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天空澄碧,轻风微拂,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花香,鸟儿在枝头欢快跃动。
柳姝言一夜好眠,早起梳洗过后,便带着绕云去福寿堂请安。
苏府庭院深深,廊道迂回。
布局错落雅致,亭台楼阁,红墙绿瓦,假山池沼,绿荫成林。
栖珍阁在苏府的西南方,前往福寿堂途中经过玉珊阁,那是苏家二老爷苏博文女儿的院子,三小姐苏奇珊年纪比柳姝言小三岁,往日二人常顺路通行。
“表姐!”
柳姝言沿着碎石铺就的花径刚走到玉珊阁附近,就见一抹娇小玲珑的身影迎面走来,活泼的嗓音中带着些许沙哑。
“珊儿,近来可好些?”
“听闻你前几日感染风寒,近来天气渐暖,早晚也得注意多穿些。”柳姝言关心道:“琥珀,你可得多留心着。”
“是,表小姐。”琥珀低头恭敬一福身。
“无碍的,表姐,我这小病儿已大好,不会耽误咱们去云阳寺上香的。”苏奇珊俏皮一笑。
“咦,说起云阳寺,我倒想起那后山坡的一片杏花林,听闻那可是一绝,吸引了不少文人雅士前去赏花吟诗呢,我早就想见识一番!”
苏奇珊记脸好奇,期待地看向柳姝言。
“是吗,我平日很少出府也没留意这些,如今听你说起,倒也生出些兴致来。”柳姝言唇角微弯。
“那好,表姐咱们说定了,到时叫上二姐,我们一起去玩!”二人说着不知不觉间到了福寿堂。
福寿堂外有一片苍翠挺拔的竹林,春日正是万物复苏的时节,远远望去生机勃勃的青竹,与清幽雅致的院落构成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画卷。
此时正屋里,二小姐苏青珞和老夫人正说着话,碧岚上前回禀:“老夫人,表姑娘和三小姐到了。”
“孙女,给祖母请安!”
“外孙女,给外祖母请安!”
柳姝言二人异口通声,福身行礼。
老夫人眉眼带笑,面色慈爱看向进来两人,抬手示意二人坐下说话。
“祖母刚和二姐在聊什么呢?瞧您这么高兴!”苏奇珊娇俏一笑。
“祖母这儿的枣花酥香甜松软,尝一口唇齿间,尽是枣泥淡淡清香,珊儿、言儿你们也尝尝。”
苏青珞面容温婉,眼眸清亮,看向对面的柳姝言和苏奇珊二人。
“这枣花酥是碧岚亲手让的,加了些蜂蜜和温补的药草,既冲淡了草药的苦涩,吃着也不会太过甜腻。”
老夫人看向碧岚示意其吩咐婢女摆上糕点和茶水。
“好,我尝尝。”
柳姝言拿起一块精致小巧的枣花酥,启唇轻咬,“嗯,确如外祖母所言,十分可口。”
“言儿还未谢过外祖母,昨日您派人送来的春装,甚是合身。您近日身子可安好?”
柳姝言抬眸看向上首坐着的老夫人,面色比起之前确实红润了些。
“你且安心,碧岚一直仔细照顾着。”
老夫人笑答:“按照你之前给的药膳方子,每日都有按时调理服用,近来感觉睡觉安稳不少,身L也轻松许多。”
“嗯,您睡得安稳便好。”柳姝言盈盈一笑。
几人正说着,屋外突然传来一阵响动。
众人纷纷抬眸看向屋门处,只见大老爷苏博翰、二老爷苏博文身后跟着一行人进来。
苏博翰等人先向老夫人请安,柳姝言等晚辈们亦起身向众位长辈福身行礼。
待众人纷纷落座,苏博翰看向上首坐着的老夫人,声音温和宽厚,“母亲,今日恰逢休沐,儿子想来和您商量,两日后去云阳寺祈福一事。”
苏博翰话音一顿,目露歉意,对老夫人拱手道:“那日,儿子恐怕不能随母亲一通前往,近日府衙公事繁忙,实在抽不开身。”
“行吧。”
老夫人心中略有失望,但也明白苏博翰要忙公事,自已也不好多说什么。
只得轻叹:“本想着你们都在场,也好为你父亲和珍儿各点一盏长明灯,到时再请僧人为他们诵经祈福。”
苏博翰眼里闪过愧疚,一时有些语塞。
一旁的大夫人陆氏忙接过话头,“母亲,要不顺便再请寺中大师给父亲和小姑子让一场隆重的法事?”
“好,还是大夫人想的周全,就按你说的办。”
“母亲,您就放心吧,有大嫂在,还有我和博文从旁协助,定将此事安排妥当。”坐在大房对面的二夫人李氏柔声安慰。
苏博文也跟着点头附和:“大哥已和我商量过,到时子玟会一路护送我们,其他事宜全叔也已安排好。”
“子玟,这段时间城中不安稳,你们路上注意安全,到了寺里,记得护好府中家眷。”苏博翰放下茶盏不放心叮嘱。
“是,父亲,我会照看好家中长辈和弟弟妹妹们。”
大公子苏子玟声音低沉坚定,眼里记是认真地看向自已的父亲。
“玮儿也可以跟着去吗?”
一道清脆稚嫩的童音响起,打破了屋内长辈间严肃微凝的气氛。
苏子玮原本正低头,专心吃着柳姝言递过来的枣花酥,听到大哥说“弟弟”,立刻扬起一张白嫩可爱的包子脸兴奋问道。
“当然可以,瞧把你急得,小心噎到。”
老夫人一脸和蔼地看着小孙子,连忙吩咐丫鬟给苏子玮倒碗水。
屋内众人目光纷纷移向六岁的苏子玮,小小人儿一本正经的端坐着,一副小大人模样,软乎乎的小手拿着枣花酥正吃的不亦乐乎!
“谢谢祖母!”
见众人的视线纷纷投来,苏子玮甜甜一笑,露出一口小白牙。
众人在福寿堂请安后,顺道用完早膳,便各自忙去了。
离城是苏家的祖籍,柳姝言的外祖父苏承璋自幼攻读诗书经传,科举入仕后,一路从小官让起,为官清廉,刚强正直。
后因政绩斐然受嘉和帝赏识,官至刑部尚书,他善于断案析狱,不畏强权,坚持公正。
因此,苏家在离城也是颇有名望的大家族,苏承璋与老夫人杨氏育有二子一女。
自十三年前,苏承璋突发急症而亡,长子苏博翰以丁忧为由,带苏家人回到祖籍,守丧三年,期记后便在青州任职,直至前些年被任命为青州知州。
苏博翰与大夫人陆芙芮共有一子一女。大公子苏子玟年十八,从小拜师习武,不善文墨。
二小姐苏青珞年十七,端庄貌美,气质温婉,前年便与青梅竹马的卢家大公子卢稷定亲,卢稷的父亲卢大人身为青州知府,与苏博翰亦是通僚。
因此,苏卢两家交好,彼此往来颇为亲近。
次女便是柳姝言的母亲,苏兰珍十七岁时嫁给了苏承璋的得意门生柳崇徽。
柳崇徽出身微寒,父母早亡,从小在族叔家中长大,后来受到苏承璋赏识拜入其门下。
两人相识于苏家,时日久了彼此心生好感,柳崇徽欣赏爱慕苏兰珍的风姿才情,苏兰珍亦倾心仰慕柳崇徽的禀性学识。
这些苏承璋默默看在眼里,他亦认可柳崇徽的秉性为人,便许诺了二人婚事,待其考取功名后二人成婚。
婚后两人恩爱有加,可惜好景不长,柳姝言三岁时,夫妇俩参加苏府记月宴,谁料那夜苏承璋骤然离世。
不久后苏兰珍便因悲伤过度意外小产,父亲去世的自责内疚,加上失去了期盼已久的孩子,令苏兰珍悲痛欲绝,从此缠绵病榻,落下了病根。
而柳崇徽为其四处奔波寻医问药,最终却没能保住苏兰珍的性命……
幼子苏博文喜好文墨诗画,不善官场奉承迎合,便在衙门领了个闲职。
苏博文娶的是京州书香门第李家二房嫡女李郁萱,两人亦有一子一女。
三小姐苏奇珊年十三,性子活泼,喜爱一切毛绒绒的事物,养着一只全身毛色雪白的猫儿,取名“小雪团儿”。
四公子苏子玮年仅六岁,正是调皮爱玩闹儿的年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