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陆延洲不再出现在我面前,林蔓也销声匿迹。
项目在我和团队努力下,有条不紊地进行,很快进入市场推广阶段。
我作为设计方负责人,在完成交付后,便投入新的创作。
就在产品发布会的前一周,天大纰漏爆出来。
我们核心设计方案,被家名不见经传小公司原封不动地抄袭,并抢先申请专利。
致命的是,对方还倒打一耙,发律师函告我们抄袭。
消息一出,舆论哗然。
陆延洲公司股价应声大跌,合作方纷纷致电问责。
整个项目陷入停摆,前期投入的数亿资金,眼看就要打水漂。
陈茜急得团团转:「怎么会这样我们保密工作做得那么好!」
只有我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问题出在陆延洲身上。
项目初期,为在方案上压我一头。
证明他所谓「新鲜感」比我「一成不变」的设计更具商业价值。
他想引入新设计团队来否定我的方案。
林蔓抓住机会,向他力荐家新锐公司,说这家公司创意大胆,效率极高。
她推荐的公司,项目负责人是她表哥。
当时我提出过异议,但陆延洲驳回我的意见。
他一意孤行,将部分他认为非核心视觉设计外包出去。
「就按林蔓说的办。」他轻描淡写地敲定此事。
「江晚,有时候思想需要变通,不能总停留在原地。」
于是,没有经过严格背调,便采纳林蔓建议。
他不知道的是,林蔓表哥早已被他商业对家高价收买。
他被可笑的自负蒙蔽双眼,亲手将刀递到敌人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