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子:“华东华中大部分地区沦陷后,只有这个与六省交界的九江还存在。古帝都落入日本人手里,可悲!但,这不是重大新闻!”
陈子都:“奇怪地是,日军进城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杀害了上官东夫妇和他的长子!”
楚子:“上官东是什么人?”
陈子都:“报告上说,上官东是九江的名门望族,是个有名的收藏家,与洪门有染。司徒美堂不久前去慰问十九路军时,还特地前往九江看望上官东。”
楚子:“司徒美堂,那位世界华侨的领袖,洪门的总堂主?”
陈子都:“我的大记者,看来你是无所不知!为了顺应潮流,洪门将改为致公党。”
楚子:“这好,除去江湖的神秘色彩,更容易为人们接受。我想,日军杀害上官东,必是有所图,没有图到,才下了杀手!我想解开这个谜。有没有更详尽的资料?”
陈子都:“就这么多!第二件事与司徒美堂有关。这位大佬今天晚上在重庆有个重要活动,由于出外勤的人不够,上峰要我参与保卫。”
楚子:“一个洪门老大,会见一位杰出女士,意在何为?”
陈子都:“据可靠情报,他是想将在世界各地筹集到的巨额资金,除了一部分给国军外,其余的请那位女士转交给八路军和新四军。”
楚子:“这可是重大新闻!”
陈子都:“这事不能报道,会害了许多人!”
楚子:“那,能报道的呢?”
陈子都:“司徒美堂希望上官东的惨死,能引起人们的重视,他将提供一切费用,希望记者能前去采访,报道,引起国人的关注。”
楚子:“有机会,我一定去!”
陈子都:“今天,洪门的二爷林正找到我,说司徒美堂写了一篇文章,想找个记者拿去发表,我向林正推荐了你!”他从衣服口袋里取出几张纸,放在楚子面前。
楚子打开纸张,标题是《精忠报国,一致抗日》。内容是呼吁各方团结,把枪口对准日军。同时,严正谴责发生在江南一带,国军对新四军不断制造的摩擦。
文章不长,不到一千字,字字珠矶。
楚子扬起手里的几张纸:“这才是你找我的真实原因!”
陈子都:“我找了几家报社,没人敢接!”
楚子:“新华日报呢?”
陈子都:“我不熟悉,再说我身上这张皮,他们也不会相信我。”
楚子两眼一亮:“交给我了!”
陈子都:“这是当局极为忌讳的,可能会给你带来麻烦,你不怕!”
楚子:“我不是吓大的!有人说得好呵,铁肩担道义!”
报社。
天黑了,楚子风风火火来到总编室,总编正在看明天见报的清样。
“总编,我这儿有一篇重大新闻!”
总编是个年近六十的老人:“拿来看看!”
楚子把文章放在总编面前。
总编审视着:“精忠报国,一致抗日,司徒美堂-------他写的,你在哪儿得到的?”
楚子:“总编,这,你就别问了,我保证不会出问题!”
文章不长,总编看了一遍立即拍板:“好,本报的独家新闻!放明天头版头条!”
第二天,司徒美堂的文章见报了,立即在山城引起巨大反响。
不幸地是,陈子都的话应验了。
报社被有关当局勒令关门整顿,总编被撤职,采访文章的记者开除。
楚子很快就得知这一消息,觉得对不起老总编,想去看看他。
大街上。
楚子感觉似乎身后总有人跟着自己,若即若离。这一带他熟悉,连进几家有后门的商店,再从小巷进入大街,那个跟踪他的人不见了。
报社。
楚子来到总编室。
总编在收拾他的私人物品。
楚子:“总编,何罪之有?”
总编放下手里的东西,看着楚子:“你忘了,《风波亭》?”
楚子:“岳飞之死,莫须有?”
总编:“知道了还问!”
楚子:“对不起,总编,我连累了您------”
总编:“你没错,不要向我道歉,作为报人,总要对抗战做点什么。”
楚子:“那你?”
总编:“老了,也该歇歇了,解甲归田------倒是你,我放心不下!有人告诉我,会对你下手------”
楚子想起那个似乎一直在跟踪自己的男子,他愤慨地说:“不至于杀了我!”
总编:“难说,你别掉以轻心!新华日报,前不久就失踪了一个记者!有没有什么打算?”
楚子:“没有。别把我逼急了,逼急了,就会逼上梁山!”
总编:“住口,这儿不是一方净土,隔墙有耳!”他想了想,试着对楚子说:“我有个朋友,新近在九江主持一家报社,那儿缺少你这样的人,想不想去?”
楚子:“有消息说,日本人已经在进攻九江的外围,九江城危在旦夕!”
总编:“你不是一直想做战地记者?”
其实,楚子正想去九江调查上官东之死一事。他感动了,老总编一大家子人,他被撤职后,生活怎么过?可他此时,却在为自己考虑。
楚子:“机会难得,我去!”
总编:“你想好了,那儿很快就是敌占区!”
楚子:“您的朋友都敢去,我又有什么不敢?只要不当汉奸!对了,您给我交个底,您那位朋友是什么人?”
总编严肃地回答:“一个正直的中国人!”
------
快艇船舱里。
船顺风顺水,一泻千里。
楚子一路无心观赏风景,老总编的话,一直在他耳边回响。
当老总编问他被开除后有何打算,其实,楚子想过。
曾家岩五十号,是八路军的办公处,称作周公馆。
一位负责宣传的中年男子,很是欣赏楚子。
楚子经常去周公馆索要延安的新闻稿,一来二去与此人非常熟。
一次,那人问楚子,想不想去延安看看。
延安,是抗日的圣地,吸引了四面八方的人,光重庆一地,就有数百名青年精英去了延安。
楚子一度动了心。
有一次记者聚会时,听去过延安采访的人说,那儿的纪律非常严,完全是军事化的管理。楚子自由散漫惯了,还有着小布尔乔亚的情趣,怕去了给别人带来麻烦。
记者,是自由职业。
编辑部对记者唯一的要求:拿出高质量的独家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