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第二日一早,苏瑶瑶照旧与苏璟澜一起扎着马步,荷花看得稀奇,也跟着去学。
华远帮她摸了下根骨,是个练武的好苗子,可惜没有从小培养,不过现在学也不晚,等到回府,他就把她和青松安排到一起。
简单吃了顿早饭后,一行人就往大山村而去。
走过蜿蜒的山路,终于到了大山村。
苏璟澜派人把大山村的村长叫来,说明来意后,村长那张布满皱纹的脸迸发出喜意,佝偻着的腰也直起来几分,这、这是真的
看到苏璟澜拿出了篆刻着晋王二字的腰牌,村长激动地跪了下来,拜见王爷!
太好了,今年那些老人和小孩能活下去了!
村长跑回家拿出了铜锣站在村口那个大树下使劲敲着,听到锣声的村民纷纷从家里走了出来。
只是这些人脸上都带着几分愁苦,天越来越冷,家里粮食也快不够了,不知道村长敲锣叫他们出来干啥。
在家里还能和家人挤在一起取暖,出来寒风凛冽的,纯纯是受罪。
等人都到齐了,村长就站在一块大石头上高声宣布了这件大喜事。
底下的村民们听到后都愣住了,过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顿时嚷嚷开了。
啥有贵人过来给咱送棉衣和粮食
有人道:要拿布来换的。
大家都不在意,只要一小块布而已,那棉衣不比布值钱
还有人激动出声,俺娘有活路了啊!
村长又敲了敲锣让大家安静下来,行了,各回各家去吧,一会儿贵人就来了。
众人欢天喜地地走了。
苏瑶瑶去的第一户人家家里就一个老婆婆带着她的小孙子,两人老的老小的小,能活到现在,全靠着村里人从牙缝里挤出来的那点粮食。
在苏瑶瑶没来之前,苗阿婆已经三日没进食了,她心存死意,想把粮食留给自家小孙子。
而现在,苗阿婆看着王府护卫提进来的两袋粮食还有厚实的棉衣老泪纵横,她挣扎着想起身给苏瑶瑶跪下磕头,被苏瑶瑶按住了,软声道:婆婆,你要好好养身子,狗蛋可就你一个亲人了。
苗阿婆含泪点头。
有了这些粮食和棉衣,她就不用死了,她得好好活,她还要看着狗蛋长大呢。
苏瑶瑶从苗阿婆这得到的是她出嫁时娘家陪嫁给她的一块帕子,这么多年,苗阿婆一直没舍得用,把它找出来送给了苏瑶瑶。
福字是狗蛋照着兰溪的字画出来的。
苏瑶瑶等人在大山村停留了一天,之后又去了两个情况相同的村子,集满了百个福字便启程回京了。
这时离太后寿宴只剩下六天时间,苏璟澜命府上的绣娘将手中的活计都放下,先将百福被给做出来。
好在赶在寿宴前一天,百福被终于做好了。
杨世成也终于处理好那窝拐子的后续,亲自登门来向苏瑶瑶道谢了。
苏璟澜听杨世成说完那天的事后,摸着下巴沉思,莫非瑶瑶身上真的能给其他人带来福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