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喊什么!
杨建国自然听到对面插销的声音,他也不好意思起来。
王月捂住嘴,满脸通红,指着手枪。
你弄这个干什么
防身呗,省得我出海,你们担心。
原来如此。
王月听到杨建国是为了出海,终于放下心来。
你明天去大姐那
不,我估计这雨,下半夜就停了,我得出差。那边估计要爆网。
杨建国扔了地笼,他必须去一趟。
现在那个秘密小岛,能够坚持多久,杨建国真不清楚。
必须在别人没发现之前,尽可能积攒资本。
那你小心点。
放心吧!
杨建国一把搂住媳妇的腰,就往炕上拽。
干嘛我还没洗呢。
小点声,孩子都在那屋了。
不做点什么,对不起老妈锁门。
丢人不
王月羞死了,杨建国怎么整天都想咬。
没事,就这样。
杨建国也不放被,直接让媳妇跪在炕上。
......
下午三点,天空一片乌云都没有。
晚上不光杨建国出海,其他渔民也抓紧出海。
路上的时候,杨建国也看到大爷一家,还有二叔一家。
二叔的兄弟自然打招呼,已经对杨建国刮目相看。
谁让老妈戴着耳环,串亲戚显摆。
杨建国在海上,还弄了扇贝,挖出珍珠。
这海运,也是没谁了。
本以为,村里海运最好的,那是得到龙珠的杨建明。
现在却是杨建国。
小六子,你平时上哪个方向
已经有人忍不住打听了,杨建国却淡淡说着:县里那边的。
原来是这样,怪不得你老去县里卖鱼。
众人有说有笑起来,再也没有人嘲讽杨建国。
这年代,人民还是质朴的。
只要你努力挣钱养家,大家都会佩服。
码头上,也看到杨建明,杨建明扫了一眼杨建国,扭头就走。
杨建国也不说什么,对于这个小老弟,杨建国心中是讨厌的。
上了船,杨建国直接加大马力开船。
果然,不出杨建国所料,他的身后,有船跟着。
要不是杨建国加大马力,估计就要被跟上了。
唉!
坚持不了多久了!
杨建国心中有数,这几天不能去县里卖对虾,只能回到村里码头。等对虾出现,全村的人都知道,杨建国知道对虾的地点。
到时候,跟踪的人更多。
不管,能拖几天,是几天。
黑暗中,杨建国操控的渔船,来到小岛。
杨建国拿起手电筒,寻找地笼的位置。
找到了!
找到地笼,杨建国再次一拽。
草,太沉了!
杨建国傻眼了,他使出吃奶的劲,用力拽着地笼,好半天都没有反应。就在此时,水下再次冒泡,就看着玳瑁小黑浮出水面,用龟背驮着地笼。
小黑,我爱死你了。
杨建国激动起来,小黑简直就是他的福星。
在小黑的帮助下,地笼终于来到船上。杨建国的船,明显下沉了。
卧槽,怎么都是鱼
杨建国傻眼了,地笼之内,许多灰背白肚子的鱼。
尼玛,胖头鱼,完蛋了。
杨建国嘴里所说的胖头鱼,不是河里的胖头鱼。
这胖头鱼,学名叫斑尾刺鰕虎鱼。
这种鱼,是肉食鱼,专门吃对虾。
东沟这边,称呼这种鱼为胖头鱼,连云港那边,称呼为沙光鱼,塘沽那边,更是叫扔吧鱼。
南方那边,还称呼狗杠、尖沙鱼、小龙鱼。
这种鱼,就是普通经济鱼,唯一值得称颂的,这种鱼是中华鲟的食物。
人算不如天算!
我的对虾啊!
杨建国扬天怒吼,攒了两晚上的对虾,都被这斑尾刺鰕虎鱼给吃了。
地笼中,仅有几十斤的对虾。
除了这些对虾,就是小杂鱼。
小黑在水里游着,看着船尾有地方,小黑慢慢爬上船尾,舒服着闭上眼睛。
杨建国回头看着,人家玳瑁多潇洒。
小黑,有扇贝没
杨建国可怜兮兮问着,小黑依旧闭着眼,根本不下水。
唉!
杨建国没办法了,他抬头看了看天,这天马上要亮了。
算了,先回村里一趟。
杨建国看了一眼,小岛还没有显露出来,这时间还赶趟。
先把这胖头鱼拿回去卖了,还有这对虾。
回头在捡这鲍鱼,今天准备把鲍鱼都给捡光。
以后不能用地笼了,只能用推网。
这附近,肯定有胖头鱼群,估计这小岛附近的对虾,坚持不了多久。
嗯!
杨建国心中有数,老天爷不是他亲爹,怎么可能让他肆无忌惮搜刮对虾。
海里的情况,就是这样。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海藻。
渔民打鱼,每天捞什么,真没准。
小黑,跟我回去!
杨建国回头喊着小黑,小黑依旧闭着眼,这慵懒的样子,让杨建国那叫一个羡慕。
启动马达。
曙光已经在东方而出,七彩霞光,让整个天地变得不一样。
幽深的大海,开始璀璨起来。
前方海面上,突然出现黑乎乎的东西。
卧槽!
尸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