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十二
章
赵将军一路将我送至山海关,交了通关文牒,接下来便是塞北的地界。
接下来行军一月有余,我们终于抵达了匈奴的都城。
只是踏进山海关之时,我才猛然记起自己竟忘记了与爹娘告别。
虽说爹爹从来不喜爱我,可娘是心疼我的。
作为嫡出小姐,也从来没有受过几次白眼。
如今倒是我不懂事了,此来塞北,恐怕一辈子都不得回。
好在我已是公主,受了赫玉的册封礼,也算不得不孝。
但没个大梁的物件傍身,总觉得缺了些没什么,不太安稳。
或许这便是所谓水土不服。
初到匈奴第一日,我在行宫安顿好后,迟迟未曾接到宣我入宫的诏令。
一打听才知是太子外出巡视,需要过两日才能回来。
闲来无事,我便上街转转,倒意外在街角的一间古物铺子里有了惊喜。
那是一只来自大梁皇室的玉佩,上面还端正刻着「嘉宁三年所刻」几个字。
应当是先皇逝世时,放出宫的那批婢女妃子趁乱偷带了这些出来,倒卖倒卖,也能算做些赎了大好青春年华的补偿。
一路颠沛流转,就到了塞北这地界。
但语言文字多有不通,铺子里的伙计虽知道这是大梁来的好货,却认不出皇家玉佩的价值。
俗话说玉养人人养玉,自我的那块小平安扣为赫玉买通太医院换了几服御寒的方子后,便总琢磨着攒了钱该买个新的。
只是后来忙着宫斗,忙着杀人,忙着替赫玉做脏事,那钱如流水般哗哗地出去,怎么也留不下一点。
如今我掂量一下小福子硬塞给我的一包银子,恰巧可以买下这枚玉佩。
付了钱,我拿走玉佩,欢喜地将它戴在了胸前。
四季玉本就冬暖夏凉,如今摸着,比我的心窝子还要暖一些。
倒也不怪其他,着实是塞北的天气太冷。
若是还有其他一丝选择,我必然不会要嫁到匈奴和亲的。
街上偶尔有高头大马从我身边过去,踩着泥泞的土地溅起些湿泥。
替赫玉牵马牵得多了,我也能认出有一匹白马是来自大梁。
这倒是稀奇,玉佩这般小物件把玩在手里就能运来,可白马要过山海关,却并非易事。
这种品种优良的马只有三品以上官员可骑,除非使臣出塞,要分拨两匹马做门面。
但我一路上并未听说大梁有派使臣的想法。
毕竟和亲车队,本身也算外使。
只是待我要仔细看去,那马却早已跑的没影了,只留给我一抹熟悉的藏蓝衣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