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这年代人工是最不值钱的。
杨建国耸耸肩,打消这些,看着媳妇把鲍鱼给煮好,那股香味,让杨建国忍不住深吸一口气。
王月拿着铲子,用力抿了抿嘴唇,她也被鲍鱼的味道给吸引了。
杨父坐在炕上,也不抽烟了,眼神也充满炙热。
这辈子,还没吃过鲍鱼呢。
我去给爷爷送过去。
一会儿大丫头也回来了。
杨建国拿了两个碗,一个装鲍鱼一个扣上。杨建国直接从门口走了出来,本来以为,门口还有村民呢,结果一名村民都没有。
都走了
杨建国嘴角上扬,看来都被自己骗走了。
杨建国拿着鲍鱼,朝着老宅走去。
杨家的老宅,就在村东头,靠近元宝山的山脚。这个老宅,很有年头了,自从杨家祖辈闯关东来到东沟县,就在这里盖了房子。
两百多年的房子,墙壁上一片灰白色,门口的黑色大门,也斑驳了。
门口还有一个石墩子,旁边放着一个棋盘。
村里许多老人,都喜欢在杨家门口下棋。
杨建国的爷爷,叫杨木财,也是渔民出身。凭借打鱼,养了一大家子人。
杨木财60岁时候,妻子中风没了。
杨木财一个人,就在这老宅。
杨老爷子快80岁了,能吃能喝,还能下地干活,也不想麻烦儿女,就在老宅一个人住。
当年,杨父没有儿子,连续生了五个女儿,已经彻底失望了。是杨木财走到凤凰山那边一座庙宇,求了观世音菩萨。
菩萨说了,杨父一定能生儿子。
杨木财把这个消息带给老三,这才让杨父下定决心,最后在生一次。
杨建国出生了,杨老爷子最开心,觉得这是菩萨给杨家的孩子。
杨老爷子对杨建国的偏心,那是其他孙子辈,都没有的。
好吃的,留给杨小六,钱也偷摸给杨小六。
杨建国从小到大,也喜欢找爷爷玩。
杨建国站在老宅门口,刚要喊爷爷,突然听到码头方向,传来哭声。
怎么了
不是一个人的哭声,好像许多人都在哭。
杨建国很纳闷,朝着码头方向张望过去,就看着码头上,许多村民都在张望。
海面上,三艘船托着一个破烂的渔船,停靠在码头上。
哭什么呢
杨建国还不懂,而就在此时,身后传来苍老的声音。
王家父子俩,出海遇难了。
杨建国一个激灵,猛地回头,看向身后的老人。
爷爷杨木财佝偻着身体,穿着一件黑布衣服,衣服袖口和胳膊肘都有补丁,裤子膝盖也有补丁,双脚穿着布鞋。
布鞋已经洗着发白。
杨木财满脸皱纹,就跟老树皮一样。
苍老的样子,但双目却炯炯有神。
将近八十岁,耳不聋眼不花,身体很硬朗,就是长期干农活,背已经弯了。
爷爷,你说什么
王老三死了
王家父子,那就是王海洋和他父亲。
杨木财望着码头,摇了摇头道:当渔民,就是这样的,出海跟天斗,跟海斗,跟人斗。
用命,来搏。
唉!
世上有三苦,撑船打铁磨豆腐,撑船是第一苦。
渔民最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