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都市小说 > 旧笺新诺 > 第 九章 叶芝的诗与加密的罪:双重线索的交织
【1936年·上海·圣玛利亚女中图书馆】
午后的阳光透过彩绘玻璃,在林晚摊开的盲文课本上投下斑斓的光影。她指尖快速滑过凸起的盲点,突然课本被人轻轻抽走。“林晚通学,又在偷偷读‘禁书’?”陈默倚在书架旁,手里拿着本包着《英语语法》书皮的《共产党宣言》。
林晚脸颊微红,伸手去夺:“还给我!”陈默笑着退后,阳光勾勒出他修长的身影:“上周在学生集会上,你用盲文记录王老师的演讲,手指动得比速记员还快。”他翻开课本,在扉页盲文下方用钢笔写了句叶芝的诗:“The
best
lack
all
conviction,
while
the
worst
are
full
of
passionate
intensity.”(最优秀的人缺乏一切信念,而最糟糕的人则充记激情的强度。)
林晚指尖抚过字迹,突然抓起铅笔在旁边回了句盲文:“但海燕知道风暴的方向。”陈默愣住了,看着她发亮的眼睛——那是他第一次发现,这个总是戴着眼罩的盲女,瞳孔里藏着比阳光更炽热的光。
【2025年·上海公安局数据恢复中心】
沈诺盯着屏幕上的乱码,周明远电脑的加密文件采用了1930年代的“鲍氏密码”,但密钥未知。技术员突然指着频谱分析图:“看,这段乱码的频率波动,和林晚胶卷里的盲文点码完全一致!”
李教授推了推眼镜:“鲍氏密码需要双密钥,难道……”他调出林晚翻译的《叶芝诗选》电子档,“1936年地下党常用诗集让密钥本,叶芝的《第二次降临》是经典选择。”当他们用诗的行数对应乱码坐标时,屏幕上跳出一行字:
“1937.11.15
老周与日酋岗村密会
地点:跑马厅西侧看台
参会者:陈默(被迫)
徐曼丽(双面)
密谈内容:肃清上海地下党‘海燕计划’”
顾记者倒吸一口凉气:“跑马厅看台现在是上海图书馆古籍部,难道……”她的话被数据恢复中心的警报声打断——有人正在远程删除加密文件。
【1937年·霞飞路咖啡馆】
陈默搅动着咖啡,银匙碰撞杯沿发出清脆的响。林晚坐在对面,“视线”落在他颤抖的手上:“你昨晚没睡好?”他勉强笑了笑,从《叶芝诗选》里抽出张纸条:“老周说今晚去贝当路埋盲杖,日军布防图在……”
突然,邻桌传来小提琴声——徐曼丽正在演奏《圣母颂》,琴弓在E弦上停顿了三秒。林晚猛地站起来,盲杖敲在地上发出“当”声:“快走!76号的人在窗外!”陈默下意识抓住她的手,两人冲出咖啡馆,身后传来玻璃破碎的声音。
巷子里,陈默把她按在墙上,呼吸急促:“晚晚,跟我走,去香港,我爸妈在那边有生意。”林晚看着他左耳垂的血痂——那是昨晚吴信的手下留下的刺青,突然想起阿福的话:“被刺青的人,要么是叛徒,要么是将死之人。”
她轻轻推开他:“陈默,你听,”远处传来教堂钟声,“那是‘海燕’归巢的信号。”她从发间摘下银簪,簪头刻着朵海燕——那是他送她的生日礼物,“把这个还给我,等胜利了,我自已去爱尔兰看古堡。”
【2025年·上海图书馆古籍部】
沈诺带着刑警队撬开跑马厅看台的地砖,下面露出个铅盒。打开后里面没有文件,只有具白骨和半截盲杖——正是林晚当年埋在蚁穴里的那半截,杖身刻着清晰的盲文:“周伯韬(老周真名)卖主求荣,陈默被逼无奈,徐曼丽暗助我军。”
顾记者举起紫外线灯,白骨手腕上闪过微光——那是个银质手链,链坠刻着“晚”字。沈诺突然想起祖父日记里的话:“1937年11月15日,我看见老周把林晚的手链扔进黄浦江。”
数据恢复中心传来消息:“周明远的加密文件恢复了!最后一段是老周的录音:‘岗村说只要除掉“海燕”,就给我南京维持会会长的位置。陈默那小子心软,得用他父母逼他就范。徐曼丽那丫头,以为送假情报就能救她爹?太天真了。’”
【1937年·贝当路梧桐树下】
林晚跪在树根旁,听着阿福的修杖声由远及近。她把真胶卷塞进蚁穴,用盲杖刻下盲文,突然听见身后传来熟悉的脚步声——是陈默。他手里拿着盲杖上半截,脸上全是泪:“晚晚,跟我走,老周答应放了你父母。”
她转过身,月光照在他左耳垂的刺青上:“我父母早在南京城破时就死了,对不对?”陈默猛地后退,盲杖掉在地上:“你怎么知道?”
“因为我听见老周打电话,”林晚捡起盲杖,杖尖对准他的心脏,“他说‘南京那边办妥了,该轮到上海了’。”她笑了,眼泪却掉下来,“陈默,你还记得叶芝的诗吗?‘Things
fall
apart;
the
centre
cannot
hold.’(万物崩解,中心再难维系。)”
枪声响起时,梧桐叶纷纷落下。林晚看着陈默手里的枪,突然想起他第一次在集会上演讲时,眼里的星光。她倒在血泊里,感觉有人捡起她的盲杖,在她耳边说:“丫头,阿福叔来了。”
【2025年·沈诺的公寓】
沈诺把银手链放在展柜里,旁边是林晚的血书和断杖。平板电脑上显示着周明远加密文件的最后一页:“1937年11月16日,岗村赠老周黄金千两,藏于上海某处,密码:海燕的翅膀。”
顾记者发来消息:“徐天成承认了,他爷爷是教堂神父,当年帮林晚转移过情报。他说‘海燕的翅膀’指的是圣玛利亚女中礼堂的彩绘玻璃,上面的海燕图案有机关。”
沈诺走到窗边,衡山路的梧桐正沐浴在晨光里。她想起祖父日记的最后一句:“晚晚,我把你的银簪放在了《叶芝诗选》193页,就像你当年放密信那样。现在,该由你来翻开新的一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