,把手中大的那半递了回去。
你吃吧,我在家待了一天,不饿。
妇人说完,又往自己的脚下寻摸了一下,确定刚刚没有掉下红薯渣,这才小心的把手中的那一小块红薯放在嘴里。
我...明天去找新活儿,老吴头死了,他儿子把店倒手卖了,暂时不要人。
男人越说声音越小,缠着纱布的手不安的扭在一起。
妇人没有说话,走过去轻轻抱了抱自己的丈夫。
我明天也去王婶那边问问,我这么待在家里也不是个事,闻笙大了,他自己在家可以的。
可你...
没关系的,我最近身体情况很好。
妇人打断了男人的话,轻轻地拍了拍他的手。
男人望着妇人清瘦的脸上露着几丝病态,还打算再劝一劝。
但妇人的眼神很坚定,男人想了想,终究什么都没说出口。
第二天,男人早早的起床,去了北运河的一个渡口碰运气,那里终年不冻,所以时不时会有招工的。
妇人简单梳洗一下,拿着几双绣好的鞋垫也出了门。
赵闻笙又一个人蹲在了墙角,盯着缝隙中的那抹绿色出神。
傍晚时分,门开了,今天先回来的是父亲。
他下午在渡口抢活的时候失足掉下了河,不会游泳,扑腾了半天,冬天水凉,围了一圈人,也不见有人下水。
最后还是一渡口的一个伙计,看不过去,往河里扔了一根木头。
男人扒着木头,终于扑腾上了岸。
哆哆嗦嗦的走了回来,前脚刚进门,后脚就倒在了地上。
再醒来时,妇人已经回到了家里,给他换好了衣服,桌子上还摆着几个窝头。
妇人见他醒了,高兴的端来一杯热水,并把窝头一并拿到男人的面前。
见男人有些疑惑。
妇人笑道:吃吧,闻笙和我都吃过了,跟你说个好消息,王婶给我找了个活,当铺刘老爷最近要和大人物谈生意,招了几个丫鬟撑场面,平时活不累,就端端茶倒倒水。
男人苍白的嘴唇颤抖了一下,过了半天才从憋出一个好字。
只觉得额头发烫,身子却仿佛置于冰窟。
男人本就体弱,遭冷水这么一激,一下病倒了,在床上躺了三日,直到第四天脸上才有了血色。
这日男人靠在床头,赵闻笙吸着鼻涕,捧着一本没有封皮的书,乖乖站在床边给父亲朗读。
忽闻外面吵吵嚷嚷的。
男人见赵闻笙心思飘到了门外,无心读书,无奈允许他出门看看什么情况。
赵闻笙才推开木门,一个小乞丐就跳了进来。
举着破碗,扭起屁股,和屋外的小孩起哄道:
何破鞋,破鞋何,怀里揣着几个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