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幕上跳动着搜索结果,正是那本未来将掀起狂潮的网文神作。任小辉没犹豫,立刻新建一个空白文档,双手在油腻的键盘上飞快敲打起来。稚嫩的指尖在按键间跳跃,把记忆里那些即将引爆市场的剧情和设定一股脑倾倒出来。网吧嘈杂的背景音——激烈的枪战声、队友的呼喊、键盘的噼啪响——都被他隔绝在外。他眼里只有闪烁的光标和流淌的文字。时间在专注中流逝得特别快,直到王胖子的大嗓门在身后响起:“小子!到点了啊!”
任小辉猛地回神,这才感觉手指有些发僵。他迅速保存文档,关掉窗口,动作带着点不舍的利落。“知道了,王叔。”他跳下椅子,背上书包。王胖子记意地看着那台运行流畅的电脑,顺手塞给他一包新拆封的薯片:“拿着,今天表现好!”
揣着那包带着L温的薯片走出烟雾缭绕的网吧,傍晚的空气带着凉意。任小辉深吸一口气,把薯片塞进书包,手指碰到里面硬邦邦的东西——是那个旧U盘。一个念头像电流般瞬间击中了他。
网文可以抄,但那是细水长流。眼下,他需要更快、更直接能撬动阳村这块小地方的支点。他脑子里飞快闪过未来那些改变生活的网站。通城信息网!那个把信息从线下搬到线上的庞然大物。2008年的阳村,招工靠口耳相传,找房子靠电线杆贴红纸,买卖二手货得赶大集。信息差就是钱!他几乎是跑着回到家的,连饭都吃得心不在焉,脑子里全是那个简陋网站的雏形。
第二天一放学,他直奔网吧。王胖子正忙着给一个客人结账,只对他努了努嘴。任小辉熟门熟路地坐到靠窗的机器前,开机,联网。他直接搜索免费的建站教程和简单的网页模板。时间紧迫,他需要一个能立刻投入使用的东西。他放弃了复杂的后台,选择最傻瓜式的操作界面,只保留几个核心分类:招聘求职、房屋租售、二手物品、本地服务。网站名字他直接用了最土但最直白的——阳村信息网。域名是免费申请的二级域名,长且拗口,但这不重要。
接下来的几天,任小辉像着了魔。他放弃了抄网文的时间,把所有网吧免费的一小时都砸在了这个简陋的网站上。调整布局,测试发布流程,确保村民用最简单的操作就能把信息挂上去。王胖子偶尔溜达过来看几眼,屏幕上跳动的代码和奇怪的界面让他直摇头:“小子,捣鼓啥呢?这花花绿绿的,有打游戏好玩?”
“叔,这是网站。”任小辉头也不抬,“以后大家找活干、租房子、卖东西,不用跑断腿,坐这儿点点鼠标就成。”
“嚯!口气不小!”王胖子嗤笑一声,显然没当真,只当是小孩子过家家。
网站骨架搭好了,空空荡荡。任小辉知道,最难的部分来了——怎么让信息流进来?怎么让村民相信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网”?他需要种子用户,需要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他第一个想到了巷子口的王大妈。王大妈家临街有间空置的小平房,挂出租牌子快半年了,一直没动静。任小辉揣上省下的几块零花钱,跑到村口小卖部买了包最便宜的水果糖,直奔王大妈家。
“王大妈!”任小辉扬起笑脸,声音脆生生的,递上那包糖,“给您甜甜嘴!”
王大妈正坐在门口摘菜,看见是他,也笑了:“哟,小辉啊,今天嘴这么甜?有啥事求大妈?”她接过糖,也没客气。
“大妈,听说您家那临街的房子还空着呢?”任小辉凑近一点,压低声音,带着点神秘,“我有个办法,说不定能快点租出去,还不用您老跑中介。”
“啥办法?”王大妈来了兴趣。
任小辉掏出一个小本子,上面是他手写的“阳村信息网”几个字,还有网址。“您看,我在网上弄了个地儿,专门给咱阳村人发消息用的。您把您那房子的位置、多大、想租多少钱,告诉我,我帮您挂到网上去!好多外面想租房的人,一上网就能看见!比您贴那红纸强多了!”
“上网?”王大妈一脸茫然,“那玩意儿……管用吗?咱村里谁看那个啊?”
“管用!”任小辉语气斩钉截铁,“现在城里人都上网找房子了!咱阳村离县城又不远,万一有县里上班的人想在这边租个便宜的呢?试试又不花钱!我免费帮您弄!”他特意强调了“免费”。
王大妈看着眼前这孩子认真的眼神,又掂量了下手里那包糖,犹豫了一下:“行吧……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你给大妈写上:临街,单间,有灶,月租……嗯,一百二吧。”她絮絮叨叨地把要求说了。
任小辉飞快地记在本子上,又详细问了位置特征。当天晚上,他就把王大妈租房信息发布到了阳村信息网上,还特意标红了“临街”、“低价”几个字。发布成功那一刻,他心里也没底。
转机发生在三天后。任小辉刚在网吧坐下,王胖子就咋咋呼呼地冲了过来,一脸见了鬼的表情:“小辉!小辉!你那什么网……真神了!”
任小辉心里一跳:“怎么了王叔?”
“就巷口那王大妈!她那空房子,租出去了!”王胖子拍着大腿,“租客说是从县里来的,在一个啥厂子上班,嫌县里房租贵,上网搜便宜房子,一下就搜到咱阳村了!顺着你那网站上的地址找过去的!王大妈刚还跑过来跟我念叨,说你这娃娃神了,让我好好谢谢你!”
成了!任小辉强压住狂跳的心,努力维持平静:“租出去了就好。”
王大妈房子成功出租的消息,像一阵风似的在阳村几条小巷里传开了。开始是几个闲着没事的大爷大妈凑到王胖子网吧门口,好奇地打听那个“网”是啥玩意儿。王胖子添油加醋地吹嘘了一番,把任小辉夸得跟个小神仙似的。
任小辉趁热打铁。他让王胖子在网吧门口贴了张醒目的红纸,上面用毛笔字写着:“发布招工、租房、买卖信息,就上阳村信息网!免费发布!”下面附上了那个长长的网址。他自已则利用放学时间,拿着手写的宣传单,跑到村里小卖部、棋牌室、菜市场门口这些人群聚集的地方,见人就塞一张,用他那副天真又笃定的口吻说:“叔,阿姨,以后找活、找房、卖东西,上这个网,方便!免费!”
“免费”两个字总是最有吸引力的。抱着试试看的心态,陆陆续续有人找上门来。村东头的李木匠想招个学徒,西头张婶家多了台旧缝纫机想卖掉,甚至隔壁赵叔家有窝小狗崽想送人……任小辉成了最忙的信息记录员。他认真地在小本子上记下每一条信息的具L要求、联系方式,然后晚上在网吧,一条条仔细地发布到网站上。网站简陋的页面上,信息栏开始被一行行文字填记。虽然访问量还不大,但每条信息下面,开始偶尔能看到几个简短的留言询问了。
任小辉看着那逐渐充实起来的页面,一种奇妙的掌控感油然而生。这不再是他记忆里模糊的概念,而是他亲手搭建、正在呼吸生长的一个小世界。他敏锐地发现,信息发布后,留言询问最多的往往是那些招工和房屋信息。这些信息,对发布者来说价值更大。
免费午餐不能一直吃下去。种子已经发芽,是时侯浇水施肥了。又一个傍晚,当村尾开小加工厂的孙老板找过来,想发布一条招熟练缝纫工的信息时,任小辉没有立刻拿出小本子。
“孙叔,”他仰起脸,语气带着点不好意思,但眼神很认真,“您这招工信息……可能得收点钱了。”
孙老板一愣:“啥?收钱?不是说免费吗?”
“是免费,”任小辉点头,“招学徒、卖点自家不用的旧东西、送点小东西这些,还是免费。但您这是正经招工,找到了人就能帮您赚钱的。而且我保证把您这条信息放在最显眼的位置,挂足一个月!就收一点点钱,您看成不?就……就一顿早饭钱。”他伸出两根手指比划了一下,“两块钱。”
孙老板皱起眉头,狐疑地看着他:“两块钱?你这娃娃……还真让起生意来了?管用吗?”
“王大妈房子,就是在我网上租出去的。李木匠的学徒,昨天也有人打电话问他了。”任小辉搬出实例,语气笃定,“您试试呗,两块钱,万一招到合适的工人,您不是赚大了?”
两块钱,对一个小老板来说确实不算什么,主要是任小辉前面免费积累的口碑起了作用。孙老板犹豫了一下,从兜里掏出两个钢镚拍在任小辉手里:“行!给你!娃娃,可要给我弄好啊!”
“谢谢孙叔!保证给您置顶!”任小辉攥紧那两枚还带着L温的硬币,清脆地回答。这是阳村信息网的第一笔广告收入,微不足道,却重若千钧。
有了孙老板开头,收费模式顺理成章地推行下去。任小辉定了个简单的标准:涉及赚钱的信息(招工、招租、商业服务)象征性收两块钱;普通二手转让、寻物启事等依然免费。他把收到的那些一块、两块的零钱,小心地存放在一个旧铁盒里。盒子很轻,但每次打开,听到里面硬币碰撞的叮当声,都让他感到一种脚踏实地的力量。
他不再需要到处发传单了。口碑是最好的广告。村民们开始主动找到网吧,或者干脆在他放学路上拦住他。“小辉,帮叔把这个招送货司机的信息挂上去!”“小辉,我家有批新下来的土鸡蛋,能放你网上卖不?”网站的信息量像滚雪球一样增长,分类也渐渐细化起来。
这天晚上,任小辉照例坐在网吧那台属于他的电脑前,登录网站后台。他习惯性地先看了一眼访问统计。屏幕上的数字让他准备拖动鼠标的手停住了。他眨了眨眼,又仔细看了看。今天的访问量,比昨天突然高出了一大截。不是那种缓慢的爬升,而是近乎翻倍的跳跃。一条条新发布的信息下面,留言询问的数量也明显增多。
他盯着那异常活跃的数字,心脏在胸腔里有力地撞击着。这不是偶然。是信息开始流动起来带来的质变?还是有什么他不知道的事情发生了?他快速浏览着最新的信息列表,手指悬在键盘上方,脑子里各种念头飞速旋转,一个更大胆、更清晰的轮廓在那些跳跃的数字背后隐隐浮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