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不久之后,张所四个人到了一家西餐厅。
虽然后来龙国的实力,经济一度超过了大毛子,但是在八十年代这会,大毛子还是以绝对的实力碾压龙国的经济的。
是后来的龙首呕心沥血才让龙国经济实现了腾飞。
但是在八十年代这会,确实不太行。
龙国的经济刚刚起步,随着旧思想还未完全褪去,经商的人并不多,甚至有人还会将经商视作一种耻辱。
因此开餐厅的都少之又少。
挨着601研究所的那个羊蝎子占据了绝大部分的商机。
因此虽然很多时候,吃饭的人是拼盘,也让老板赚的盆满钵满的。
而在大毛这边,因为发展的比较早,餐饮业其实已经大幅度的兴起了。
相对于偏向东南方的龙国,大毛子这里更加匮乏蔬菜供应。
而肉食类的产品价格却十分低廉。
这个时代,龙国还有一分钱,五厘钱这样的钱币能花时,一斤牛肉的价格就能达到五块钱。
这个时代的五块钱可是大多数家庭根本花销不起的。
因为这个时代,在铁道上的普通铁道工干一天下来才有一块钱的工钱,这绝不是夸张。
所以即便是能有退工作的人员也绝对舍不得去买一斤牛肉吃。
大多数人为了解馋,就会像李子城他们那样,十几个二十几个人,去饭店点一份牛肉拼盘,然后大家一人取下一小片,一伙人尝尝就可以了。
而同一时期的大毛子,蔬菜价格跟龙国的肉食供应差不多,但是肉类却要比龙国便宜太多了。
餐厅里像是烤牛排什么的,一整块的烤牛排换算到龙国币也就一块钱左右。
也就是说,按照铁道工的赚钱速度,一天下来也是吃的起一块牛排的。
但是他们的蔬菜的话却十分稀少,在牛排店为了吸引顾客,饭店老板往往会切一片西红柿,或者两片胡萝卜,再或者一小块西蓝花作为点缀。
这个时代的生活质量和后来不可同日而语。
那一点点缀也不是为了奢侈,显得高贵,相反,只是为了吸引顾客。
直到八十年代中期,龙国这边,下海经商的人多了,厨师,泥瓦匠,铁匠的工资才快速飙升,一度飙升到了一个月八百块钱。
而一些做小贩的人,一天也能赚到八十多块钱了。
不过李子城魂穿回来的这个年代,还没有达到这样的水平。
就像铁道工那样,大部分人的工资就这点钱,甚至这还是工人的,换做种地的普通百姓,就只够温饱了。
肉食供应,基本为零。
这牛肉是想都不敢想的东西。
也难怪,像是陈建国会叫错。
直到他们看到用鹅语写着的惠灵顿牛排五个大字的时候,李子城才恍然间明白过陈建国说的牛顿牛排是什么。
陈建国闹了笑话,脸红的跟熟透了的苹果一样。
李子城他们则是哈哈大笑。
不由得,李子城还一把搂住了陈建国的肩膀,说:牛顿牛排呵,我说,陈建国同志,你说的是不是这个
一会牛顿牛排要全熟啊!
去去去!陈建国狠狠地推了一把李子城,我说,伟人曾经说过,名字是人赋予的,叫什么名字取决于人,咋,李子城同志,你要驳斥伟人的话
李子城一咧嘴:少扯皮,伟人还说了,要实事求是了,你实事求是了么
两人一阵逗乐,张所的肚子却咕噜噜的叫了起来:你两别闹了,再不吃饭,待会要饿的没精气神了,再说都是科学家,别让人笑话。
林总工赶忙附和着:走,进去,饿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