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吃完饭,直接开着木船,前往县里船厂。
高栋本来准备摇橹,杨建国直接掀开帆布,露出马达。
我去你这上怎么还有马达
这多省事!
杨建国戴着渔夫帽,这个渔夫帽是王月这两天给杨建国特意做的,能够把杨建国的脸,都给遮挡住,就跟古代面具人一样。
小六子,你这有点奢侈了。
高栋搓了搓手,谁家小木船还放柴油马达,这太浪费钱了。
一桶柴油,好几块钱呢。
杨建国笑了一下,姐夫也看不到杨建国的表情。
木船,直接开到船厂的码头。
码头上,已经有工人了,看到有船过来,用喇叭喊了起来。
这是船厂,干什么的
东沟县的船厂,那可是国营单位。
现在是工人阶级领导一切,船厂就是工人的家,每一个工人极度负责,遇到外人,都会询问的。
我们是来取船的。
昨天已经给厂长打完电话了。
是姓单的吗
工人点了点头,杨建国已经从兜里拿烟了,来到码头上,直接给工人发烟。
是!
那边就是你的船。
工人也笑呵呵的,态度已经转好了。
杨建国回头,直接看到码头上,停靠着一艘黑色木船。10米木船,崭新无比,上面刷着黑漆,上面还有白色字,叫希望。
希望号
呦呵,你还认识字呢
工人笑了起来,没想到杨建国认识字。
高栋也羡慕看着小六子,小六子能认识字,看看人家。
挺好!
这马达24匹的
对!
工人介绍着,对面也走来一伙人,领头的人,穿着中山装,手中还拿着搪瓷茶缸,正在巡视。
厂长!
工人喊了起来,船厂厂长魏建也看了过来。
魏建50多岁,头发鬓角有点花白。
咋了
魏建询问工人,工人已经给魏建介绍杨建国。
这两个人,来取船的。
是吗
魏建放下茶缸,跟杨建国和高栋握手。渔民来买船,这就是魏建的客户,魏建对客户很是重视,他也想让船厂更好起来。
老单的事情,我们也听说了,这就是命。
这没想到,你居然加钱把船买了。
不过你也不用心疼,老单的船是去年定的,价钱的确便宜,现在要订购10米的船,也得一千七八了。
魏建是开导杨建国,也告诉杨建国,只要交付尾款,他们船长工人,跟杨建国下海走一圈,就可以交付了。
渔船上,也会绑上红花。
订船开始涨价了
杨建国给魏建也递上烟,魏建点头道:的确,现在物价上涨了。
就是工资不涨。
魏建也苦笑起来,这都是没办法的事情。
现在经济改革,渔民也不需要上交工分和鱼货,市里的各种生活用品也不需要用票子,只要有钱,就可以买到。
生活变好,物价上涨。
万元户,已经不是高不可攀的存在了。
那我要订购,更大的船,比如20米的,需要多少钱

魏建听到杨建国这么问,就是一愣,也没有隐瞒道:现在我们船厂,大型木制渔船15米和20米,那要看配置。
船上各种动力配件,还有捕捞工具。
厂长,你就跟我说一个大概。
15米的,至少五千块。
20米的要八千块了。
这么多
杨建国惊讶起来,10米的船一千多,可15米以上的,翻了好几倍价格。
的确是这样的,10米的是标配,没有太多选择的。
可15米以上,各种配置,自由配置。
比如这船上,可以用电动绞盘,可以收网。
还有这船底,也更加结实,就算去不了远洋,但起码超越近海。
10米之下,你顶多在近海捕捞。
魏建的话,让杨建国点了点头,工具多了,效率上来了。人家出海一趟,几千斤的鱼,就算卖杂鱼,几毛钱一斤,出海一趟,都几百块收入。
就这收入,一年的时间,就能回本。
越早投入木船,越打鱼,越能发家致富。
不过这木船,早晚会被铁船取代。
可要是铁船,那需要去更大的船厂,甚至只有胶东那边,有制造铁船的船厂。
厂长,15米的需要多少工期
杨建国抽着烟,继续问着。
20米的确太大了,而且杨建国现在的钱,也不够。
但15米的,杨建国可以考虑下。
得看工期,如果其他渔船提前弄好了,年底之前。
这么久
杨建国再次惊讶,没想到这渔船需要这么久。
那还是顺利的时候。
怎么,你有朋友想买15米的渔船
那得赶紧定,估计下半年,又得涨价了。
魏建也打趣,杨建国听到这么说,摸了摸下巴。
我想在定一艘。

魏建听到杨建国这么说,也愣住了,然后指了指杨建国道:后生可畏。
真没想到,咱们县里,还有你这么富裕的渔民。
厉害,厉害!
魏建也是真佩服杨建国,这么年轻的岁数,能买两艘渔船,这就是万元户。
厂长,哪有你这样,我也得借钱。
杨建国解释几句,在外财不露白,就算对方是国船厂的厂长,杨建国也得谨慎。
哈哈,那也厉害。
行,你要考虑好了,可以过来找我。
杨建国点头,然后拿出钱来,把尾款交了,直接登船。船上的工人,也陪同,让杨建国先试水。
乘风破浪,希望号直接开出码头。
杨建国双目都在放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