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你呀,刚来认不熟正常的,以后多来往就知道了,一个院住着大家伙儿都挺好的。
筱雨是不是今天出院老廖老家托人拿了些鸡蛋和一只鸡来,我炖了汤,中午端一碗上你家你给筱雨补补
夏卉忙道:不用麻烦了廖嫂,筱雨还不知道几点办完出院手续回来,你让廖哥和孩子们先吃。
之前住院就麻烦廖嫂好几回,而且廖嫂家里两个男孩都是长身体能吃的时候,她哪里还好意思再蹭吃的。
廖嫂不在意,乐呵呵道:尝尝要什么紧,筱雨个娃娃又喝不了多少。
那就改晚上啊,别忘了。
廖嫂边说边哼着歌把菜篮子拿进屋。
夏卉推辞不过,收拾好家里忙也拿了菜篮子去买点菜。
廖嫂要送鸡汤给筱雨,她怎么也得回一碟菜过去。
反正今天筱雨出院,本来也要做些有营养的给孩子补补身体。
正好家里的米缸见了底,她从魏司南给的信封里抽了三块钱,又拿了鱼票、肉票和粮票出来。
米打算先买个十斤回来放着,晚上准备买条鱼。
油用得有些快,油票不够只能买点肥肉炼油补上,另外再买些青菜。
这个月魏司南给了她六十元,但抽屉里粮票、肉票、油票之类看着都不多了。
夏卉想了想,把带过来的一百三十块和各种票证单独收着,和魏司南给的分开,各记了个总数,关上抽屉带好门出去。
城城和朝朝跟一群还没上学的小孩儿趴在桂花树下钓蚂蚁玩儿,夏卉嘱咐了他们不要乱跑,提着篮子去菜市场。
离住的地方最近的国营菜市隔了有两条街,她到了地方才知道,这几个月鱼的供应紧俏,买鱼除了要票要钱还得赶早排队。
这个时间鱼早没了,有几个排在末尾拿着特供鱼票的,买不到鱼甚至只能提供鸡蛋充抵。
夏卉手里有票也没办法,鱼没了。
幸好猪肉在这里敞开供应,不像宁县每人每月只有二两的定量,她买了大半都是肥肉的猪肉和一根排骨。
米有票倒是好买,青菜类的不用票,花钱就能买。
在国营菜市走了几圈,夏卉手里还有余钱,去看了看食油,这儿食用油的供应每人每月五两,逢年过节才额外补助二两。
一般家庭根本不够吃。
也难怪猪肉摊的肥猪肉比瘦肉还要抢手。
她又去旁边的百货大楼看了看,其他的像糖啊、布啊、鞋啊、蚊帐啊之类的,几乎都需要有对应的票证才能购买,紧俏的同样需要排队。
而收音机、缝纫机和自行车这种更是连排队的地方都没有,极难买到。
逛了一圈下来,夏卉本以为手头的钱还算宽裕,但仔细算算接下来一家五口,两个大人三个孩子的吃穿用度,其实也未见得。
她没想过一直靠魏司南的津贴过日子,等安稳下来是要找份合适的工作的。
今天在外边逛了一圈,更加坚定了想快些找到工作的想法,夏卉想起先前在火车上曾给她留了地址的翟主任,得找个时间去报社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工作才行。
一直在家待着,总不是个办法。
即便在这里没有工作的人,凭户口本和粮油供应证也能按月领定量的粮票,她也不想什么都不干,她想有自己的一份工作和收入。
更何况有单位有工作还能有额外的一些票。
她在百货大楼听人闲谈,要是当上高级干部的还能有特供票呢!
不能安于现状,得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