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初见你的那天
九月的阳光像融化的黄油,黏腻地涂抹在操场的每一个角落。高一新生俞明远站在军训方阵里,后颈被晒得发烫,汗水顺着脊椎流进腰带。教官的哨声刺破空气,宣布休息十分钟。
人群如退潮般散开,俞明远拖着酸痛的腿走向树荫。就在这时,他听到了吉他声。
阳光透过梧桐树叶的缝隙,斑驳地落在那个人身上。她坐在操场边缘的石阶上,膝盖上放着一把木吉他,手指拨弄着琴弦,哼着一首俞明远没听过的歌。
微风拂过,掀起她额前的碎发,露出光洁的额头和微微皱起的眉头,似乎对某个和弦不太满意。
那是七班的许清怡,同班的周浩不知什么时候站在了他身边,听说初中时就得过市里音乐比赛一等奖。
俞明远没有回答。他正从书包里摸出素描本和铅笔,飞快地勾勒起来——微蹙的眉头,专注的眼神,在琴弦上舞动的手指。阳光在她睫毛上跳跃,像撒了一把金粉。
哇,画得好像!周浩凑过来看,你什么时候学的画画
自学的。俞明远含糊地回答,其实他从小学就开始学素描,只是从不告诉别人。
画纸上,许清怡的轮廓渐渐清晰,俞明远小心地添上光影,仿佛这样就能把这一刻的阳光也保存下来。
那天晚上,俞明远躺在床上,脑海里全是那个弹吉他的身影。他翻开素描本新的一页,写下日期:2018年9月3日,初见许清怡。
他不知道的是,就在同一时刻。
女生宿舍里的许清怡正在日记本上写道:今天看到一个男生在树下画画,专注的样子很好看。问了林晓,说是三班的俞明远。
第二章
交错的目光
高中生活像被按了快进键。转眼间,高一上学期已经过半。
俞明远的素描本越来越厚。许清怡在运动会上奔跑的样子,许清怡在国旗下演讲的侧影,许清怡趴在课桌上小憩时散落的发丝......他用铅笔捕捉着每一个瞬间,却从未敢上前搭话。
你这样不行啊,周浩咬着冰棍说,喜欢就去表白,整天画画有什么用
俞明远摇摇头,继续在本子上描绘图书馆里看书的许清怡。阳光透过窗户在她身上投下格子的光影,像给她披了一件镂空的外套。
你不懂,他轻声说,有些美好,光是看着就足够了。
他不知道的是,此刻许清怡正借着书本遮掩,偷偷看向他这个方向。她的书包夹层里,藏着一张从校报上剪下来的照片——俞明远在辩论赛上发言的瞬间,眼神坚定,手势有力,与平时安静的样子判若两人。
清怡,看什么呢这么入神林晓突然凑过来。
没、没什么!许清怡慌忙合上书,却不小心碰掉了笔袋。笔袋滑到过道上,刚好停在走过来的俞明远脚边。
两人同时弯腰去捡,头几乎撞在一起。
对不起!
抱歉...
他们的手同时触到笔袋,又像触电般缩回。俞明远闻到一股淡淡的栀子花香,不知道是来自许清怡的发梢还是衣领。
他鼓起勇气抬头,对上许清怡的眼睛——那是他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看她的眼睛,琥珀色的,像盛着阳光的蜂蜜。
谢谢。许清怡接过笔袋,脸颊泛起淡淡的粉色。
俞明远想说些什么,舌头却像打了结。等他回过神来,许清怡已经回到了座位上,只留下地上一缕阳光,和空气中若有若无的栀子花香。
第三章
渐近的距离
高二上学期的校园艺术节,俞明远的素描作品获得了美术组一等奖。作品展示在校园橱窗里,吸引了不少人驻足。
明远,你画得真好!周浩拍着他的肩膀,不过为什么全是风景画你平时不是画了很多人物吗
俞明远笑而不答,他当然不会说,那些人物画全都藏在床底下的箱子里,每一张都是同一个女孩。
下午的颁奖典礼上,俞明远站在台上,手心出汗。台下掌声雷动,他的目光却不由自主地搜寻着七班的位置。
找到了——许清怡正仰头看着他,嘴角挂着微笑,鼓掌的动作比周围人都要用力。
那一刻,俞明远感觉心脏漏跳了一拍。
典礼结束后,他在走廊上被叫住。
俞明远,恭喜你获奖。许清怡站在他面前,手里拿着一个小盒子,我...我很喜欢你的画。
俞明远呆住了,大脑一片空白。许清怡送了他一盒进口彩铅,包装精美,一看就不便宜。
谢谢,但是...他手足无措,这太贵重了。
就当是对未来大画家的投资。许清怡笑着说,眼睛弯成月牙,希望有一天能看到你画的人物作品。
俞明远耳根发烫,他想说我画的全是你,但话到嘴边却变成了:我会继续努力的。
许清怡似乎想说什么,却被赶来的林晓打断:清怡,合唱团排练要迟到了!
看着许清怡跑远的背影,俞明远紧紧握住那盒彩铅,感觉像握住了整个夏天的温度。
第四章
值日的巧合
时间如沙,转眼到了高三下学期。高考的压力像乌云笼罩在每个人头顶。
最后一次大扫除的分组出来了,班长林晓在班会上宣布,名单贴在后面,自己去看。
俞明远慢吞吞地走过去,目光在表格上搜寻自己的名字。当他看到美术教室:俞明远、许清怡时,呼吸一滞。
这么巧周浩挤眉弄眼,听说美术教室现在基本没人用,就你们两个...
别胡说。俞明远低声呵斥,心跳却不受控制地加速。
放学后,他鬼使神差地绕路去了美术教室。夕阳透过积灰的窗户照进来,给空荡荡的教室镀上一层金色。
俞明远想象着明天和许清怡一起在这里的场景,既期待又紧张。
你果然在这里。
俞明远转身,看到林晓站在门口,脸上带着意味深长的笑容。
我...我只是来看看需要打扫什么。俞明远结结巴巴地解释。
林晓走进来,随手擦掉钢琴上的一层灰:清怡很喜欢你,你知道吗
什么俞明远怀疑自己听错了。
从高一开始,她就在收集关于你的一切。林晓叹了口气,你们两个真是绝配,一个用素描本,一个用剪贴簿,就是不敢开口。
俞明远站在原地,感觉世界天旋地转。许清怡...喜欢他
明天的值日是我特意安排的,林晓眨眨眼,别再错过了。
第五章
素描本的秘密
周六下午,俞明远提前一小时就到了美术教室。他换了三套衣服,最后决定穿最简单的白衬衫和牛仔裤。
口袋里装着那本陪伴他三年的素描本,每一页都是许清怡。
门被推开时,他正在假装认真地擦拭画架。
嗨,你来得真早。许清怡的声音像一阵清风。
俞明远差点把画架推倒。我、我刚到不久。他结巴着说,不敢直视她的眼睛。
许清怡今天穿了简单的白T恤和浅蓝色牛仔裤,头发随意地扎成丸子头,比平时更显清爽。
他们沉默地开始打扫。俞明远负责高处和重物,许清怡则擦拭桌椅。阳光渐渐西斜,给整个教室镀上一层金色。
这些画架要搬到储藏室。许清怡指着角落的一摞画架说。
俞明远点点头,走过去搬起最上面的几个。就在这时,他感觉有什么东西从口袋里滑落——是他的素描本。
许清怡弯腰捡了起来。这是你的吗她好奇地问。
别——俞明远想阻止已经来不及了。许清怡翻开第一页,眼睛瞬间睁大。许清怡的手指轻轻抚过素描本的封面,那是一本略显陈旧的硬皮本子,边角有些微卷,显然被翻看过无数次。
她的心跳忽然加快,某种预感在心底升起。
这是你的吗她抬头,发现俞明远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嘴唇微微颤抖,像是被人撞破了最隐秘的心事。
别——他伸手想拿回本子,却因为慌乱碰倒了旁边的画架,哐当一声在空荡的教室里格外刺耳。
许清怡已经翻开了第一页。
阳光从窗户斜斜地照进来,落在泛黄的纸页上——那是高一的她,坐在军训操场的石阶上弹吉他,马尾辫被风吹起,唇角带着浅浅的笑。画纸一角写着小小的日期:2018.9.3,初见。
她的指尖微微发抖,继续往后翻。
第二页,她在食堂低头吃饭,腮帮子鼓鼓的,像只小仓鼠。
第三页,她在运动会跑道上冲刺,发丝飞扬,阳光在她的校服上跳跃。
……
每一笔都藏着某个人深沉而克制的爱意。
一滴泪毫无预兆地砸在纸面上,晕开了铅笔的痕迹。
data-fanqie-type=pay_tag>
时间仿佛凝固。往后翻,每一页都是她——她在食堂吃饭时鼓起的脸颊,她在雨中撑伞的背影,她趴在课桌上睡觉时翘起的发梢......
许清怡的手微微发抖,当她翻到最近一页——上周体育课上她喝水的侧影时,眼泪已止不住的往下滑落。
对不起,我......俞明远绝望地想要解释,却不知从何说起。
许清怡突然转身跑向自己的书包,从里面拿出一个浅蓝色的文件夹。她颤抖着手打开,里面是剪报、照片和各种票据。
这是......俞明远凑近看,发现全是他相关的痕迹。有他参加辩论赛的照片,有他发表在校刊上的文章,甚至还有一张他高一丢掉的草稿纸。
我也一直......许清怡的声音轻得像羽毛,一直在看着你。
阳光在这一刻变得格外温柔,斜斜地照在两个年轻人身上。俞明远感觉心脏快要跳出胸膛,他鼓起勇气,轻轻握住了许清怡的手。
高考后......他深吸一口气,我们可以一起去上海吗我报了复旦,听说你的第一志愿也是那里。
许清怡的眼泪终于落下来,但她笑了,那是俞明远见过最美的笑容。好。她点点头,手指悄悄回握住他的。
就在这时,门被猛地推开。
哎呀,我们是不是来得不是时候周浩夸张地捂住眼睛,林晓在一旁偷笑。
你们怎么来了俞明远红着脸问。
班级合照忘拿了,林晓晃了晃手中的相机,不过现在看来,我们可能拍到了更精彩的照片。
原来这一切都是他们的安排——从值日分组到现在的偶遇。俞明远和许清怡相视一笑,在夕阳下握紧了彼此的手。
第六章
未来的画卷
高考结束后的毕业旅行,全班去了海边。篝火晚会上,俞明远弹着吉他,许清怡靠在他肩头,周围响起一片起哄声。
原来你们早就......周浩做出痛心疾首的样子,害我白操心了三年!
林晓举起相机,定格下这一刻——火光映照着两张年轻的笑脸,俞明远的手自然地搭在许清怡肩上,许清怡的眼中盛满星光。
八月,录取通知书如约而至。两人都如愿考上了上海的大学,虽然不在同一所,但只隔了两条街。
我们可以一起租个房子,俞明远说,要有大窗户的那种,阳光好的时候,我可以画你。
许清怡笑着点头:那我可以在你画画的时候弹吉他。
大学开学前一天,俞明远送给许清怡一个精心包装的礼物。拆开一看,是那本陪伴他三年的素描本,只不过最后一页多了一幅新画——夕阳下的美术教室里,两个身影靠在一起,窗外是绚丽的晚霞。画旁写着一行字:
从初见那天起,我的每一笔都是为了走近你。
许清怡眼眶湿润,从包里拿出一个相册:这是我的收藏,现在它们属于我们两个人了。
相册里不仅有俞明远的各种照片和剪报,还有许清怡偷偷记录的关于他的点滴——今天俞明远在食堂把最后一块糖醋排骨让给了同学,下雨天俞明远把伞借给了没带伞的学妹,自己淋雨回家......
原来你连这些都记得。俞明远感动地说。
我记得关于你的每一个细节。许清怡靠在他怀里,就像你画下的每一个我。
夕阳西下,两个年轻人在窗前相拥,影子在地板上拉得很长很长。
他们的故事,就像俞明远素描本里的画,一页页翻过青春,而未来的空白页,正等待着他们一起填充。
第七章长大后的世界
俞明远考上了复旦大学新闻系,许清怡则进入上海音乐学院,两所学校隔着四十分钟的地铁距离。
开学第一天,俞明远帮许清怡搬宿舍,她的室友们好奇地打量这个高高瘦瘦、话不多的男生。
你男朋友好帅啊!室友小李悄悄对许清怡说。
他啊,许清怡笑着瞥了眼正在认真帮她挂蚊帐的俞明远,就是比较爱装酷。
俞明远耳尖微红,假装没听见,却在挂完蚊帐后,偷偷在她书桌抽屉里塞了一盒她最爱吃的生巧。
时间很快,大三那年,许清怡作为交换生去维也纳进修半年。
临走前,俞明远送她一本新的素描本,第一页画的是他们在上海南站分别的场景,旁边写着:等你回来,我要画满一百张想你时的样子。
维也纳的冬天比想象中更冷。
许清怡呵出一口白气,看着它在玻璃窗上凝结成霜。琴房的暖气总是不太足,手指冻得发僵,弹错了好几个音。她停下来搓了搓手,瞥见手机屏幕亮起——俞明远发来消息:今天画了食堂的辣子鸡,可惜没有你做的好吃。附带一张潦草的速写,角落还画了个哭脸。
她噗嗤笑出声,指尖在屏幕上轻点:撒谎,你根本不吃辣。发完又补了张自拍,鼻尖冻得通红。
手机很快震动:被发现了。其实是想你了。
许清怡把发热的脸颊贴在冰凉的窗玻璃上。这是她来维也纳的第三个月,六小时的时差让他们的通话总是匆匆忙忙。
她常常在深夜回宿舍的路上接到他的视频,屏幕那端是清晨的复旦校园,他头发乱翘着,背景里能听见自行车铃铛的声音。
俞明远,她突然说,我想吃学校后门那家生煎包了。
他愣了一下,镜头晃动着调整角度:现在
现在。她盯着窗外飘落的雪花,要刚出锅的,底儿脆脆的那种。
视频里传来窸窸窣窣的声响,像是他在穿外套。等着。他说完就挂断了。
许清怡以为他去买生煎包准备视频吃给她看。直到三天后,宿管阿姨喊她下楼取快递。
纸箱上贴着国际快递的单子,拆开是真空包装的保温袋,里面整整齐齐码着十二只生煎包,底下压着张纸条:让老板多煎了三分钟,应该还是脆的。微波炉热30秒。——明远
保温袋内侧还缝着个小口袋,摸出来是支体温计形状的巧克力,包装纸上画着简笔笑脸。
许清怡咬住嘴唇,眼泪砸在生煎包的褶皱上。
她拍下照片发给他:还是热的。
对面秒回:那就好。停顿几秒又发来一条:下次,我亲自送来。
后来许清怡才知道,他连夜联系了生煎店老板,买了保温箱和干冰,又跑遍全市找能发国际冷链的快递。
那支体温计巧克力是他自己做的,在宿管阿姨的微波炉里失败了好几次才成型。
---
毕业展那天,许清怡的钢琴独奏被安排在压轴。
她穿着简单的白色连衣裙走上舞台,灯光像温柔的雨落在肩头。弹到第三小节时,她注意到第一排有个熟悉的轮廓——俞明远穿着正经的白衬衫,膝盖上摊开着什么。这个画面让她指尖微颤,差点弹错一个音。
最后一个音符消散在空气中,掌声潮水般涌来。她起身鞠躬,却见主持人神秘地递来话筒:许同学,有位观众准备了特别的毕业礼物。
灯光突然暗下,舞台后方的大屏幕亮起来。第一张是高中的美术教室,阳光斜照在两个并排的素描本上;接着是大学宿舍楼下,她踮脚往他嘴里塞生煎包的瞬间;然后是视频截图,她在维也纳的雪地里举着他寄来的巧克力,鼻尖红得像颗小草莓......三百六十五张画,一天都没有遗漏。
最后一张是空白的画布,旁边写着:许清怡,接下来的日子,我想和你一起画。
全场哗然中,一束追光突然打在观众席中央。俞明远不知什么时候站了起来,手里捧着个丝绒盒子。她的心跳快得几乎听不见琴声,看着他一步步走上舞台,黑色皮鞋在木地板上发出轻微的声响。
他在她面前单膝跪地,打开盒子时手指微微发抖。戒指是很简单的素圈,内侧刻着2018.9.3——他们初见的日子。
你曾经说想看我画的人物作品。他的声音比平时低,台下有女生小声尖叫,其实我这一生,只想画你一个人。
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张折叠的纸,展开——是白发苍苍的他们,坐在摇椅上,她怀里抱着一把旧吉他,他膝上摊开一本素描本。阳光从窗外照进来,落在他们的皱纹上,温柔得像岁月静好的注解。
画纸的角落写着一行小字:从十六岁到八十岁,你永远是我生命里,最美的风景。
许清怡的眼泪又涌了出来,她踮起脚,在所有人的注视下吻住他。他的唇温热柔软,带着熟悉的薄荷牙膏味道,和一点点咸涩的泪。
台下爆发出一阵更大的起哄声,有人大喊亲久一点!,有人鼓掌,还有人偷偷抹眼泪。
但许清怡已经听不见了。
她只听见俞明远在她耳边轻声说:许清怡,我们回家吧。
——回那个有阳光、有吉他、有素描本的家。
回那个,他们一起画了这么多年,却永远也画不完的,属于他们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