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一星期的时间里面,三营就招满了800人。
林平安将三营编制三个步兵连一个火力支援连。
火力支援连配置了12门掷弹筒两门60毫米迫击炮。
外加8辆鬼子的装甲车,这玩意搭载了一门机枪。
也算是个移动式的机枪堡垒了。
每个班组配置一挺轻机枪。
一个连配置一挺马克沁重机枪或者九二式重机枪。
重机枪这玩意谁都缺,想要一个排配置一挺暂时还没有这个本事。
炊事班的规模得到了显著扩充。
从原本的九人增加到了十五人。
这样一来各项工作都能得到更细致的分工。
包括负责烧饭、烧菜和切菜等。
每天的三顿饭,都有猪油炒菜搭配米饭。
而且每隔三天还会有一份荤菜。
以保证士兵们的营养摄入。
与此同时800
名士兵每天都在积极投入训练,没有丝毫懈怠。
因为他们都清楚,如果有人胆敢偷懒,那么经过两次警告后就会被直接清退。
而被清退的人不仅要退还安家费。
还要归还所领取的粮食。
这无疑是一种严厉的惩罚措施。
如果每个人都故意懈怠,那整个军队的战斗力将会大打折扣。
一个月的时间转瞬即逝。
沪海会战也逐渐接近尾声。
然而正如历史所记载的那样。
这场会战最终以失败告终。
随着会战的结束。
后续增援的部队想要离开沪海变得异常困难。
其中一部分部队不得不撤往金陵城,以寻求新的战略部署。
进入
11
月天气开始转冷,寒意渐浓。
而此时的
211
团已经达到了满编状态。
一营和二营的人数都大约在六百余人。
唯有三营的规模较大,达到了八百人。
这主要是因为林副团长有能力供养这么多人。
而且其他士兵对此也并无异议。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
211
团能够如此迅速地完成满编,并进行集训呢
这其中或许有多种因素在起作用。
比如高效的组织协调、充足的资源供应以及士兵们的积极配合等等。
最主要的原因是敲诈到了整整
20
万大洋!
经过一番分配,刘文广得到了两万大洋。
他并没有将这笔钱全部据为己有。
而是只留下了区区三千大洋。
其余的都投入到了建设部队之中。
三千大洋可不是小数目!
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
完全足够购买一座宽敞的大宅。
再加上五百亩肥沃的田地了。
如此一来刘文广也算是摇身一变,成为了一个小地主。
他在军队中摸爬滚打这么多年。
也该为家里谋取一些福利了。
而且经过这些年的经历,刘文广对国府的本质看得越来越透彻。
他看清楚了国府的腐败和无能。
所以决定为自己谋取一些实际的利益。
至于战争会发展到什么程度,他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虽然刘文广只是个平庸之才。
但他绝对不是那种贪生怕死之徒。
面对凶残的小鬼子,他敢于与之拼命。
要是换作那种贪生怕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