晦渊王朝的早朝,金銮殿内死寂无声。
龙椅上的傅殇,俯瞰着阶下战战兢兢的文武百官。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赵高尖细的嗓音划破沉寂。
傅殇清了清嗓子,那轻微的声响让殿中百官的身体齐齐一颤。
“自今日起,朝中诸事,皆由太傅与几位尚书自行商议处置。”
他的声音平淡,却像一道惊雷在每个人耳边炸开。
“朕,要潜心‘修养’,非十万火急之事,不必上奏。”
满堂哗然。
李渊猛地出列,身躯因激动而颤抖。
“陛下,万万不可!”
他痛心疾首,几乎是吼出来的。
“如今王朝内忧外患,陛下正当励精图治,怎可轻言懈怠……”
傅殇抬手,制止了他的话。
“太傅此言差矣。”
“朕非不理,而是信任诸卿能力。朕还有更重要的事。”
此言一出,李渊被噎得满脸通红,后面的谏言全堵在了喉咙里。
傅殇顿了顿,满意地看着下方各异的脸色,随即抛出第二道旨意。
“朕近感后宫空虚,龙体欠安,此乃皇室血脉不兴之兆。”
“即日起,朕将广纳美人,充实后宫,日夜‘勤勉’,以固国本。”
户部尚书王崇的脸瞬间涨红,他掌管着王朝的钱袋子,比谁都清楚那里面还剩下几个铜板。
他颤巍巍地出列:“陛下,国库空虚,民生凋敝,此时不宜铺张浪费,更不宜沉溺女色啊!”
一身甲胄的兵部尚书张武亦上前一步,声如洪钟。
“陛下!边关将士浴血奋战,军饷尚且吃紧,若此时广选秀女,必寒三军将士之心!”
傅殇的脸沉了下来。
“放肆!”
他缓缓站起,龙袍上的金龙仿佛活了过来,俯视着殿中众人。
“朕为江山社稷的血脉传承呕心沥血,尔等竟敢质疑?”
“此事已定,无需多言。”
他拂袖,转身。
“退朝!”
不给任何人反驳的机会,傅殇的身影消失在殿后。
大殿之上,文武百官如遭雷击,震惊,失望,最后是化不开的沉重忧虑。
“噗通”一声,太傅李渊竟双膝跪地,捶胸顿足,老泪纵横。
“先帝啊!苍天啊!晦渊将亡!将亡啊!”
退朝后,偏殿中。
李渊、王崇、张武三人相对而坐,殿内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疯了!陛下一定是疯了!”王崇一拳砸在桌上,咬牙切齿,“如今干脆连朝政都不理了!”
张武脸色铁青,拳头捏得咯咯作响。
“我只担心边关的弟兄们,听到京中如此行事,军心会如何动荡。”
李渊枯坐着,双眼无神,口中喃喃自语。
“不对……不对劲……”
王崇和张武都看向他。
李渊浑浊的眼睛里,忽然闪过一丝光亮。
他猛地抬头:“陛下提及‘皇室血脉延续’,又说‘信任我等’……你们想,这会不会另有深意?”
王崇皱眉:“太傅,这还能有什么深意?不就是昏君所为吗?”
“不!”李渊一拍大腿,整个人都亢奋起来。
“晦渊王朝龙脉不稳之说,由来已久!先帝子嗣单薄,到了陛下这一代,更是膝下空空!这才是动摇国本的最大隐患!”
他越说越觉得有理,声音也高亢起来。
“陛下说要‘日夜勤勉’,正是要解决这燃眉之急!这是为江山社稷计啊!”
王崇和张武面面相觑,觉得这个解释太过牵强。
李渊没有理会他们,继续自己的推论。
“至于不理朝政,陛下说的是‘信任’我等!何为信任?这是效仿古之圣君,行黄老无为而治!他这是要我等放开手脚,整顿吏治,休养生息!”
“陛下不是要撂挑子,他是要我们扛起担子,而他自己,则去解决那最根本的‘龙脉’问题!”
这番话,如同一道光,照进了王崇和张武绝望的心里。
虽然听起来荒诞,可在一个已经下达的、无法违抗的命令面前,这似乎是唯一能让他们找到继续支撑下去的理由。
与其相信君主是个疯子,他们宁愿相信这是一盘自己无法理解的棋局。
王崇的呼吸急促起来:“您的意思是……陛下是在用这种方式,逼我们成长,同时自己承担起延续国运的重任?”
三人对视一眼,从彼此眼中看到了重燃的火焰。
这或许是唯一的解释,也是他们唯一的希望。
凤仪宫。
皇后萧凝端坐主位,面前跪着贵妃林月瑶等一众妃嫔。
她手中捻着佛珠,脸上看不出喜怒。
“陛下的旨意,想必你们都听说了。”
她的声音很轻,却让下方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国事艰难,龙体安康与皇室子嗣,便是我等后宫女子的本分。”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
“陛下为国操劳,我等更要尽心尽力,为皇室开枝散叶,绵延国祚。”
这番冠冕堂皇的话,在场的谁都听出了潜台词。
这是一场战争的号角。
如今,皇帝又要广纳美人。
她们的荣宠,岌岌可危。
养心殿内。
傅殇斜倚在软榻上,听着赵高眉飞色舞地汇报着偏殿里的那场“密议”。
“……太傅大人说,您这是大智慧,是无为而治,是为解龙脉之忧……”
赵高说得口干舌燥,偷偷觑着傅殇的脸色。
这些话,他自己听着都觉得离谱。
傅殇的脸上没什么表情,但拿着书卷的手指,却在微微颤动。
他在忍。
忍着不笑出声。
一群自作聪明的蠢货。
他只是想摆烂,想看烟花,他们却主动递上了火药和剧本。
真是……贴心。
他将书卷翻过一页,漫不经心。
“由他们去吧。”
傅殇的声音里听不出任何情绪。
“告诉内务府,选秀的排场,再加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