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崔雨桐取过一个算盘,一边熟练地拨着珠子,一边照着单子在纸上写写划划。
德兴商行的库存量她很清楚,计算了会儿,她吩咐阿兴一些话,让他即刻去办。
数日之后,杜氏面对这桩大单,还在犹豫不决:
咱们库房里的锦缎、裘皮所剩不多了,上春时雪灾,裘皮收不上来,江南蚕丝减产过半儿,丝绸价格上涨。这成本儿,也会高出不少啊!
杜贤知杜氏向来优柔寡断,劝她说:
西域商团出的价格高。侄儿算过了,就算原材料翻一番,每件也比寻常多赚八百文,总量这么大,有接近三十万两的进项呢。
杜氏终于下定决心,握着侄儿的手千叮咛万嘱咐,让他务必将这笔生意做好。
姑母放心。商团已经交了一大笔定金,这桩生意,一定能做成功的。
三十万两啊!
望着杜贤匆匆离开的背影,杜氏喜不自禁。
有这么大一笔钱款进账,侯府一辈子都吃用不尽啊!
而且这笔钱是侯府自己赚的,到时候,好好堵一堵背后说他们吃儿媳嫁妆的悠悠众口。
殊不知此时,崔雨桐早有行动,正在听掌柜们禀报:
毛皮、丝绸和您指定的山货,都已按照吩咐,大力了收购市场上的货品,仓库都要堆不下了。
一位掌柜担忧地问:
这么多的材料,市场上根本消化不了。而且因为雪灾,这些原料价格都有所上涨。东家,为何不等明年再收购
雨桐不慌不忙,从容道:
都捂着先不要卖。待市场上的余量都消耗完了,价格翻三番出售。
几位掌柜大眼瞪小眼,终于有人质疑道:
东家,莫说翻三番,就算翻一番,也没人愿接受这么离谱的高价啊!
雨桐云淡风轻地笑了:
掌柜的莫急,只管照我说的去做。到时候,自然会有人买的。
掌柜们面面相觑。
可他们都知,崔家千金自小帮崔员外打理生意,眼光独到,杀伐果决,就连崔员外都叹后浪可畏。
那就听她的吧,希望她不是鬼迷了心窍。
掌柜们离开以后,崔雨桐唤来阿兴:
跟西域商团的接洽,可有进展
阿兴点点头:
我派去的是最有经验、最老道的两位掌柜,他们已经悄悄见了次面,还未有实质性进展。
崔雨桐眼眸深邃,流淌出淡淡的笑意,冷艳若冰山雪莲,有种不容置疑的气场。
商场没有交情,只有利益。这么大一批货,从京城运到边境,运费不是一笔小数,还得额外花钱请镖局。这笔账,他们是算得清的。
让他们继续跟进。
崔雨桐回到侯府,就见仆婢们眉飞色舞,将一个消息传得满天飞:
今日杜夫人进宫给姜太妃请安,太妃将皇帝给的北海贡品鲛人珠赏赐给了她。
鲛人珠
崔雨桐心头如潮水激荡,难以平静。
父亲崔砚正四方奔走,急着购买鲛人珠。这有个缘由:
崔家商队远行海外,无意中发现一个海中岛国。
那里极其富庶,岛民酷爱来自天魏的茶叶、瓷器、丝绸、美酒等各种商品,片刻间就将商船上的物品抢购一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