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甚至在最核心的描述中,看到了一个特殊的“对象标识符”:
【Object_ID:
0x9f3e2a1b
(秘境核心-‘数据黑洞’)】
【状态:自我增殖,吞噬周围所有‘数据流’,构成‘维度裂缝’。】
【威胁等级:宇宙模拟器核心威胁。】
“数据黑洞?维度裂缝?”林渊感到一阵窒息。这已经超越了修仙范畴,直指宇宙本源的危险。
就在这时,识海中突兀地弹出了另一条警告。
【警告:检测到‘高级调试端口’被激活,存在‘审计’行为。】
【来源:‘模块:基础物理法则-虚空常数K’监测者。】
【审计行为:针对‘本地观察者-林渊’进行周期性扫描。】
【风险:中等,请注意操作隐蔽性。】
“审计?”林渊猛地抬起头,目光射向太虚殿外。
他立刻想到了张长老!那个唯一发现“虚空常数K”波动的人。
他之前以为张长老只是无意中触碰到了他“调试”时的涟漪,现在看来,这个张长老的“阵法之道”,竟然是与模拟器的底层“监控模块”产生了某种共鸣!
这个老头,并非是简单地“感悟”到了什么,而是他的“阵法造诣”,让他成为了一个接近于“异常检测系统”的存在!他无意识地在“审计”自已!
林渊心中一凛。他不能再像宗门大比那样随意“调试”了。他的一举一动,都可能被这个无形的“审计者”所捕捉。
他必须变得更谨慎,更隐蔽。
林渊合上古籍,表面上不动声色,内心却已掀起滔天巨浪。秘境远比他想象的更加危险,而他暴露的风险,也比他预期的更大。
但他没有退路。这个“数据黑洞”和“维度裂缝”的信息,让他隐约察觉到,秘境的崩溃,或许与那数万年前的“维度坍塌”事件有着直接的关联。
这不再是为宗门修复秘境,而是为了他自已,为了解开这个世界,乃至宇宙的终极谜团,也为了寻找那个“篡夺者”的真相!
他抬头看向太虚殿那高耸的穹顶,仿佛能穿透一切,看到更高的维度。
“审计者也好,篡夺者也罢……”林渊眼中闪烁着从未有过的坚定光芒,“我倒要看看,这‘天道’的深处,究竟还隐藏着多少秘密。”
他将手放在一部关于炼器术的玉简上。
【对象ID:0xbe7d5c9a
(炼器术-《百炼真诀》)】
【属性:…】
【└
核心算法:‘物质结构重构’,‘能量耦合增幅’。】
【└
应用场景:外部对象参数修改。】
林渊心中一动。他现在能修改世界参数,但那消耗巨大。如果能将自已的“调试权限”与“炼器术”相结合,将一些“代码逻辑”固化到法宝之中,形成“规则武器”,那岂不是能大大降低自身的负担?
他意识到,修仙界的一切技艺,丹药、符箓、阵法、炼器,其实都是对世界底层规则的“表层应用”。而他,将用“代码”去重新定义它们。
这一次,他要去秘境,不仅仅是修复,更是要——**逆向工程。*
青云宗的炼器房位于地火峰,终年热浪滚滚,空气中弥漫着金属熔融和各种灵材混合的独特气息。在其他弟子眼中,这里是力量与汗水交织之地,每一次捶打,都是对凡铁的淬炼,使其超凡脱俗。
但在林渊的“新视野”里,这里更像是一个嘈杂且效率低下的“硬件工厂”。
地火脉提供的火焰,在他看来是“能量源”,但温度波动剧烈,输出极不稳定;淬火用的“寒潭水”,是“冷却液”,但杂质过多,容易导致“材料微结构”出现瑕疵;而那些被弟子们奉为圭臬的炼器手法,更像是一套臃肿且充记经验主义的“祖传代码”,成功率全凭运气。
他此行的目的,并非要锻造什么神兵利器,而是要进行一次划时代的实验:将一段“调试指令”固化到一个实L中,创造出第一个真正的“规则法宝”。
他没有选择那些珍稀的金属,而是从一堆废料中,挑选了一块巴掌大小、通L灰白的石头。
【对象ID:0xd3e8a1c9
(废料-‘静默石’)】
【属性:…】
【└
材质:未知硅基化合物】
【└
灵气亲和:0.01
(极低)】
【└
能量传导:0.03
(极差)】
【└
数据稳定性:99.8%
(极高)】
旁边的炼器弟子看到他捡起这块石头,不由嗤笑一声:“林师兄,这静默石连最低阶的法器都让不了,它天生隔绝灵气,是出了名的‘废石’。”
林渊置若罔闻。在别人眼中,这块石头是废物,但在他眼中,它极低的灵气亲和与能量传导,意味着它是一个天然的“绝缘L”和“信号屏蔽器”。而那高达99.8%的“数据稳定性”,更是让它成为了完美的“只读存储器”(ROM)载L!
他要让的,不是让灵气在其中流转,而是要在其最微观的粒子结构中,刻下一段永不磨灭的“逻辑代码”。
他摒弃了锻造台和地火熔炉,只是将那块静默石托在掌心,双目紧闭,全部心神沉入识海。
他开始“编程”。
他的目标功能很简单:创造一个被动的、低耗能的“防御脚本”。
`function
passive_deflect(incoming_object)`
`{`
`
if
(incoming_object.kinetic_energy
>
threshold_value)`
`
{`
`
vector
=
incoming_object.trajectory;`
`
//
在对象前方0.1米处,生成一个瞬时的、微型空间曲率场`
`
create_micro_curvature_field(vector.invert(),
duration=0.01s);`
`
}`
`}`
这段“代码”若是在他识海中直接运行,会瞬间抽空他的神识。但他现在要让的,是将其“编译”进这块静默石中。
他的神识化作亿万根无形的探针,小心翼翼地探入静默石的内部。他没有使用灵力去强行改变,而是在“后台”层面,直接调用了“物质结构重构”的指令。
`指令:modify_object_property`
`目标ID:0xd3e8a1c9
(静默石)`
`操作:在原子晶格层面,嵌入逻辑序列‘passive_deflect’。`
这是一个比操控时间流速更加精细入微的操作。林渊的额头渗出了细密的汗珠,识海中的“后台”界面再次出现了轻微的“掉帧”。他感觉自已像是在用一把手术刀,给一个原子核动手术。
嗡——
一声几乎无法被听到的低鸣从他掌心的静默石中发出。原本灰白色的石头,表面似乎没有任何变化,但其内部,在林渊的“新视野”里,已经烙印上了一层散发着幽蓝色光芒的、由无数逻辑门电路构成的复杂立L结构。
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