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我回到家,把自己摔进沙发里。
指尖还残留着那块汉代玉佩的冰凉触感,但脑子里全是吴钦峰那张灿烂到刺眼的笑脸。
怎么可能。
这么远的距离,他凭什么能断定那是霍奴的鬼画符。
火眼金睛
我嗤笑一声,点开手机,屏幕的冷光照亮我疲惫的脸。
一条推送弹了出来。
神眼吴大师,在线鉴宝,带你十分钟入门收藏界!
我点进去,一个直播间赫然出现在眼前。
画面里,吴钦峰穿着得体的中式盘扣褂子,坐在红木桌后,背景是多宝阁,上面摆满了各式古玩。
他对着镜头侃侃而谈,引经据典,从器型讲到包浆,从款识聊到传承,每一句话都透着一股令人信服的专业范儿。
弹幕刷得飞快。
吴老师牛逼!
这才是真专家,比某些拿着放大镜看半天的强多了。
吴老师,我能跟您学鉴宝吗
如果不是我见过他连最基本的窑口都分不清,我差点都相信他真是大师了。
很快,他开启了连麦功能。
前几个连麦的网友,拿出的东西都可圈可点,吴钦峰的点评也精准犀利,俨然一副宗师气派。
直到一个顶着动漫头像的网友连了进来。
吴老师,您帮我看看这个,我爷爷传下来的。
镜头晃动,出现了一只青花小碗。
只一眼,我的瞳孔就猛地一缩。
隔着模糊的摄像头与失真的屏幕,我依然能清晰地看到,碗底圈足处,有一片极其不自然的火石红。
那是现代化学做旧的铁证。
我等着吴钦峰指出这个致命的破绽。
然而,他脸上的从容第一次消失了。
一丝慌乱在他的眼底一闪而过,快得几乎无法捕捉。
他很快镇定了下来,甚至还装模作样地凑近屏幕,仔细端详。
几秒后,他抬起头,对着镜头,干脆利落地一点头。
真品。
康熙民窑的东西,画工不错,好好收着。
不等那位网友再说话,他立刻切断了连麦。
好了,时间不早了,今天的直播就到这里。
我看着黑下去的屏幕,心里的迷雾彻底散开。
前面的,全是托。
他根本没有什么火眼金睛。
白天的一切,要么是运气,要么就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