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江彻在他们出发前,特意叮嘱道,“我们的姿态要放低。我们是去帮助他们渡过难关的,不是去当救世主的。”
“收购价格,可以比市场价略高一些。对于那些优秀的企业家,要保留他们的管理职位,甚至可以给他们新公司的股份。我们要的,不是一具尸体,而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盟友。”
这番话,让钱斌和赵海,再次对江彻的格局,感到了深深的折服。
在别人都想着如何落井下石,瓜分尸体的时候,江彻想的,却是如何整合力量,建立一个更庞大的商业联盟。
平江县第二纺织厂。
厂长办公室里,愁云惨淡。
厂长老王,一夜之间,白了头。他看着仓库里堆积如山的布料,和银行的催款单,只觉得眼前阵阵发黑。
就在他准备宣布破产的时候,钱斌,带着江氏实业的团队,敲响了他的门。
“王厂长,我们江总说,非常欣赏您的经营能力和产品质量。”钱斌递上了一份早已拟好的协议,“我们江氏实业,愿意以五百万的价格,收购贵厂百分之七十的股份。并且,我们承诺,将为您提供稳定且平价的棉花原料供应,同时,您将继续担任新公司的总经理。”
老王看着那份协议,看着上面那个诱人到让他无法相信的数字,和那些充满尊重的条款,眼泪,当场就流了下来。
“江总......江总真是......真是活菩萨啊!”
同样的一幕,在平江县,在临江市,在南江省的各个角落,不断上演。
一家濒临倒闭的罐头厂。
一家资金链断裂的运输公司。
一家技术过硬但不懂市场的机械研究所。
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江氏实业,如同一头悄然苏醒的巨兽,用雄厚到令人恐惧的资本,和无可匹敌的原材料优势,将这些散落在各地的优质资产,一颗一颗地,尽数收入囊中。
江氏实业的版图,以一种爆炸性的方式,迅速扩张。
从食品、服装、百货,延伸到了纺织、物流、机械制造等多个领域。
一个前所未有的,庞大的商业帝国,雏形已现。
而江彻的名字,也在这场席卷全省的经济危机中,再次被推上了神坛。
这一次,不再是“商业奇才”,不再是“改革先锋”。
人们在谈论他时,语气里,多了一种难以言说的敬畏。
仿佛他不是一个凡人,而是一个能未卜先知,掌控经济风云的,神秘存在。
......
夜深人静。
江氏实业总部的办公室里,灯火通明。
江彻和财务总监赵海,正在进行一场深夜长谈。
“江总,经过这一轮的并购扩张,我们的资产规模,已经翻了三倍。但是......”赵海的脸上,带着一丝隐忧,“我们的管理半径,也扩大了数倍。如何对这些新收购的公司,进行有效的整合与管理,将是我们接下来最大的挑战。”
“这个不急。”江彻摆了摆手,“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我们可以成立一个集团管理委员会,从各个子公司抽调最优秀的人才。”
他的目光,看得更远。
“老赵,这次危机,你有什么感悟?”他忽然问道。
赵海沉思了片刻,认真地回答:“我最大的感悟就是,现金流,才是一个企业的生命线。还有,风险控制,永远比追求利润更重要。”
江彻笑了笑,不置可否。
“你说得对,但还不够深刻。”
他站起身,走到那张巨大的南江省经济地图前。
地图上,已经插满了代表着江氏实业旗下公司的红色小旗。
“我们这次能赢,靠的是什么?靠的是我们有钱,有资本。”
“但是,我们的钱,是从哪里来的?是从银行贷款,是从市场上赚来的。我们始终,是在规则之下玩游戏。”
他的手指,轻轻点在地图的中心,省会临江市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