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许五嫂一直注意着许月娥的表情,等她的回答。
许月娥哪里不知道五嫂的心思,不过是找个借口让她搬出去而已。
唉......
许月娥笑着,我暂时没有嫁人的打算,五嫂,满子和我年轻的时候很像,她是个很好的姑娘。
等到合适的时机我会搬出去的。
说完,她起了身,也没了继续聊下去的心情。
许五嫂一脸惶恐解释,小妹,我不是要赶你走的意思啊,我说这些真的是为了你好。
你知道的,我们家人口多,有时候难免会有口角,我是怕你住着不习惯。
许月娥舌尖泛着苦涩。
五嫂一口一个我们家,这不是明晃晃的排外吗
看在五哥的面子上,许月娥没有说什么,而是去了母亲的房间。
母亲点着煤油灯,眯着眼睛缝着鞋垫。
妈,都这么晚了白天再缝呗,别伤了眼睛。
许月娥从母亲的手中拿走了鞋垫。
许母没好气的拍了下她的手背,又将鞋垫拿了过来。
你连一双好鞋都没有,我给你做一双。
许月娥别过脸,不让母亲看到自己掉下来的眼泪。
她胡乱擦干净眼泪之后,假装什么事都没发生笑着。
妈,跟你商量一件事。
你这孩子,什么事还用得着商量,直接说就成了,我们能办到的一定给你办。
听到母亲的话,许月娥差点再次落泪。
她低垂着眼眸看着母亲粗糙的手。
我想买一块地建房子。
建房子
许母意识到女儿话中的不对劲,也没心情做鞋垫了。
是不是有人在你面前说了什么,我去收拾她们,一个个的一天天不省心,我心疼我自己的闺女,我闺女想住多久就住多久,碍着她们什么事了。
有本事她们都滚回娘家去!
许月娥苦笑不得,妈,你都一把年纪了怎么跟小孩一样,你这话可不要在嫂子们面前说,不然我成什么了。
我想买地建房子也有自己的私心,我想过自在日子,不用看别人的脸色。
最重要的是,我不想让别人议论我啃老。
许母一脸心疼的抱住了许月娥,满眼是泪。
我苦命的月娥,你怎么就遇到高金宝那个烂货,他耽误了你十年的青春啊。
明天我带你去城里找医生看看身体,你已经离了,以后找个更好的男人过日子。
许月娥无奈,好端端的怎么又提到嫁人的话题上了。
妈,那你是同意我买地建房子了对吗
许母点头,建,建一个气派的大房子,钱我和你爸来出,有房子傍身看谁以后敢小瞧我闺女。
许月娥本以为说服母亲会费一番口舌,没想到母亲这么容易就同意了。
心里越发的感动。
第二天一早用完早饭后,许父让大家留下。
许大哥疑惑,爸,你有什么事要说啊,待会就要上工了。
其他几个哥哥也看向父亲。
几个儿媳妇隐约察觉许父要说的事,应该跟许月娥有关。
许父在家一向有威严,她们也不敢多嘴询问。
许父露出了和蔼的微笑,气氛松快了不少。
月娥准备自己建房子住,我打算桃树旁的那块五亩左右的地过户到月娥的名下,除了建房子之外,剩下的她还可以自己种些菜吃。
五亩的地虽然不多,但对于以种地为生的农村人来说也不少了。
尤其是桃花树旁的那块地土地最肥沃,种出来的粮食别提有多好了。
许五嫂扯着袖子,那块地是她最喜欢的,还准备以后分家的时候,让爸将那块地划分到丈夫名下。
爸分给其他儿子和孙子她没意见,分给一个外嫁离婚的小姑子算是什么道理。
许五哥笑呵呵的,建房子好啊,小妹你想建多大的,建房子的事就交给我们几个哥哥了。
许大哥却皱眉,小妹,是家里住着不好吗,为什么要搬出去,你一个人住多危险啊。
许二哥跟着附和,是啊,你一个姑娘家,身边也没个人保护,我们不放心。
许三哥点头,要不然在家里加建一个大点的屋子,这样小妹住着也方便些。
许四哥作为货车司机见过的世面比较多,他并没有反对。
桃花树那边离家也不过两百米左右的距离,我们一大家子住着,小妹觉得不方便也是正常的,觉得危险大不了就养一只狗看门。
再说了,要是有人敢打小妹的主意,看我不揍死他!
许五哥哈哈大笑,四哥说的对,换做是我,我也愿意搬出去自己建房子住,有大房子不住是傻子。
他这句话说完,便接收到来自父母阴沉沉的目光,他顿时怂了。
我开玩笑呢,我巴不得永远跟爸妈住在一块,哪舍得搬出去住。
他的这句话倒是提点了许五嫂。
她眼珠子转了转,要是分出去住也不是不行。
爸妈,小妹要建房子我是没有意见的,可是要是被外人知道小妹刚回来就要搬出去,会不会传出不好听的话啊。
再说了,小妹一个人住在外面也确实不安全,要不然我和老五搬出去,这向东也到了年纪该结婚了,正好我们的房间留给向东娶媳妇用。
几个嫂子都看向许五嫂,许二嫂嗤笑一声。
算盘都快打在脸上了,你直接说想要大房子不就行了,还一副为了小妹好,自己做了多大的牺牲似的。
许五嫂红着眼眶,委委屈屈的带着哭腔。
二嫂,我是为了向东着想,家里本来就小不够住了,要不然你把房间腾出来让给向东娶媳妇。
许大嫂见两个弟妹吵起来了,而且还是因为自己的大儿子娶媳妇的事,不由坐立不安。
向东结婚的事还没定下,我们不着急。
许五嫂劝说:向东都快22岁了,婚事可耽误不得,不然年纪大了就很难再找合适的对象了。
她看向许月娥一脸尴尬,小妹,我不是在说你啊,你别误会。
许月娥一头茫然,怎么又扯到她身上了。
几个嫂子吵的她头疼,继续住下去自己怕是没个安稳日子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