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不过到官府询问之后,他才发现自己想得太简单了。
别说是白云山下了,整个白云山竟然都是有主的。
不过不是那种一个主人,而是由整个凤溪镇、甚至是江陵县的好几家地主分割了购买下来,整个就是东一块西一块,要是在地图上给所属染上颜色,那绝对跟打翻了颜料盒一样。
为何会这样
张和平取出二两银子,悄悄塞进了办理手续的官差的袖口里。
官差眯着眼,只是微微掂量了下,脸上就露出了笑意。
小公子,你可知县衙最大的营生是什么
县衙还有营生
这已经触及张和平的知识盲区了。
请官爷指教。
自然是田税,不过咱们凤溪镇的良田有限,上等良田全镇都没几亩,便是中下等田地,比之别的镇也少得可怜。所以嘛,这收入一直不高。
张和平略微沉吟,便心头一动:白云山是作为上等良田卖给那些大户的
师爷赞许笑道:果然是读书人,一点就透。
张和平眉头紧锁,如果是这样,那倒是麻烦了。
买地容易,找到那些大户,他们肯定都愿意买。
但是,买了后要怎么处理
买了地,便肯定要接下这一份税务,否则那些大户就算答应了,官府这边也不可能通过。
敢问现在一亩地的田税是多少
官差拨弄着算盘,道:我给你算一下,上等地一亩产量算一千斤,咱们大周田税是十税三,按照这么计算,一亩地每年要上缴三百斤粮食,当然也可以换成钱银,按照每斤七文钱算,就是两千四百文,也就是二十四两银子。
张和平听得直翻白眼。
这年头,什么上等良田能亩产一千斤,能有个三百斤左右就已经了不起了。还有粮价七文一斤,这不是开玩笑吗,赵黑子那里,按照市价买粮,也才六文钱一斤来着。
只能说,这也太黑了!
不过也有些奇怪,张和平自家也是有田的,他虽然不管事,但隐约记得拿田税好像没这么夸张。
大概是看出了张和平在想什么,官差笑道:小公子,这是上等良田的价。
张和平顿时了然,什么田税都是假的,上供才是真的。
我如果要拿下这些‘上等良田’,需要找谁办手续
直接找那些大户便是,他们若是答应,你带着人来我这里做公证就行。
张和平把拿着地图仔细看了下,记下了白云村附近几块田地的主人,这就离开了衙门。
先去了趟酒肆找到赵黑子,张和平对镇上不熟,这些大户是谁他也不清楚。
赵黑子倒是都认识,带着张和平挨家挨户地找上门去。
本来觉得这是个人家减负,结果这些大户根本就不搭理。
琢磨半天张和平才反应过来,这些负担既然是上供,那么上面自然也要给他们提供便利。
若是以后不上供了,那官府凭什么要照顾你家的生意
这么不行!
张和平眉头紧锁,看来还要想点别的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