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都市小说 > 爱心撞冰山 > 第10章
谈判桌上的硝烟散去,宁远集团恢复了表面的秩序井然。但某些东西,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激起的涟漪正悄然扩散。
宋艾昕在洗手间用冷水狠狠拍了几把脸,试图驱散脸颊上残留的滚烫和心头的窘迫。镜子里的女孩眼圈还有些微青,但眼神里多了几分劫后余生的清醒和一股不服输的韧劲。“宋艾昕,丢人丢到国际谈判桌上了!但也算……歪打正着?”她对着镜子小声嘀咕,想起伊戈尔最后那略带探究的眼神和宁行舟用专业术语包裹她“大白话”的举动,心里那股憋屈感稍微散了点。她用力握了握拳,“行!算你识货!活儿好才是硬道理!”
她给自己打完气,深吸一口气,重新挺直腰板走了出去。
刚回到工位,就看到隔壁部门的小张愁眉苦脸地对着电脑屏幕,手指在键盘上无意识地敲打,屏幕上是一堆密密麻麻的俄文资料。
“张哥,咋了?愁成这样?”宋艾昕凑过去问。
小张叹了口气:“别提了,艾昕。这不是跟俄方跟进一个设备维护手册的翻译吗?技术部急着要,催命似的。可这里面一堆专业缩写和型号代码,我查了半天对不上,头都大了!下午就要交初稿……”
宋艾昕二话不说,拉过旁边的椅子坐下:“来,我看看。啥型号的?是传动部分还是控制模块的?”
她熟练地滑动鼠标,目光扫过屏幕,“哦,这个啊!这是他们老型号的伺服阀,代号‘Кобра’(眼镜蛇),新手册里统一改叫‘Змей’(蛇)了。还有这个缩写,**ПНД**,是指低压传感器,不是泵!你这里肯定串了……”
她语速飞快,一边指出问题,一边顺手帮小张在文档里标注起来,还翻出自己的专业词典和笔记给他参考。
小张如释重负,连声道谢:“哎呀!艾昕!你真是救星!太感谢了!”
“客气啥!都是一个战壕的!”宋艾昕爽朗地摆摆手,又埋头帮他梳理了几个难点,直到小张眉头舒展,她才回到自己位置上。
这一幕,恰好被刚从独立办公室出来、准备去技术部的宁行舟尽收眼底。他脚步微顿,站在走廊的转角阴影处,目光落在那个正帮同事解决难题的身影上。她侧着脸,神情专注,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偶尔抬头解释几句,眼神清亮,带着一种纯粹的、不求回报的认真。没有沙龙里的局促,也没有谈判桌上的锋芒毕露,只有一种朴素的、带着温度的“仗义”。
宁行舟的眉头几不可察地动了一下。又是这种“多管闲事”。在他的效率手册里,这属于无意义的精力损耗。可看着小张那感激涕零的样子,看着她解决问题时那流畅自信的侧影……他想起她在谈判桌上为了“扛造”而爆发的执拗,心底那丝异样的感觉又浮了上来。他没出声,悄无声息地转身,走向了另一部电梯。
***
傍晚,滨城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给初秋的傍晚添了几分凉意。宁行舟因为一个跨洋视频会议耽搁了时间,离开公司时已是华灯初上,地下车库空旷而安静。
他的车停在专属车位。司机已提前打开车门等候。宁行舟正要坐进去,一阵刻意压低却依旧带着怒气的争执声从不远处的员工通道口传来,打断了他的动作。
“……凭什么啊?老刘!咱们后勤维修部就不是人了?这劳保手套都破成这样了,申请换新的报告打上去半个月了!采购部那帮大爷就是不给批!说是预算紧?我呸!我看他们是给楼上那些白领换咖啡机预算不紧!”
一个穿着沾满油污工装、五十多岁的老工人,满脸涨红,对着一个穿着稍整洁些、像是工头模样的中年男人抱怨,手里还挥舞着一双磨得发白、指尖都破了洞的劳保手套。
工头老刘也是一脸无奈,压低声音劝:“老王,你小点声!让人听见!采购部有采购部的流程,咱们再等等……”
“等等等!等到猴年马月!你看看我这手!”老工人摊开粗糙、布满老茧和细小划痕的手掌,“前天修通风管道,差点让铁皮划个大口子!这破手套一点防护都没有!咱们干的活就不是玩命了?就活该用这破烂儿?”
两人的对话清晰地传了过来。宁行舟眉头蹙起,后勤采购效率低下、克扣基层劳保用品?这在他的管理认知里是绝不允许出现的疏漏和风险!他正欲让助理去处理,一个熟悉的身影却比他更快一步冲了过去。
是宋艾昕。她背着个帆布包,显然是刚下班,正准备去坐地铁。她几步走到争执的两人面前,雨水打湿了她额前的几缕碎发。
“刘叔,王师傅,怎么了?”宋艾昕的声音带着关切,目光直接落在那双破旧的手套和老工人伤痕累累的手上,眉头立刻拧紧了,“这手套……都这样了还在用?多危险啊!”
老工人老王一看是宋艾昕,像是找到了诉苦对象,情绪更激动了:“小宋翻译!你给评评理!这手套……这……”
他把手套和手一起伸到宋艾昕面前。
宋艾昕仔细看了看手套的破损和老王手上的伤,小脸绷紧了,带着明显的不忿:“这肯定不行啊!安全都没保障!采购部卡着不批?”
她转向工头老刘,“刘叔,报告呢?有副本吗?给我看看!”
老刘迟疑了一下,还是从随身包里掏出一份皱巴巴的申请单副本。
宋艾昕接过,快速扫了一眼,又看了看落款日期和采购部那个潦草的“待议”章,一股火气直冲头顶。她想起自己那份苛刻的合同,想起谈判桌上为了“绝对可靠”据理力争,此刻为了工友的安全保障,那股“虎”劲又上来了。
“岂有此理!”她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王师傅,您别急!这事儿不能这么算了!安全是底线!走,刘叔,王师傅,我们现在就去行政部找李主任!现在还没下班!这报告,我陪你们一起去递!我倒要问问,是员工的命重要,还是那点预算重要!采购流程再长,也不能拿安全开玩笑!”
她一手拿着那份皱巴巴的报告,一手就要去拉有些发懵的老王。
她的动作干脆利落,眼神明亮而锐利,带着一种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凛然之气。雨水打湿了她的肩膀,却丝毫掩盖不住她身上那股为了底层员工发声的、滚烫的“仗义”。
宁行舟站在车旁,将这一切尽收眼底。雨水顺着车库顶棚滴落,发出单调的回响。他看着那个站在两个穿着工装的工人中间、显得格外单薄却又异常坚定的身影。她为了一个素不相识的后勤维修工,为了几双劳保手套,就这样不管不顾地要去“闯”行政部?在他过往的经验里,这种事要么视而不见,要么通过正规渠道层层上报,效率低下但符合规则。像她这样直接、莽撞、不计后果的方式……
然而,这一次,他心底涌起的不是“傻”或者“麻烦”的标签,而是一种更复杂的情绪。他看到她眼中那份纯粹的、对不公的愤怒和对弱者的维护,那份为了“安全底线”而爆发的执拗,与谈判桌上为了“扛造”而吼出的方言,何其相似!都是那么原始,那么直接,那么……刺眼地照亮他规则世界里某些被忽略的角落。
“宁总?”司机小心地提醒了一声。
宁行舟回过神,眼神深邃地最后看了一眼那个正拉着老工人、义愤填膺走向电梯间的背影。他没有阻止,也没有上前。只是对助理低声吩咐了一句:“查一下后勤维修部劳保用品采购申请积压的情况,以及采购流程卡在哪个环节。明天一早,报告放我桌上。”
“是,宁总。”助理立刻应下。
宁行舟坐进车里,车门隔绝了外面的雨声和隐约的争执。车厢内一片寂静,只有雨刷规律摆动的声响。他闭上眼睛,脑海中却交替闪现着两个画面:谈判桌上她吼出“扛造”时那石破天惊的生动,以及车库里她为了破手套据理力争时那单薄却倔强的背影。一种陌生的、带着暖意的烦躁感,悄然蔓延。他第一次觉得,自己引以为傲的、高效冰冷的规则体系,在面对某些最朴素的诉求时,似乎显得……有些迟滞和冷漠。
***
宋艾昕最终没能“闯”成行政部——李主任刚好下班走了。她把那份报告郑重其事地交给值班的行政文员,反复强调了事情的紧迫性和危险性,才在老王和刘叔的千恩万谢中离开。
雨还在下。她撑着伞,走在回家的路上,心情有些复杂。帮了人,心里是舒坦的,但想到宁行舟可能就在附近看到了她“多管闲事”的样子,又有点懊恼。“完了完了,刚在谈判桌上出完洋相,又让他看见我‘虎’了吧唧地去跟行政部叫板……这‘傻姑娘’的帽子怕是焊死在头上了……”她踢着路上的小水洼,小声嘟囔。
手机震动,是郝佳慧发来的语音,声音元气满满:“艾昕!周末有空没?陪我去宠物救助站做义工吧!听说新来了一批小可怜,需要人帮忙打扫和喂食!”
宋艾昕眼睛一亮,立刻回复:“去!必须去!时间地点发我!”
照顾小动物,这是她“送爱心”最没有负担也最快乐的方式。
而城市的另一端,宁行舟坐在书房的落地窗前,面前摊着一份需要紧急批复的文件,却久久没有落笔。窗外的雨幕模糊了城市的灯火。他端起手边温热的咖啡,指尖感受到杯壁传来的暖意。脑海中,那只破旧的劳保手套和老王粗糙的手,与谈判桌上伊戈尔强调“安全底线”时紧绷的脸,莫名地重叠在一起。
他拿起手机,点开一个加密的工作群(只有他和刘家川、王衍),手指在屏幕上悬停片刻,最终还是发了一条信息出去:

[宁行舟]:@刘家川,关于优化后勤采购流程、特别是涉及一线员工安全防护用品审批效率的方案,优先级提到最高。下周例会前,我要看到可行方案。
发完,他将手机反扣在桌面上,目光重新投向窗外的雨夜。冰冷的玻璃上,隐约映出他微蹙的眉头和眼底深处一丝不易察觉的……困惑与动摇。那被宋艾昕用各种“傻气”行为不断叩击的心湖冰面,裂痕似乎正在无声地蔓延、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