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一路上的见闻
周盈与温歧掰扯一通后,客栈伙计跑来上菜,夜色已深,两人随便吃了点,自去休息不提。
第二日清晨,周盈左脚刚刚跨出房门,就瞧见碧桃站在盛老板身边,也不知道有什么值得她那么高兴,笑得叫人看不到她的眼睛。
哎呀!又要坐车了,一上去是真的无聊透顶!我说能不能在车里搞个小桌子,我们几个闲着没事儿就搓上几把
秦依瑟伸了个懒腰,眼圈黑黑的,看样子是熬了通宵。
谢逅雨哈欠连天,听了她的话连忙摆了摆手,笑道:那还是算了吧,我觉得在车上补补觉也挺好。
既然都起来了,那便上车吧。
温歧自然而然地牵着周盈,坐到了最前头那辆马车里。
秦依瑟等人还是像从前一样挤在一处,只有碧桃被周盈打发去缠着盛老板。
小姐,这样不太好吧孤男寡女的,我怎么好意思
现在天气热了,车里挤多了人不好。
可秦姑娘她们有四个人……
你怎么不看看她们的车有多大四个人坐也宽敞。我和温歧的车又小又窄,你坐里头不嫌憋得慌
也是哦!我倒是没关系,就怕把您和公子憋坏了。那我就过去和盛老板坐咯断然不可叫你们俩受委屈。
去吧!你这口是心非、得了便宜还卖乖的小蹄子!
周盈用手点了点碧桃的鼻头,见她乐呵呵上了盛老板的马车,这才突然想到少嘱咐了这丫头一句话。
怎么你还有什么事儿没做又或者落下了什么
那倒没有。我只是想告诉碧桃,这么久了她都还没问清楚人盛老板究竟叫什么,是不是有点不太像话
温歧用折扇一敲自己额头,叹道:我居然将这事儿浑然忘了。
打住!你先别跟我说。我还是比较想从碧桃嘴里知道盛老板的真名。
周盈扔下这话,把脑袋枕在温歧膝头,闭上眼对他说:我睡会儿,你给我扇风。那么大把扇子别浪费了!
温歧微微一笑,自无不从。
就这样,他们一行人跋山涉水,登上高山看日出,坐在河畔观日落,见识了荷塘月色,品尝过新鲜瓜果。
秦依瑟每到一个地方,第一件事就是打探当地有没有特色麻将,这些天下来,她掌握了不少新的麻将玩法。
谢逅雨在摆脱了雨神、小龙女等称号的束缚后,也很热衷于四处闲逛,顺带收集各种有趣的歇后语。
辜丹也偶尔出门去看街头的民间艺术,回来便缩在自己房间里细细琢磨。
郝繁懿是个有心人,她常和周盈去各处探访民情,知晓了许许多多各地出名的农作物。
诸如延宁县的红枣、临云县的枸杞、西塘县的鸭梨、连岸县的菱角……
以上种种,都可以用来作为发展当地特色农业的招牌产物。
至于哪里适合办农家乐,哪里不适合,郝繁懿也颇有见解,周盈在一旁时不时补充几句,两个人十分投契。
阿盈,今天又收获了些什么
温歧将剥好的莲子递到周盈唇边,见她在那儿捏肩膀,便主动坐到她身后,给她捶背按摩。
收获可大了!我跟你说,我之前提到过的各地的这些农作物,一个个品相好、味道佳、名气大,只可惜都没有能够做到规模化种植,若是可以把资源整合一下,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必定有利于国计民生。
周盈很享受每晚回来与温歧交流的这段时间,因为她常常说着说着就发现,温歧不仅和她观点一致,还总是可以用精简、准确的语言,来提炼、概括她那些不太成熟的想法。
每当这种时候,周盈都恨不能抱住温歧狠狠亲一口,夸他是个大宝贝。
发展特色农业固然是个好主意,可阿盈有没有想过,这些农作物规模化种植后该卖往何处它们的产地周边是否有足够大的需求
这……
周盈想了想,轻声说:近的不行还有远的嘛!咱们可以修路架桥,将这些农作物运出去呀!只要东西好,还愁没人要
修路确实很有必要……但这些瓜果蔬菜保存不易,运输起来也是个难题。
那倒也是,虽说保鲜的手段不少,可如若花费太大,便是萝卜弄成肉价,不好找买家。
周盈为此苦恼,温歧见她整张脸皱作一团,忍不住捧住她的双颊搓了两下。
你干嘛!把我当面团在这儿揉呐
周盈推开温歧,嘟起嘴瞪着他。
其实,我有个办法。
嗯什么办法快说说!
那些难以久放的蔬菜、肉食,老百姓们不是通常会将其腌制这样处理之后,不仅方便保存,还有了另一番风味。为什么这些农作物就不能效仿呢
也对哦!
周盈双手摁住温歧双肩,越想越觉得有理,眉飞色舞地说道:这样一来,那些新鲜的、刚采摘的农作物可以就近卖掉,炮制过后的则可以运往远处。
最主要的是,倘若能想出些好的炮制法子,这些东西就不再是普通的食物,非但对人的吸引力有所提升,还能卖出更高的价钱。
这就好比名厨做菜,原材料未必有多高端、多优质,可一旦经过精心烹调,那就山鸡变凤凰,瞬间金贵不少!
正是如此。
温歧笑了笑,以为周盈今晚该消停了,却不料没过多久,她又皱起眉头。
红枣、鸭梨和菱角,还有好多好多农作物,它们到底要怎样处理,才能达成我想要的效果
你我二人智短,何能将一切思虑周详若不然,还要那些个文武百官做什么
再者说了,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这些问题终究还得老百姓们结合生活实际,一次次尝试,才能给出答案,岂是一朝一夕之功
闻言,周盈低下头,半晌后嫣然一笑。
你说得没错,是我太心急。对了,西境情势现在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