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鸡肉咋没了
这天中午孙慧芳刚下工,连口水还没来得及喝,就被她婆婆锁进了地窖里。
原来今天家里要来客人。
她婆婆冯桂英说:今天要招待客人,你这个大肚婆就别出来丢人现眼了。
婆婆一直嫌弃孙慧芳能吃,可那也是一天到晚干活累的呀。
她哀求道:娘,我连口水都没喝呢,你给我口水喝吧。
等着,等客人走了你再喝也不晚,这一会儿,渴不死你。
孙慧芳一屁股坐在地上,浑身绵软,一点力气都没有。
她已经三顿没吃东西了,就因为头天晚上顶撞了婆婆一句,晚饭就没得吃。
这天早上,也只喝了一碗不见米粒的米汤,中午刚下工,就被婆婆哄到地窖里锁了起来。
亏得她身子骨底子好,不然早就撑不住了。
很快,她便闻到了炖鸡肉的香味。
那香味弥漫了整个院子,堂屋里的客人也不禁深吸一口气,咕咚咽了一口唾沫口水。
似乎觉得有些失态,便语音提高了几分说:嗯,既然你家儿媳妇不在家,那就你家闺女去吧。
客人穿着中山装,端端正正地坐着。
他来自城里的服装厂,要招一名缝纫工,公社书记便推荐了王老槐家。
王家儿媳妇在村里是出了名的裁缝,可惜儿媳妇回娘家了,不知道啥时候能回来,只能考虑招女儿了。
王老槐的女儿叫王小琴。
此时王小琴正坐在锅灶前烧火,听到了客人的话,悬着的心,这才放下。
冯桂英站在锅旁,也松了口气,喜滋滋地说:这下好了,以后你就有福了,成了工人,吃商品粮,捧铁饭碗,往后再嫁个城里人……
冯桂英掀开锅盖,锅里的半锅鸡咕嘟咕嘟地翻滚着。
她将一块块薄薄的面饼子贴在锅沿上,面饼子一半贴着锅沿,一半浸在鸡汤里。
等熟了以后,便一半焦香脆爽,一半鲜美劲道。
王小琴脸红了,只想赶快把鸡肉炖熟,然后逃离这里,她实在不想再听娘唠叨了。
冯桂英正絮絮叨叨地教她如何做个好贤妻、好儿媳:
人家城里人讲究多,凡事都得多个眼色,多学多看,可别像你大嫂那样,一点教养都没有,我说一句,她能顶十句。
鸡肉终于炖熟了,王小琴立刻红着脸跑回自己屋里。
冯桂英用围裙擦了擦手,走出厨房,笑着冲堂屋里喊道:
都洗洗手吧,马上就开饭了。
堂屋里陪客人的是王老槐和王大柱,二人赶忙邀请客人到院子里洗手。
冯桂英回到厨房,拿起锅铲子,掀开锅盖准备揭面饼子、盛鸡肉。
可锅盖一掀开,她顿时傻了眼,锅里的鸡肉竟没了,只剩下锅沿上一圈贴饼子,而且还少了两个。
冯桂英倒抽一口冷气,没敢声张,慌忙跑到闺女屋里,小声问道:
小琴,锅里的鸡肉怎么没了
王小琴惊讶地说:我不知道呀,烧开锅我就回屋了,都没出去过。
冯桂英额头冒出细汗,拉着闺女回到厨房,指着锅里让她看。
王小琴也愣住了,下意识往面案板上瞅,心想如果鸡肉被盛出去了,应该放在那儿。
你不用瞅了,掀开锅就是这样。
鸡肉没了还怎么招待客人难道让客人光吃面饼子吗
两个女人没了主意,王小琴赶忙出去,把哥哥王大柱悄悄拉进了厨房。
王大柱也惊呆了,听娘和妹妹讲完经过,想到厨房里有段时间没人,鸡肉肯定是那会儿丢的,于是问道:
你们有没有看到谁往咱家来过
王小琴想了想,说:我看到王二来在墙头外探头探脑的,还叫我呢,我没理他。
冯桂英顿时火冒三丈,一拍巴掌,哎哟叫了一声:
天杀的二流子王二来,坑死人啦!
说着就往外冲。王大柱和王小琴赶忙去拉,却没拉住。
在这个家里,冯桂英一旦发起暴脾气,没人能劝得住。
冯桂英跑到街上,一边骂着,一边径直奔向王二来家,要兴师问罪。
王老槐和客人都愣住了,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
听了王大柱的诉说,王老槐一拍大腿,懊恼地叹了口气:
这个婆娘咋就不知道轻重缓急呢
现在招待客人要紧,去问什么罪呀,难道还能把偷去的鸡肉端回来再招待客人吗
客人不高兴了,自己被晾在这儿算怎么回事还吃不吃了他早就饿得饥肠辘辘,做好的饭却丢了,这不是开玩笑嘛。
客人不信,觉得这家人是故意不想给他吃,想空手套白狼,于是说:
算了,我到别家去吧,别的村还有人等着我见呢。
说完,推着他的二八大杠自行车就走。
王老槐和王大柱赶忙挽留:领导慢走,再等等,我们再杀只鸡。
客人摆摆手,骑上自行车,头也不回地走了。
这会儿的孙慧芳正在地窖里啃着最后一块鸡骨头,端起搪瓷汤盆,将盆里的鸡汤一饮而尽。
就在刚才她委屈落泪的时候,用戴着镯子的手抹了一下眼泪,谁知那只黯淡无光的旧铜镯子竟发出一股蓝光,将她笼罩。
接着,她便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四周雾气缭绕。
她走了几步,看见一口锅,揭开锅盖,里面炖着一锅鸡和贴饼子。
此时她已饿得头晕眼花,见旁边有个搪瓷汤盆,当即端着汤盆往锅里一抄,盛了半盆鸡肉。
又觉得不够吃,便用锅铲子将剩余的鸡肉全部铲进盆中,最后还揭了两块饼子,匆匆端走。
孙慧芳打了个饱嗝,大脑得到食物能量的补充,思考能力也逐渐恢复。
她纳闷这是怎么回事,自己明明还在地窖里,这盆鸡肉又是哪来的
想起刚才发生的事,她摸了摸镯子,那镯子又发出一股蓝光,再次将她笼罩,她又回到了那个陌生空间。
空间里雾气蒙蒙,雾气中能隐隐看到自家屋子,而且可以一穿而过。
不过这个空间并不大,大概就自家院子那么大,再往前走,就被一种无形的东西阻隔住了。
孙慧芳很惊奇,虽然她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但也明白这种神奇源于那只旧铜镯子。
那只镯子是她娘临终前送给她的,说是祖传了好几辈,关键时刻能救她一命。
孙慧芳眼睛一热,忍不住流下眼泪,还是自己的娘亲好啊。
第二章
自食恶果
王小琴见客人头也不回地走了,眼泪瞬间夺眶而出,捂着脸跑回自己屋里。
王老槐叹了口气,说:算了,咱家就没有这个进城当工人的命。
王大柱心里也不是滋味,家里能出一个进城当工人的,他就是出一个领导阶级的人,那可是光宗耀祖的大事,没想到就这么泡汤了。
忽然,他想起老婆还在地窖里锁着呢,赶忙跑进厨房,揭了两块贴饼子,打开地窖门,进去给老婆送吃的。
可一进去,他就愣住了,只见老婆正在地窖里呼呼大睡,身边是一个空盆和一地的鸡骨头。
王大柱难以置信地睁大了眼睛,愣了好一会儿,才赶忙把地窖门又关上,将老婆唤醒。
孙慧芳迷迷糊糊地转醒,王大柱指着一地的鸡骨头,问道:这是咋回事儿炖的鸡咋都被你吃了
孙慧芳说:我饿了。
你饿了也不能把鸡肉全偷吃了呀,你这回可闯大祸了,咱娘要是知道了,非得扒了你的皮不可。
孙慧芳不在乎地说:那就让她扒好了,反正早晚我都得死在她手里。
别净说气话了。
王大柱见地窖里有个小铲子,便挖了个坑,将鸡骨头连盆一起埋了进去,说:
这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就当啥事都没发生过。
孙慧芳心里一暖,说:算你还有点良心。
王大柱从怀里掏出两块饼子,问:你还饿吗
孙慧芳摇摇头。王大柱便将两块饼子叠在一起,一口咬下半块,大口咀嚼起来。
出了地窖,就听到冯桂英和王二来的娘还在对骂。
一个骂偷她的鸡,坏她家好事,不得好死;一个骂冤枉人,断子绝孙。
王二来的娘还补充道:你自己偏心眼,这就是报应。村里人谁不知道,你家媳妇孙慧芳裁缝活做得最好,你却非要让小琴去服装厂当工人,这回好了,谁都去不成了。
孙慧芳听到这话,脸色顿时一白,难以置信地望着王大柱,说:这事你也知道,对吧
我……不是……那啥……
王大柱的五官像包子褶儿似的挤在了一起,吭吭哧哧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来。
孙慧芳眼泪夺眶而出,忍不住哆嗦起来,指着王大柱说:
你们太过分了,不就是不想让我去服装厂吗难道不能跟我商量吗非要用这种下作的手段。
王大柱低下头,满心惭愧。
他成了母亲的帮凶,不光是习惯了听娘的话、向着妹妹,还有一个关键原因,是他怕老婆成了工人后,会嫌弃他这个农民。
王老槐看到这边的情景,没有过来解释,他也觉得没脸见儿媳妇,叹了口气,回堂屋闷头抽烟去了。
既然你们这么不把我当一家人,那我走好了。
王大柱一把拉住孙慧芳的手,恳求道:慧芳,你就原谅我这一次吧,我发誓以后都听你的。
孙慧芳不愿再理他,使劲抽回自己的手,王大柱却抓得更紧,急切地说:慧芳,求你了,就再原谅我这一次。
孙慧芳泪流满面说:我也求你放过我吧,自从嫁到你家,我起得比你们都早,睡得比你们都晚,干完公社里的活,回来还要给你们洗衣做饭喂鸡,你们还这样对我,难道非要看着我死了才罢休吗
王大柱扑通一声跪在地上,一巴掌一巴掌抽在自己脸上:
都是我不好,都是我不好,你原谅我,我们分家过好不好你不是一直要分家吗这次我打定主意了,跟咱爹娘分家。
王大柱一直不愿意和爹娘分开过,是不想让爹娘伤心,他总觉得爹娘养他不容易,想孝顺他们。
可今天这事,他觉得爹娘做得实在太过分,婆媳间的矛盾也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
他要是再不表明立场,恐怕真会失去老婆。
孙慧芳是个理性的女人,慢慢冷静了下来。事情都已经发生了,再气恼也无济于事,于是说:
行,你去跟爹说吧,今天就分。
王大柱答应得很痛快,立刻去跟王老怀商量分家的事。
孙慧芳又回到地窖,挖出汤盆和鸡骨头,端着来到街上冯桂英和王二来娘骂架的地方。
两人已被村民拉开,但仍在互相指天画地地叫骂。
孙慧芳来到两人面前,说:你们别骂了,鸡是我偷吃的。
说着,把鸡骨头连同汤盆扔在了冯桂英的脚边。
冯桂英愣住了,在场的所有村民也都呆住了。
王二来的娘忽然一拍巴掌,哈哈大笑起来,笑得直不起腰。
冯桂英回过神来,觉得自己要疯了。骂了别人半天,原来偷东西的是自家人,她预感到自己要成为村里的笑柄了。
更主要的是,女儿的好事泡汤了,于是嚎叫一声:我跟你拼了!
孙慧芳闪身躲开,她能感觉到冯桂英是真的要跟她玩命。
不过冯桂英到底年纪大了,抓不住孙慧芳,一屁股坐在地上,嚎啕大哭:
你这个不下蛋的母鸡,害人精,小琴这辈子被你毁了呀!
冯桂英嘴里不停地骂着孙慧芳,孙慧芳冷冷地说:
不下蛋的母鸡我就是不下蛋,可惜你儿子跪着求我,不让我走。你们家就等着断子绝孙吧,这也是老天对你的报应!
孙慧芳感觉从未有过的扬眉吐气。
结婚五六年了,她还没生孩子,也正因如此,她才一再忍让婆婆的刁难。
不过她发誓,以后无论怎样都不会再忍让了。
王大柱和王老怀当天晚上就请来了村里的老人做见证,分了家。
房子还是住在原来的地方,同在一个院子里。
别的也没什么可分的,就分了小半袋小麦,至于锅碗瓢盆、柴米油盐,都需要王大柱两口子自己购买。
天已经晚了,没办法去赶集买家当。
孙慧芳就在院子里支了两块砖,架起一个瓦罐,炖了一瓦罐鸡。
不过这鸡是野鸡,是孙慧芳利用空间异能到山上捉到的。
她尝试空间异能时发现,在空间里走到自家养的鸡跟前,鸡完全没有察觉,一抓就能抓住;走到别人跟前,别人也毫无察觉。
于是她跑到山上,很轻松地就捉到了三只野鸡,全给炖了。
肉炖鸡的香味再次从王家的院子里飘散开来。
有村里人来串门,孙慧芳毫不吝啬,一人分一块让他们尝鲜。
这年头,村里人一年到头都难得吃上一两回肉,也有人在山上能捕到野味,但一般都会换成粮食。
很快院子里便充满了欢声笑语。
王老槐屋子里却静悄悄的,没点灯,晚上他们也没吃饭,大概还在为王小琴失去当工人的机会而懊恼吧。
夜里,孙慧芳往床上一躺,身心舒畅,仿佛缠在身上的枷锁都松开了,觉得天地都广阔了。
王大柱也觉得自在了很多,只是心里还是觉得对不住爹娘。
孙慧芳对王大柱说:以后我不做工了。
啊王大柱吃了一惊,说:不做工,咋挣工分,没有公分,咱吃啥
我就天天上山上打猎去。
那咱也不能光吃野味啊。
王大柱对老婆突然拥有的捕猎本领很惊奇,不过孙慧芳也没有多做解释。
手镯空间的事不能暴露,否则很可能被人抢去,甚至丢掉性命都说不定。
我可以拿到集市上给人家换钱。
王大柱又吃了一惊,孙慧芳说的集市,是农民自发聚集的交易黑市,是违法的,很危险。
data-fanqie-type=pay_tag>
一旦被抓住,不但要没收东西,还会被罚款,甚至可能会被批斗。
第三章
黑市交易
这天下午,孙慧芳扛着一只野猪仔来到黑市。
今天她利用空间异能摸到了野猪窝里,大野猪她没敢动,就是拖进空间里她也制服不了。
于是只偷了一只野猪仔,大野猪也没发现。
这让孙慧芳更有信心利用空间异能发家致富了。
空间异能不但能上山捕猎,入水捉鱼也是一捉一个准。
黑市在一片树林里,外围有人放哨。
树林里有三十来人,都是附近几个村子的,很多人孙慧芳都认识。
这些人面前,有的拴着小猪,有的趴着小羊羔,还有摆放着几只木头小凳子、小椅子的,竹编的箩筐、铁器镰刀菜刀,也有人在卖粮食。
虽然大家说话都压低了声音,但热闹的气氛却掩盖不住。
孙慧芳正在打量其他人的货物,忽然有人走近她,小声说:
嫂子,你也来了。
孙慧芳一看,原来是王二来。
王二来怀里抱着一卷花布,惊叹道:
呀,这么肥的野猪仔你也能抓到,嫂子,你越来越让我刮目相看了。你想换啥
要不看看我这块布,这可是上好的花洋布,没布票根本买不到。
买回去给自己做件衣裳,就你这身材,穿上这花洋布衣裳,绝对能把我大柱哥迷死。
孙慧芳白了王二来一眼,说:你这一块布就想换我一头猪,你咋想这么美呢
哎哟,嫂子,这卷花洋布可有十二尺呢,能卖六块多钱呢。有人用一百斤玉米跟我换,我都没换。
呸,净瞎说,现在缺吃少喝的,谁有闲粮跟你换一块破布。
嘿嘿嘿,嫂子,要不说我最佩服你呢,你就是英明睿智。看来我这块布要砸在手里了。不过你这只猪也没费啥本钱,要不跟我换了吧,你穿上这块花洋布做的衣裳,一定美得跟天仙似的,这可是无价的。
孙慧芳心动了,花洋布那可是城里人才能穿得起的,她决定也要穿一回,不然这一辈子不白活了。
于是果断和王二来做了交换。
哪知道就在这时,树林外有人吹哨子,这是示警,有工商人员来抓非法交易了。
轰的一声,所有人或扛或抱或拎起自己面前的东西,如惊散的羊群一般四散逃去。
王二来也抱着那只野猪仔,一瘸一拐地没命逃窜。
孙慧芳却愣在了原地,她是第一次来参加这黑市交易,一时有些慌神。
嫂子,快跑呀!王二来喊了一声,孙慧芳这才回过神来,可没跑多远。
站住,站住……就被几个穿制服戴大檐帽的工商人员吆喝着,吓得腿发软跑不动了。
几个工商人员立刻追到她面前,喝问道:你是来交易的
孙慧芳慌乱之后快镇定下来,她已经把那块布藏进了空间里,说道:
没有,我就是路过这儿。
路过哪有这么巧你把东西藏哪儿了老实交代!
孙慧芳翻了个白眼,回应道:你哪只眼睛看见我藏东西了想诬陷人是不是
还嘴硬,搜她的身!她肯定是把货物换成钱和粮票了。
孙慧芳忽然抱紧胸脯,尖声嚷道:你要耍流氓吗那个戴大檐帽的工商人员气得直喘气,说道:谁要耍流氓,我们有女同志。
果然,一个齐耳短发的女工商人员过来搜孙慧芳的身,可一分钱一分粮票都没搜到。
咦,你是不是把货物换成这只镯子了戴大檐帽的又说道。
孙慧芳吓了一跳,下意识用手捂住镯子,这可是她的宝贝,要是被没收了,她可没法活了。
哈哈,心虚了吧,果然是换来的,摘下来没收了!
孙慧芳着实慌了,腿软得厉害,索性一屁股坐在地上,扯乱头发、扯开衣服,哭天抢地地嚷道:
没法活了呀!明抢啊!这镯子是俺娘临终前给我的遗物呀,他们竟然也要抢去中饱私囊呀!
见孙慧芳撕开了衣服,男工商人员都转过脸去。
你别撒泼,撒泼没用。我们没收的东西是充公的,谁中饱私囊了!
那女工商人员抓起孙慧芳的胳膊看了看,说:手腕上有长期佩戴镯子的痕迹,不是刚换的。别在这儿磨蹭了,抓其他人。
就这样,这几个工商人员放过了她。孙慧芳赶紧离开,可没走多远,就听见远处工商人员喊:
站住,看你往哪儿跑!听这语气像是抓住了一个人。
哎,你们抓我干嘛我啥都没有。说话的竟然是王二来。
孙慧芳心里更慌了,王二来被抓住了,要是把她供出来怎么办
见周围没人,她赶紧躲进了空间里。不多久,几个工商人员果然押着王二来走到了这边。
只抓住了王二来,孙慧芳心想:应该是这家伙腿瘸跑得慢,所以倒霉被抓了。
说,跟你交易的都有谁大檐帽问王二来。
孙慧芳心里一紧,生怕王二来供出她来。要是被供出来,就算回到家也能被抓住。
王二来却摇头道:不知道,都不认识。
不认识这些人都是你们附近几个村子的,你会不认识骗谁呢
我真不认识,我眼神不好,一个村的人我都不认识。王二来摇着头,摆明了就是耍无赖。
几个工商人员也拿他没办法,只好把他押走了。孙慧芳这才松了一口气。
第四章
得宝贝
孙慧芳用花布给自己做了一套连衣裙,把挽成疙瘩的头发改成了蓬松的盘发。
只可惜没有化妆品,她只好把脸洗干净,对着镜子一照,自己都有点不敢认自己了。
要是脸再白些,不看手上的茧子,跟城里人也没什么区别了。
这时,傍晚下工回来的王大柱推开门往屋里一瞧,又赶忙退了出去,问在另一边院子里收拾晾晒衣服的妹妹:
小琴,见你嫂子了吗
王小琴说:刚才看她进屋了,没出来呀。
孙慧芳出现在门口,说:你叫我干啥
王大柱登时一呆,眼睛像被太阳晃了一下,不由自主地后退了两步,痴痴地说:你……你……
被惊呆了的不光是王大柱,王小琴也吃了一惊,惊叹道:哎呀,嫂子,你这裙子真好看!
孙慧芳很满意丈夫和小姑子的反应,可这时却响起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好看啥,这是要败家呀!
说话的是冯桂英,她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
孙慧芳的好心情顿时没了,翻了个白眼说:败家败我自己的家,碍着你什么事了
冯桂英气得直哆嗦:王大柱,你就这么惯着你婆娘,让她祸害你!
我咋就祸害他了这些日子我天天给他吃肉,你看看,他比没分家的时候都胖一圈了,我咋就祸害他了
王大柱也觉得这些日子过得很滋润,于是说:娘,你就少说两句吧。
你这个窝囊废,还有没有一点男人样子你看谁家的女人穿这么浪,这是要勾引野男人呀!
王大柱愣住了,眼睛里生出忧心之色。
孙慧芳没好气地说:你就留点口德吧,说不定我还能给你生个孙子。再这么口无遮拦下去,说不定真会断子绝孙的。
你敢诅咒我王大柱,这女人就是没安好心啊!你那手是干啥的就知道干活吗掌她的嘴!
孙慧芳冷冷一笑,冷冷地看着王大柱。
王大柱看了看自己粗糙的双手,又看了看孙慧芳美丽的身影,躲开了孙慧芳的目光。
想拿出当家作主男人威严的念头瞬间消失,又说了一句:娘,你就少说两句吧。
冯桂英又一屁股坐在地上,拍着大腿,边拍边嚎啕大哭:我这是造了什么孽呀,咋就生了这个窝囊废儿子,连自己媳妇都管不住呀!
孙慧芳提了提连衣裙摆,步履轻盈得的来到街上,像田垄上开出的一朵鲜艳的花。
下工的男女老少,有的扛着锄头,有的扛着铁锹,有的扛着犁,陆陆续续地回来,都直勾勾地瞅着孙慧芳。
妇女们更是围过来,叽叽喳喳地说:慧芳,你这裙子真好看,多少钱买的呀
现在孙慧芳成了村里人人羡慕的对象,不但不用上工,还天天能弄到野味,吃好吃的。
王二来也凑过来说:想买呀,找我呀,我给你们打八折。
王二来干投机倒把的事在村里已经是公开的秘密,没人不知道。
可这些女人没有一个愿意买的,一是自己不舍得,二是家里的男人也不像王大柱那样宠老婆,估计真要是拿粮食换了这么好看的衣服,挨一顿揍都是轻的。
别人走开后,王二来小声对孙慧芳说:
嫂子,我说的没错吧,你穿上这花洋布做的衣裳就是美,比天仙还美。还去不去了我告诉你新的交易地点在哪儿。
孙慧芳惊讶地说:你还敢去呀
当然要去啦,嫂子。你相信我,这事禁止不了啦,你没看抓人的干部越来越少吗
孙慧芳想起上次抓他们的工商人员只有五个,这样的阵容顶多也就抓两三个黑市交易的人,能有多大震慑力呢
在新的黑市交易地,孙慧芳又扛来了一只野猪仔,碰见王二来,王二来又抱了一卷花布,让孙慧芳给他做一件连衣裙。
孙慧芳问他:你做连衣裙干啥你又没有姐姐也没有妹妹的。
王二来说:嫂子,我的心事你还不明白吗我……我想送给小琴。
孙慧芳说:我看你就死了这条心吧,小琴的心气高着呢,人家一心要嫁到城里,何况你还……说着看了王二来的腿。
王二来的腿是小时候摔伤的,落下了残疾。
王二来说:我喜欢她,又不是非要娶她,我只要爱她就够了。
你拉倒吧,你一看到小琴,那俩眼跟狗见了骨头似的,你不想娶她
嘿嘿。王二来不好意思地一笑,说:是想娶小琴,虽然觉得不太可能,但不试试咋能知道呢万一成功了呢
孙慧芳对王二来不由得刮目相看,很欣赏他的勇气。她觉得要是王大柱,肯定没这勇气。
孙慧芳接过布料,王二来说:你只需做一件连衣裙就行了,剩下的布料全当你的手工费了。
剩下的全当手工费了孙慧芳说,这么多布够做两件的了,我哪能要那么多手工费。
王二来说:嫂子,这就说明你对你的手艺还没有清晰的认识。就你做的那裙子,翻一倍的价钱卖都一点不多。我给你个建议,你以后不如就做衣服卖,肯定能赚大钱。
可就在这时,市场里站起来几个陌生汉子,喊道:都把东西放下,我们是工商所的!
原来是几个工商人员化装混进了交易市场。
这次王二来和孙慧芳都没跑掉,被抓进了镇看守所关了起来。
这个看守所房间里还有三个妇女,都愁眉苦脸的。有一个妇女抹着眼泪说:
我的孩子还病着呢,我就是拿了家里的几个鸡蛋,来换钱给儿子看病,现在鸡蛋被没收了,还要交罚款,我儿子咋办呢
孙慧芳和其余几个妇女也只能叹气,安慰哭泣的女人,没别的办法。
不久,他们闻到了红烧野猪肉的味道,这味道孙慧芳很熟悉,前两天她才刚吃过。
工商人员这是把她的野猪给吃了呀!
看来这些人收缴的货物并不是充公,而是中饱私囊。
好吧,孙慧芳暗暗盘算着,既然如此,就得把自己的东西拿回来。
夜里,见其他几个妇女都睡着了,她便悄悄进入手镯空间里,在看守所大院子里挨个房间找,终于找到了库房。
从空间里往外看,虽然是黑夜,但仍然能看得清晰。
她找到了自己的布,放在一起的还有其余好几卷布,她也收进了自己的空间里,全当自己的野猪钱了。
又看到还有许多粮食,有十多麻袋。孙慧芳的心怦怦直跳,这些粮食抵得上她和王大柱两年的口粮了。
她咽了口唾沫,犹豫了好一会儿,心一横,将粮食全部拖进空间里。
既然粮食都拿了,索性看看还有没有其他的。
这一看,果然有惊喜,居然有她做梦都想要的缝纫机。
那还客气啥,先把缝纫机拖进空间里,然后检查了一番,虽然旧了点,但完好无损。
第五章
发财的门路
第二天,王大柱就来交了罚款,把孙慧芳领了出去。
孙慧芳紧咬着嘴唇,低头不语,强忍着内心的激动。
她不得不激动,这是要发财了呀,她空间里有上千斤的粮食,还有一台比她整个家都值钱的缝纫机。
王大柱以为孙慧芳是被抓了心情不好,就安慰她说:也没啥,以后咱不做交易了就是了。
但他的话孙慧芳一句都没听进去,她只顾着盘算该怎么处理这些东西呢。
过了两天,孙慧芳先做出来一件连衣裙,拿给王二来。
王二来惊讶道:嫂子,我给你的布不是被没收了吗
孙慧芳说:这是上次我跟你换的布做的。王二来推脱说:嫂子,布丢了那事也不能怪你,我哪能让你赔呢
孙慧芳又把裙子推过去:你就收下吧,我有事要请教你。
啥事,你说。
上次你说我可以做衣裳卖,但是做的衣裳该咋卖呢我看在黑市上也没人买衣服呀。
嘿嘿。王二来胸有成竹地一笑,说:这事我早就替你想好了,你拿到供销社去推销。你做的衣裳又好,价钱又低,他们没理由不收,大不了给管事的一些回扣。
孙慧芳眼睛一亮,仿佛看到了大把大把的钞票。
几天后,孙慧芳精心做了几件衣裳样品,拿到供销社,给主任看,又送给主任一件连衣裙。
主任乐得合不拢嘴,当即就给孙慧芳开了订单。
孙慧芳又在供销社赊了几匹布,回到家把缝纫机也从空间里拖了出来。
她觉得在空间里做衣裳太不方便,一整天都消失不见容易引起别人怀疑。
至于缝纫机的来历,她就说是她娘留给她的遗产,反正大伙都知道她娘家爹娘以前也是裁缝,家里也曾有过两台缝纫机。
屋子里传出缝纫机的嗒嗒声,自然引起了冯桂英和王小琴的注意。
王小琴来瞧了好几次,看着缝纫机,就像男人看到豪车似的,羡慕不已。
王小琴问孙慧芳:做这么多衣服到哪卖呀
孙慧芳就说:供销社收购。
半个月后,孙慧芳做好了第一批衣服,用被单包了,背着去镇上。
天很热,路很远,半路在一棵树下休息喝水时,遇到了一个背着帆布包的汉子,也在休息。
汉子搭讪说:大妹子,这是要去哪儿啊孙慧芳说:去给供销社送货。
啥货呀
衣裳。
哦,能不能让我看看我也是到镇上给闺女买衣裳。
孙慧芳打开被单,汉子一件一件拎起衣裳观看,嘴里不住地啧啧称赞:
真是好手艺啊,大妹子。能不能卖给我一件,我也省得往镇上跑了。
孙慧芳摇头说:不行,你还是到供销社去买吧。
就在这时,突然从树林里冲出两个穿制服的工商人员:把东西放下,我们是工商所的!
可那汉子仿佛没听见,仍在瞧衣服,还频频点头:好手艺,好手艺呀!
孙慧芳也面露微笑,说:大哥过奖了。
她早已看到工商人员,后面还跟着两个跑得踉踉跄跄的人,像拖拽的毛线球似的,正是冯桂英和王小琴。
几人跑到近前,工商人员说:非法交易,你们被捕了!
汉子瞥了工商人员一眼,说:你哪只眼睛看见我们非法交易了
不非法交易,你们在这儿干啥
我就看看人家的手艺不行吗看你们那样子,是新手吧,难道不知道捉贼捉赃吗我还没掏钱交易呢,你们出来得太早啦!
两个工商人员面面相觑,确实是这个道理,于是不再理会汉子,对王小琴说:
你呢,带着这么多衣服去哪儿干啥
孙慧芳说:不干啥,就出来显摆显摆。
这么热的天,你背着这么多衣服出来显摆,你哄谁呢你肯定是要和谁交易,快老实交代!
冯桂英也说:慧芳,你就老实交代吧,坦白从宽,领导一定会对你从轻发落的。
旁边的王小琴也用力地点头,附和着她娘。
孙慧芳没好气地说:娘,是你举报的我吧我被抓了对你有啥好处
冯桂英说:我是不让你败坏我们家的名声,连累我家王大柱,不得不大义灭亲。
王小琴又在旁边用力点头。
那个看衣服的汉子惊奇地说:咋,她是你娘啊
孙慧芳叹口气说:是婆婆,不是亲娘。
那汉子惊奇地说:婆婆举报儿媳妇违法乱纪,倒真是第一次听说这么‘大公无私’的人。
冯桂英脸上一阵得意洋洋,终于可以出一口恶气了。
王小琴也激动得脸都红了,孙慧芳破坏了她进城当工人的机会,这可是不共戴天的仇人。
少废话,把衣服拿回来,交两块钱罚款你就可以走了。工商人员说。
孙慧芳撇了撇嘴,从容地从衣兜里掏出一张票据,递给工商人员。
工商人员接过一看,傻了眼,结结巴巴地说:这……这是供销社的订单。
如果你认为是假的,我们可以一起去供销社核实。
工商人员看向冯桂英:
你是咋搞的事情都没弄清楚就来举报,大热天害得我们跑了几十里路。
说完赶紧走了,他们也觉得丢人。
冯桂英傻在了那儿,脸一阵红一阵白。
那汉子大笑:真是有意思,真是有意思!
孙慧芳说:大哥,你可别往外说啊,家丑不可外扬。
嗯,放心放心,不能说。你是哪个庄的
俺是大王庄的,俺公爹叫王老槐。
孙慧芳一边说,一边收拾好衣服又背在身上,继续赶路。
冯桂英那个气呀,说不让人家说,却把自己家的老底全都给人家说了,这不是明摆着让人家宣扬吗。
自己这人算是丢到外村去了。
冯桂英狠狠瞪了王小琴一眼:都怪你,不搞清楚就跟我说。
王小琴眼泪汪汪,委屈地撅着嘴说:我跟你说了,嫂子说是给供销社做的,你不信。
还犟嘴!
晚上,王大柱坐在床上,数着手里的钞票,嘴咧得都快到耳根了,乐不可支,数了一遍又一遍。
然后,他就到床里面掏墙洞。
孙慧芳说:你干啥
王大柱说:把钱藏起来呀。
藏起来干啥明个拿着钱到村里收别人家积压的山货去,等到冬天再卖了又能赚一笔。
这年冬天山货涨价,孙慧芳将山货卖给供销社,又赚了一笔钱。
第二年便盖了三间瓦房,是村里头一个住瓦房的人家,孙慧芳也成了村里人羡慕的对象。
这年夏天,发了大水,河水漫到了村子里,好些人家的房子都泡塌了。
塌的房子都是土坯房,孙慧芳公公婆婆的房子也泡塌了,便搬到了她家里来住。
本来这也没什么,父母房子塌了,住儿子家天经地义。
只是让孙慧芳不爽的是,婆婆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对她连个好脸色都没有,好像这房子原本就是她的似的。
孙慧芳不高兴,也表现在脸上。
晚上,王大柱说:要不我把他们撵走,就算让村里人骂我混蛋不孝、畜生不如,我也不在乎。
孙慧芳知道,王大柱这是变着法儿地劝她留下父母住家里,也不点破,说:
算了,就让他们住下吧。别说他们是爹娘,就是别人暂时没住处,来咱家借住,也不能不同意。
王大柱咧开大嘴,在孙慧芳脸上吧唧亲了一口,说:
哎呀,我就知道你是通情达理的人,你不但长得美,心地还好。我王大柱这辈子娶了你,没白活。
孙慧芳很意外,老实巴交的丈夫,居然会说情话了,不过她心里还是暖暖的,婆婆带来的不快也消散了。
第六章
强占房子
大水退后,别人家都开始修缮或重新盖房屋,可公公婆婆却没有动静。
王大柱说:爹娘,咱啥时候盖房子
冯桂英说:盖啥房子,夏天还没过去呢,要是再发大水怎么办
王大柱觉得娘说的有道理,孙慧芳也没意见,那就再等等吧。
夏天过去了,公公婆婆还是不提盖房子的事,孙慧芳明白了这家人的用意,说:
你们是不是不打算走了
冯桂英说:不走咋的这是我儿子家,我们现在老了,要靠儿子养活,你有意见呀
孙慧芳说:我有意见,这房子太小了,才三间房,哪能住得下这么多人。小琴都那么大一个姑娘了,和你们住在一个屋,你觉得方便吗
你要是觉得不方便,把你那间屋腾出来给她住呀。
我凭啥要腾出来给她住,这是我盖的房子。
你盖的房子你是谁你是我儿子的媳妇儿,你都是我儿子的,你的房子还能是别人的
孙慧芳觉得没法跟婆婆沟通,便命令王大柱把人撵走。
王大柱去跟爹娘商量:爹娘,我还是帮你们把房子盖起来吧。
冯桂英大怒:你真是个白眼狼,现在你长大了是吧
想想你小时候,你是咋活过来的那时候没吃的,我身上都饿浮肿了,省下粮食给你吃,才把你养活。
你现在翅膀硬了,吃香的喝辣的住瓦房,就要把你爹娘往外赶,你还是不是个人
王大柱实在不好劝,也不好向媳妇交代,就一个人去盖房。
他利用上工前和下工后的一点时间,先和泥巴做土坯,然后一块块垒起来,进度当然很慢。
孙慧芳又恼火又心疼,恼火王大柱太窝囊,不敢和爹娘翻脸;心疼丈夫,给生产队干活已经那么累了,下了工还不休息,身子要是累垮了怎么办
最终,孙慧芳还是理性战胜了情绪,出钱雇了村里人帮忙盖房子。
房子盖好了,公公婆婆还是不搬过去,孙慧芳自己搬了过去。
村里很多人愤愤不平,对孙慧芳说:你把他们的东西都扔出去,把门一锁,看他们还怎么住。
这些人因为孙慧芳收购他们家的山货及其他生活剩余物资,生活宽裕了很多,对孙慧芳很感恩。
孙慧芳没有采纳他们的意见,心想不就是房子吗再过两年还能盖起来。与其跟婆婆置气,还不如多做几件衣裳呢。
第七章
新的家主
中秋节到了,王二来不知道从哪儿搞到一盒月饼,这可是稀罕物,孙慧芳拿钱都没买到。
王二来将月饼送到冯桂英家里,说是要让小琴和叔叔婶子尝鲜,自己爹妈都不给吃,却给别人的爹妈吃,这啥意思谁都明白。
冯桂英不肯收,王二来放下月饼,一瘸一拐就跑。
冯桂英拎起月饼在后面追,一直追到王二来家里。
冯桂英郑重地将月饼放在王二来家的桌子上,对着王二来的爹娘说:
要说二来真是有能耐,可惜呀,就是腿瘸了。这瘸着腿好不容易搞来的月饼,我们哪好意思吃呢,还是留着给你们自己吃吧。
王二来的娘气得脸色煞白,胸脯剧烈起伏,一口一个瘸腿,分明是说自己儿子是残疾,不配她女儿。
可这羞辱也是自己找的,谁让儿子给人家送月饼呢。于是她骂王二来:
你个没出息的,啥好女子就把你迷了心窍,连脸都不要了。
虽然是在骂儿子,但也顺带回敬了冯桂英,说她女儿也不是啥好闺女。
王二来也不恼,嘿嘿笑着说:
婶儿,别想那么多,我就是想让你们尝尝鲜儿。
说着去撕月饼盒,准备现场就把月饼吃了,分一块给冯桂英。
不料撕开月饼盒,却傻了眼,月饼盒里哪是什么月饼,居然是块砖头,还沾着新鲜的泥土呢。
王二来娘一愣神之后,一拍巴掌哈哈大笑:我说他婶子这是啥意思啊把月饼吃了,给我们回块砖头,啥意思啊
冯桂英头脑有些发懵,第一个念头是这回说不清了,但随即想到,月饼根本没离开自己的视线,那只能是王二来送的就是砖头。
于是她把眼一翻:
你想讹人是不是啊王二来把月饼送到我家,前后脚我就给送来了,哪有功夫吃你的月饼,分明你们送的就是砖头。
王二来的娘当然不承认,月饼是真的,儿子买回家的时候她还看过,还使劲闻了闻香味。
王二来也傻眼了,狐疑地望了冯桂英一眼。
冯桂英更加恼怒,骂道:真没想到你居然坏得这么透,腿瘸心眼还坏,活该你打一辈子光棍。
你居然还恶人先告状。
王二来的娘知道自己儿子送去的就是真月饼,这个向来在村里不讲理的女人居然要倒打一耙,怎能相让
于是两个人又对骂起来,对骂声很快惊动了村里人,纷纷前来围观,王小琴也来了。
冯桂英嘴角泛着白沫,说道:大家给评评理,王二来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想送月饼讨好我们家小琴,我哪能收他的月饼,他放下月饼就跑,我拎起来就追到他家里,月饼却变成了砖头,他们反赖我偷吃了,真是丧尽天良,想讹人也不怕天打雷劈。
王二来娘说:虽然是前后脚,可这一路上,月饼可都在你手里。你这一辈子吃过月饼吗
没吃过吧,见到这么好的东西还能不嘴馋
就凭你能死皮赖脸地赖在儿媳妇家不走,你就能干出偷吃的事。
还有,你以为你自己的闺女是啥仙女啊,还想嫁到城里去,我呸!见嫂子挣了钱眼红,居然去举报嫂子投机倒把,这么小的人就那么阴险,就是想嫁给我们二来,我还不愿意呢。
王小琴到底是个十七八岁的大姑娘,被这泼妇指着鼻子骂,顿时满脸涨得通红,眼泪忍不住流了出来,捂着脸就往外跑。
王二来怕出意外,也一瘸一拐地追了上去。
王小琴跑到河边,毫不犹豫就跳了下去。
她觉得今天这冤屈是说不清了,而且别人居然把她娘干的事都赖在了她身上。
她实在感到委屈,又觉得日后再难以见人,便产生了一死了之的想法。
王二来大惊失色,也跟着跳进河里,没等王小琴喝口水就把她捞了上来,两人的衣服全湿透了。
王小琴将王二来推开,泣声说:都怪你,真是太缺德了,这下我们家有口也说不清了,你让我以后还咋有脸见人
王二来说:这好办,回去我就跟人说那是我干的。
那本来就是你干的。
是是,就是我干的。
那你快去说。
你跟我一起走,别等我走了你再跳河。
王小琴哪肯跟二来一起走,衣服湿透了,身体曲线都暴露了出来,于是让王二来先走。
王二来回到自家,他娘和冯桂英还在吵架,全村人几乎都到了。
他想承认是自己送假月饼,一时却没有勇气。不过想到是为心上人解忧,心里就生出一种悲壮的勇气,说道:
娘,婶子,你们别吵了,这事其实就是我干的,是我用砖头换了月饼送给婶子的,就是想让她说不清楚,好把王小琴嫁给我。
冯桂英像上次王二来的娘笑话她一样,愣了一下,随即一拍巴掌,笑得直不起腰。
王二来的娘却气得浑身发抖,一巴掌抽在儿子脸上:你瞎说啥我明明看见就是真月饼。
娘,那就是我干的,是我在路上换的。
王二来的娘气得又抡起扫帚往儿子身上打,王二来抱着脑袋,任由娘往身上打也不躲闪。
他知道自己这次向着王小琴,却让娘失了脸面,也觉得对不起娘。
村里人议论纷纷,纷纷谴责王二来,有说他想媳妇儿想疯了的,有说他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的,还有人说从小看他就不是好东西。
这情景被路过的王小琴看见了,她匆匆走过,一点都不同情王二来。
回到家,她换掉身上的湿衣服。
此时她已经单独住一个屋了,但不愿意再出去,刚刚发生了这种事,她怕看见别人异样的眼光。
她在屋里来回踱步,后来到了爹娘的房间,看爹娘的床很乱,就想收拾一下,其实是她自己心乱。
可是掀开被褥一看,顿时傻了眼,爹娘的被窝里,躺着三个圆圆的、黄澄澄的、散发着香甜味儿的月饼。
王小琴脑袋嗡了一声,随即全身没了力气,坐在地上嚎啕大哭。
王老槐也待在家里,老婆跟人家骂架,他嫌丢人,听到女儿哭,赶忙进屋来看,问咋回事。
王小琴往床上指了指,王老槐看到床上的月饼,头脑也嗡了一下,身子晃了晃,险些摔倒,赶紧扶住门框。
他没想到真是自己老婆干的。
王老槐当即红了眼,怒气冲冲出家门,直奔王二来家,抓着冯桂英的头发就往家拖。
冯桂英还在得意洋洋,不料发生这个变故,顿时也懵了,又打又骂让王老槐松手,但王老槐就是不松手,头发被拽得生疼,她也只得跟着走。
村里人和王二来母子都很奇怪,也跟着去看咋回事。
王老槐把冯桂英拖进屋子,指着床上的月饼说:
你真有脸去跟人家骂架,这都是你做的好事,丢死人了呀,你咋就这么没出息,没吃过东西
冯桂英也懵了,忽然哀嚎一声,瘫在地上,哭天抢地地喊:见鬼了呀,见鬼了呀!
王大柱和孙慧芳也赶了过来,王大柱问明事情的原委,黝黑的脸庞也涨得通红,感到无地自容。
孙慧芳心里突突直跳,她没想到自己这个恶作剧后果居然这么严重,王小琴居然还跳了河。
没错,月饼是她利用空间异能调的包,她就想给婆婆个教训,好在没出大乱子。
本来月饼有四块,她忍不住吃了一块,本想给王大柱留一块,但觉得这事不能让别人知道,也就忍住没给。
王老槐指着冯桂英说:以后这个家你不要再说话了,没人会听你的。
又对王大柱说:你去收拾东西吧,今天咱就把房子换过来。
孙慧芳说:爹,不用了,就这么住着挺好。
王老槐用力挥挥手说:不要说了,就这么定了,以后这个家我说了算,换回来。
王老槐脸上已经没有了羞愧之色,反而是扬眉吐气的很,这让孙慧芳感到很惊奇。
这时候,王小琴抹着眼泪说:爹,那这事该咋办呢说着,望向床上的那三块月饼。
这……王老槐一下子傻了眼,挠了挠粗短的头发,也想不出个主意。
把月饼退给人家吧,少了一块;不退吧,又没法给人家一个说法。
于是,他又望向地上的冯桂英。
冯桂英不哭了,见王老槐看她,却哼了一声,扭过头去,说:
你不是要当家作主吗你自己拿主意吧。
王老槐又把目光投向儿子王大柱,王大柱憋红了脸,也拿不出个主意,转而看向孙慧芳。
孙慧芳一笑,走到床边,将三块月饼拿起来,掰下一块塞进自己嘴里,然后将另两块,一块塞给王小琴,一块塞给王大柱,说:
这是王二来送来给咱尝鲜的,又不是聘礼,难道吃了他的月饼就得嫁闺女吃了也白吃。
这时候,村里人也有进屋来看热闹的,孙慧芳这番话把屋里的人都惊得目瞪口呆。还有这样的说法吗
王二来却笑嘻嘻地说:对对对,嫂子说得对。
可是,王小琴终究不好意思吃月饼,把那块月饼又塞回孙慧芳手里,红着脸挤出人群,回到了自己屋里。
她的心情很复杂,想到刚才王二来为了维护自己,承认送假月饼,而被他娘殴打的情景,脸颊居然不由得有些发烫,心也扑通扑通跳得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