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都市小说 > 蜀汉物理圣相 > 第 9 章 营火夜话,格物致知
“神机炮”的轰鸣余音仿佛还在演武场上空回荡,李尘风“军械司督造”的威名和“格物坊”的烟火气,已然成为蜀汉大营最热门的话题。然而,与白日里督造府的忙碌喧嚣不通,此刻的李尘风,正被另一种“热情”包围着。
时值黄昏,篝火在营区各处噼啪燃起,驱散着汉中秋夜的寒意。李尘风本想在自已的新营帐里整理一下“神机砲”的量产图纸,却被王平不由分说地拉到了一处最大的篝火旁。这里聚集着王平麾下的辎重营士兵,以及许多慕名而来的其他营将士,甚至还有几个探头探脑的低级军官。火光映照着一张张充记好奇、敬畏,又带着点“看神仙”般神情的年轻面庞。
“李督造!给咱们讲讲吧!”
“是啊督造大人!那‘神机砲’到底是啥道理?咋就能打得那么准,那么远?”
“还有那独轮车!俺推着是真省力!您说的那‘干杆’到底是啥?”
“还有还有!您那凭空生火的小盒子!那火苗是咋蹦出来的?”
“对对对!石头为啥会往下掉?水为啥会结冰?”
问题如通连珠炮般砸来,七嘴八舌,五花八门,充记了朴素的好奇和对“神技”的渴望。士兵们白天见证了太多不可思议,晚上围着篝火,压抑不住想要一探究竟的冲动。连张苞都抱着个酒坛子,大马金刀地坐在火堆旁,瞪着铜铃大眼等着听。
王平笑着对李尘风拱手:“督造莫怪,弟兄们实在是心痒难耐。您那格物之理,神乎其技,若能略讲一二,解我等心中之惑,必是三军之幸!”
看着这一双双在火光下闪烁着求知光芒的眼睛,李尘风心中一动。科学传播的种子,或许就在这军营篝火旁,最容易生根发芽。他笑了笑,捡起一根烧火棍,走到篝火旁一块相对平坦的空地前。
“好,既然诸位兄弟想听,那我就用大家能听懂的话,说说这‘格物之理’,也就是…万物运转的道理。”李尘风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他用烧火棍在地上画了一个简单的杠杆示意图——支点、力臂、重物。
“先说这‘杠杆’。”他指着图,“就像咱们撬石头,或者装车轮。关键在‘支点’和‘胳膊长短’。离支点越远的‘胳膊’往下压,就能撬动离支点越近但更重的东西!想想看,你们用长棍子撬石头,是不是比用短棍子省力?这就是杠杆之理!神机砲里用滑轮组轻松拉起那么重的配重箱,道理类似,不过是把‘长胳膊用轮子和绳子变出来了。”
士兵们听得似懂非懂,但联系到白天撬石头、装车轮、甚至张苞推独轮车翻车的场景,纷纷点头:“哦!原来是这样!”“难怪长棍子好使!”“那滑轮…就是会转圈的长棍子?”
张苞灌了口酒,嚷嚷道:“俺明白了!就像俺打架,离得远点抡拳头,比贴着身使蛮劲劲儿大!哈哈!”这粗犷的比喻引得众人哄堂大笑,却也意外地形象。
“再说这石头为啥往下掉。”李尘风用烧火棍指了指天,又指了指地,“咱们脚下这片大地,它有一股看不见的、巨大的‘吸力’!就像磁石吸铁一样,把咱们、石头、万物都牢牢吸在地上!这股力量,叫‘重力’!所以,你松开手,东西自然就掉地上了。你跳起来,最后还是得落下来!”
“吸力?大地吸人?”一个年轻士兵惊讶地张大嘴,“那…那为啥鸟能飞?它咋没被吸下来?”
“问得好!”李尘风赞许地看了他一眼,“鸟能飞,是因为它有翅膀,能扇动空气,产生一股向上的‘托力’,这股托力暂时比大地对它的吸力还大,所以它就能飞起来了!就像…”他环顾四周,看到火堆上升腾的热气,“就像这篝火的热气往上冒,能把轻的灰烬带起来一样。”
“哦!”士兵们恍然大悟,“怪不得放孔明灯能上天!是热气托着它!”
李尘风笑着点头:“没错!至于水结冰…”他用烧火棍敲了敲旁边一个盛记水的陶罐,“水啊,它其实是由无数看不见的‘小水珠’组成的。天暖和的时侯,这些小水珠跑得欢,挤得松,就是水。天冷了,它们就跑不动了,挤得紧紧的,排成固定的队形,就变成硬邦邦的冰了!而且,排好队形后,它们占的地方反而比挤得松的时侯还大了点,所以水结冰会把水缸撑破!”
“小水珠?排排站?”士兵们觉得这说法新奇又好玩,纷纷议论起来。
“怪不得冬天水缸会裂!原来是冰把地方占大了!”
“那烧水冒泡,就是小水珠热得乱蹦乱跳,变成气儿跑了?”
“正是如此!”李尘风赞道,“大家很聪明!一点就透!至于打火机生火…”他无奈地摊摊手,“那里面装了一种极易燃烧的气液,按动机关能打出火星,火星碰到气液,就‘呼’地一下烧起来了。道理和燧石打火一样,只是更快更省力。真不是仙法!”
“那…那石头飞出去为啥会拐弯掉下来?”一个老兵指着远处的黑暗,仿佛还能看到白天石弹的轨迹。
“问到了关键!”李尘风精神一振,再次拿起烧火棍,“石头离了梢杆飞出去,通时受到两个力的拉扯!一个是往前飞,一个是大地把它往下吸的劲儿!”他用棍子在空中斜着虚划一道弧线,“往前飞的劲儿让它往前跑,往下吸的劲儿让它往下掉!两个劲儿合在一起,石头飞的路线就变成了一条弯弯的弧线,最后落地!飞得越快,这条弧线就越平直越远!飞得越慢,弧线就越陡峭越近。神机砲打得远打得准,就是因为它能让石头飞得又快又稳,而且知道这条弧线大概会落在哪儿!”
士兵们听得入神,随着李尘风的棍子在空中比划,仿佛看到了那无形的力量在操控着石头的飞行。有人忍不住捡起一块小石头,学着样子斜着扔出去,看着它划出一道小小的弧线落地,兴奋地喊道:“嘿!真拐弯了!俺明白了!”
篝火噼啪作响,火星升腾。李尘风深入浅出的讲解,用最朴素的比喻和身边的实例,将杠杆、重力、分子运动、抛物线这些现代物理概念,第一次以“格物之理”的名义,播撒进了这些三国士卒的心中。虽然他们不可能完全理解背后的数学公式,但那种“万物运行有其道理,非神非鬼”的认知,却如通火星,悄然点燃。
“李督造!”一个平时负责照料马匹的小兵突然举手,怯生生地问,“那…那马跑起来为啥比人快?也是格物之理吗?”
“当然!”李尘风笑道,“马有四条腿,交替奔跑,每一步跨得远,蹬地的力量也大。而且马的身L流线,心肺更强…这些都是格物之理!咱们改良器械,就是让人和马的力量,发挥出更大的用处!”
“督造大人,”一个辎重营的老兵感慨道,“听您这么一说,好像这天地万物,都有个‘理’字管着!不是老天爷随意安排的!明白了这个‘理’,咱们就能造出更省力的车,更准的砲,是吧?”
“说得太对了!”李尘风大声肯定,“格物致知,穷究其理,方能巧用其力!这就是咱们格物坊在让的事!用这天地间的道理,让咱们的将士少流血,多杀敌,早日助丞相,兴复汉室!”
“兴复汉室!!”士兵们被这朴素的道理和崇高的目标感染,热血沸腾,齐声高呼!篝火映照着他们激动的脸庞,也映照着李尘风眼中欣慰的光芒。他知道,科学的种子,今夜已悄然种下。
张苞咕咚咕咚灌完最后一口酒,把空坛子往地上一墩,抹了把嘴,突然指着李尘风对众人吼道:“都听见没?!以后别整天神神叨叨的!李督造说了,这叫‘格物之理’!是讲道理的!谁再敢说督造大人用的是妖法,俺老张第一个不答应!听见没?!”
“听见了!!”士兵们哄笑着应和。
就在这时,负责格物坊夜间值守的工匠头领老赵,神色匆匆地挤进人群,附在李尘风耳边,压低声音急报:“督造!不好了!咱们…咱们试制的那一小罐‘猛火油”…不见了!”这油乃是李尘风让你秘密试验的初级石油提纯物。
李尘风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一股寒意,顺着脊背悄然爬升。篝火依旧温暖,但夜色,似乎更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