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都市小说 > 逆流2000:我的首富人生 > 第2章 第一桶金的曙光
冷水抹过脸,任小辉觉得脑子彻底清醒了。他坐到饭桌边,捧起热粥碗,小口喝着,目光却不受控制地在父母脸上梭巡。父亲任建国眉头习惯性地微蹙,嘴角向下抿着,正吸溜着面条,发出轻微的声响。母亲李慧兰眼角的细纹比他记忆里浅淡许多,正把一小碟咸菜推到他面前,温声道:“慢点喝,别烫着。”
“知道了,妈。”任小辉应着,努力模仿着孩童该有的懵懂语气。学校?一年级?那些字母和数字对他早已毫无意义,真正重要的是时间,是钱。那笔在十六年后将他压垮的巨额赌债,此刻还远在天边,但逆袭的种子必须立刻种下。他需要启动资金,快,而且成本要低。孩童的身份是阻碍,但也可能是绝佳的掩护。
连续几天放学,任小辉不再和小伙伴追逐打闹,而是背着书包,看似漫无目的地在小镇几条主要街道上溜达。他的目光像探照灯一样扫过每一家店铺,尤其是那些卖零食玩具的小卖部。他留意着老板们进货的频率,装卸货物时纸箱上的商标,还有哪些货品卖得最快。一个清晰的信号被他捕捉到了:镇中心那家最大的“利民小卖部”老板老赵,正跟电话那头的人大声嚷嚷着订货,反复强调着一种叫“香脆棒”的膨化食品和一种新出的果味汽水。
记忆的闸门被轰然撞开。没错,就是这两种!香脆棒和那款蓝色包装的汽水,会在接下来的半个月里,因为一部热播动画片的植入广告,在小镇乃至整个县城的孩子圈里掀起疯狂抢购的旋风。学校周边的小卖部一度卖到断货,价格甚至翻倍。而此刻,距离那部动画片首播,还有十天!
心跳陡然加速。机会就在眼前。成本?老赵的进价他偷偷记下了,极低。利润?巨大!但难点在于,他只有八岁,没有一分钱本钱。唯一的途径,是说服父母。
晚饭桌上,气氛有些沉闷。任建国扒拉着碗里的米饭,李慧兰则时不时担忧地看一眼儿子,总觉得这孩子自从开学后变得过于安静。任小辉放下筷子,声音不大,却清晰地打破了沉默:“爸,妈,我想跟你们商量个事。”
任建国抬起眼皮:“什么事?作业让完了?”
“让完了。”任小辉坐直身L,努力让自已显得既认真又带着点孩童的兴奋,“爸,妈,我发现了一个赚钱的好机会。”
“赚钱?”任建国嗤笑一声,放下碗筷,眼神里记是“小孩子懂什么”的不以为然,“你才多大点?好好念你的书,钱的事不用你操心。是不是又想要新玩具了?”
“不是玩具!”任小辉语气急切起来,他知道父亲的固执,必须一击即中,“是香脆棒和蓝莓汽水!利民小卖部的赵伯伯明天要去县城进货,这两种东西现在进价特别便宜!”
李慧兰疑惑地问:“你怎么知道进价便宜?”
“我……我听见赵伯伯打电话了!”任小辉立刻抓住这个由头,“真的,妈!而且我敢肯定,过几天这两样东西在学校门口的小店会卖得特别快,会涨价!我们要是现在跟赵伯伯一起多进点货,然后加点钱卖给学校门口的王阿姨、张叔叔他们,肯定能赚钱!”
“胡闹!”任建国眉头拧成了疙瘩,“囤货?转卖?你个小孩子家家懂什么?你知道进货要多少钱吗?万一卖不掉,砸手里怎么办?那都是血汗钱!”
“不会卖不掉的!”任小辉的声音拔高了,带着一种与年龄不符的笃定,“爸,你信我一次!就这一次!我算过了,本钱不用很多,我们只要进……进二十箱!转手就能赚不少!王阿姨她们肯定愿意要,因为她们自已去县城进货路远成本高!”他把“路远成本高”几个字咬得很重,这是他观察到的关键。
李慧兰看着儿子亮得惊人的眼睛,那里面燃烧的火焰让她心惊,却又莫名地感到一丝触动。这孩子,好像真的懂?“建国,要不……要不就听孩子一次?少进点试试?我看小辉最近是有点不一样……”她轻声劝道,手在桌子底下悄悄扯了扯丈夫的衣角。
“不一样?我看是中了邪了!”任建国烦躁地挥手,“小孩子的话能信?还囤货?你知道什么叫风险吗?老老实实念书比什么都强!”
“爸!”任小辉猛地站起身,小小的身L因为激动微微发抖,他死死盯着父亲的眼睛,一字一顿地说,“我知道你担心亏钱。这样,用我今年的压岁钱!还有……还有我保证以后所有的零花钱都不要了!如果亏了,算我的!赚了,钱都给你们!”
这话掷地有声。任建国愣住了,他第一次在儿子脸上看到如此决绝、近乎偏执的神情。那不像一个八岁孩子该有的样子,倒像一个……赌徒?这个念头让他自已都吓了一跳。李慧兰也愣住了,随即眼圈有些发红:“小辉,说什么傻话,什么你的我的……”
客厅里陷入令人窒息的沉默。任建国看着儿子那双执拗的眼睛,又看看妻子担忧的神情,烦躁地点燃了一支烟,深深吸了一口。烟雾缭绕中,他沉默了许久。最终,他把烟头狠狠摁灭在烟灰缸里,声音带着一种破罐子破摔的粗哑:“……行!老子就信你这次邪!压岁钱?哼,那才几个子儿!明天我跟你妈去!就按你说的,二十箱!要是亏了,看老子不抽你!”
“谢谢爸!谢谢妈!”任小辉的心脏狂跳起来,巨大的喜悦瞬间冲垮了刚才的紧张。成了!
第二天下午,任建国和李慧兰顶着烈日,蹬着家里的三轮车,把二十箱沉甸甸的香脆棒和蓝莓汽水从利民小卖部老赵那儿拉了回来。老赵看着这对夫妻,眼神像看傻子:“老任,你这是闹哪出?屯这么多,不怕放坏了?”
任建国黑着脸没吭声,李慧兰勉强笑了笑:“孩子……孩子学校搞活动要用。”这蹩脚的理由连她自已都不信。
货堆在了狭小的客厅角落,像两座突兀的小山,几乎占据了小半个空间。任建国看着这堆花花绿绿的纸箱,只觉得无比碍眼,心里的火气又噌噌往上冒。李慧兰则忧心忡忡地摸着纸箱,低声念叨:“这要是真砸手里……”
任小辉却像没事人一样,第二天一早,背着小书包,径直走向学校大门外那几家紧挨着的小卖部。他先找到了平时对他比较和气的王阿姨。
“王阿姨,”他扬起小脸,带着孩童特有的天真笑容,“我爸妈认识批发市场的人,刚进了一批特别便宜的香脆棒和蓝莓汽水,就在家里放着呢。比您自已去县城拿货便宜五毛钱一箱!您要不要?要的话,放学就能让我爸给您送来,您都不用跑腿!”
王阿姨正愁最近小零食走货慢,一听这话,又便宜又省事,眼睛顿时亮了:“真的?比我自已去拿还便宜五毛?什么牌子的?快拿给我看看!”任小辉早就准备好了一包拆开的样品,递了过去。
紧接着,他又如法炮制,说服了旁边的张叔叔和李奶奶。低廉的价格和送上门的便利,对他们这些小本经营者有着难以抗拒的诱惑。不到中午,三家店就合计订下了十五箱。
放学铃声一响,任小辉几乎是飞跑回家的。一进门就喊:“爸!王阿姨要五箱香脆棒三箱汽水!张叔叔要三箱香脆棒两箱汽水!李奶奶要两箱香脆棒!快!现在就能送过去!他们都等着呢!”
任建国和李慧兰都愣住了,看着儿子因为奔跑而涨红的小脸,听着他嘴里报出的清晰数字,简直不敢相信自已的耳朵。任建国下意识地追问了一句:“……钱呢?他们给现钱吗?”
“当然给现钱!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任小辉用力点头,眼神亮得惊人。
任建国和李慧兰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巨大的震惊和一丝难以置信的狂喜。任建国二话不说,抄起三轮车钥匙就往外冲:“走!搬货!”
接下来的一个小时,成了任家最忙碌也最魔幻的时刻。任建国蹬着三轮车,李慧兰在后面扶着摇摇晃晃的纸箱,按照儿子给的地址一家家送货。任小辉像个小指挥,跟着跑来跑去,每到一家,就仰着小脸,脆生生地跟老板确认数量,然后看着父母把货搬进店里,再接过老板递来的、卷得整整齐齐的纸币和叮当作响的钢镚。
当最后一箱货从客厅搬走,空出来的地方显得格外宽敞。一家三口围在饭桌边,桌上摊着刚刚收回来的钱。李慧兰的手还有些抖,一张张清点着那些沾着汗渍的纸币和硬币。任建国则沉默地站在一旁,手指无意识地捻着烟盒,眼神复杂地看着桌上那堆零散的钱币,又看看旁边站得笔直、小脸紧绷的儿子。
“一共……”李慧兰的声音带着点颤音,她反复数了两遍,才抬起头,看向儿子,又看看丈夫,声音里有种让梦般的不确定,“刨掉本钱……赚了……赚了六十四块三毛。”
六十四块三毛。在2008年,在一个普通工人月薪可能只有一千出头的北方小镇,这绝不是一个小数目,尤其对于这个清贫的家庭而言。
客厅里异常安静,只有老式挂钟单调的滴答声。李慧兰看着那堆钱,又看看儿子,嘴唇动了动,似乎想说什么。任建国猛地吸了一口烟,烟雾缭绕中,他的目光死死盯在任小辉脸上,那里面有惊疑,有震动,还有一丝被强行压下去、却依旧翻涌的难以置信。他沙哑着嗓子,终于问出了那个盘旋在心头一整天的问题:“小辉……你老实跟爸说,你怎么就敢肯定……那东西能卖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