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旁边的沙地上,各种海货堆成了一座小山,数量比大刘他们几个加起来都还多!
不仅数量上碾压,而且海货的质量也完全不输他们。
“蛏子、蛤蜊、沙鳗、猫眼螺、海虹、牡蛎、生蚝、螃蟹、海草、海蜇、虾、硬盖螺、蚬子、海参、鲍鱼……”
青年们围着小山一般的海货一个个拿起来看,全惊了。
“这……这得多少啊,得有五十斤了吧?都堆成山了!”
“水都没多少,全是海货啊,这,这咋捡出来的?”
“我去,怎么连海参都有,这玩意儿可是大补啊!”
“我敲,还有海蜇,运气也太好了吧。”
“……”
拿着海蜇,再回头看看自己桶里的,大刘尴尬地几乎要说不出话。
他们五个人一块儿捡的海货,加在一起,竟然还没沈昊一个人捡的品种丰富呢。
再看数量。
那就更没脸看了,他们五个人加起来还不到沈昊的一半!
这怎么可能呢!
他真的是新手吗?
简直比老手还老手啊!
看着目瞪口呆的几个青年,沈昊慢悠悠的问道:“所以这是谁赢了?”
明知故问!
几个青年抬头看见沈昊风轻云淡的模样,气得直翻白眼。
大刘等人互相对望一眼,艰难的说道:“是你赢了。”
小潘咬咬牙,反问:“你真是第一次来挖?不是故意坑我们的吧!”
“你们都喊我沈大少爷了,还问我这?”沈昊反驳道,有些无语。
大刘用衣摆擦擦手,说:
“算了,输了就输了,咱也不废话,愿赌服输。”
沈昊拍了拍手,笑道:“好,赌输了也不耍赖,果然是好汉子。”
“我身上也没这么多钱买你们的海货,我看你们桶里好像都捡的有鲍鱼是吧?”
“把鲍鱼给我,双头鲍单个抵两毛,三头鲍单个抵一毛五,四头鲍单个抵一毛二,以此类推,从十头鲍开始按斤算,一斤两毛五,我用贝壳和海螺跟你们换,怎么样?”
沈昊记得过两天来的商队就是专门收鲍鱼的,收价三块三一斤,他这个算法,绝对能大赚一笔!
“双头两毛,三头一毛五……”大刘掰着手指算。
算了半天没算明白,急得不行。
小潘趴在他耳边嘀咕道:
“这玩意儿咱平常都不咋吃,市场上要的也不多,炒起来还没蛤蜊好吃呢,这个价格我觉得咱都赚了!”
这话大刘听明白了,当即决定,换!
“我这里有双头鲍,两个!”
“好,抵四毛。”沈昊接过,
“我这里都是小的,十头鲍,不过感觉没一斤,才八个。”
“那就算两毛,再来点儿。”沈昊说。
“我这里有四头鲍,一个。”
“我这里有十二头鲍,勉强够一斤?”
“我……好像还差一点儿,我再挖挖吧!”小陈说。
为了凑最后的三分,众人又跑去了海边。
挖鲍鱼的地方他们还记得,不一会儿,众人合力,竟挖出了四毛七的鲍鱼。
拿给沈昊,笑得有些尴尬。
“一激动,挖多了。”小陈笑笑。
沈昊一把全部接过,扔进桶里,说:
“没事,我老婆怀孕了要补身子,你们尽管挖,有多少我收多少!”
当即快速清算了一遍,从自己的海货堆里面把等价的扇贝海螺等等递给青年们。
大刘等人都乐坏了,鲍鱼他们不稀罕,但是这些扇贝海螺无论是回家吃,还是拿去市场换钱,都比那又腥又小的鲍鱼强多了!
他们怎么也想不到鲍鱼这玩意儿还能这么卖。
这东西在他们海边根本不稀奇啊!
然而,更激动的还在后面。
沈昊数数鲍鱼,对大刘等人说:
“你们家里应该都有干鲍鱼吧?有的话明天可以全拿到我家,我全收了,就按一块钱四斤的价格算,怎么样?”
“一块钱四斤?!”青年们高兴坏了。
他们这边海鲜市场上,干鲍的市场价好像就是一块钱四斤。
可惜市场太远,且大家都是海边人,靠海吃海,都吃腻了,哪儿有那么在意海鲜这玩意儿,一天下来,鲍鱼根本卖不完。
算下来,卖给沈昊简直太划算了!
“好,那我们明天都带给你!沈大少爷!”
这次不再是调侃的语气,而是裹着满满的尊敬。
毕竟是能让他们赚钱的,怎么敢怠慢呢!
沈昊笑笑:“得了吧,我可受不起。”
“都赶紧回家吧,明天别忘了把干鲍带给我!”
“好嘞———”
青年们齐声欢呼,一个个兴高采烈的,踩着暮紫色夕阳,兴奋地跑回家了。
然而,有人欢喜有人愁。
城里,一座亮着霓虹灯,装修得极为华贵的宴宾楼三楼内。
孙秀蓉抱着脸色蜡黄的孩子,擦擦眼泪,嗔道:
“我不去!”
“孩子都这样了,你还想着你的生意,生意有那么重要吗?”
“不过是一群鱼贩子,人家是来买鱼的,跟咱有什么关系。”
“有这费功夫,你不如想想怎么让沈昊那孩子妥协,把肾赶紧捐出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