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场的“下马威”被徐泽巧妙化解,甚至反将一军之后,接下来的“辩论”,便彻底进入了徐泽的“个人表演时间”。
那些太学生们,虽然也提出了不少嗯,在他们看来,颇为“刁钻”和“深刻”的问题,比如“性善性恶之辩”、“王道霸道之争”、“义利先后之序”等等。
但,这些在经历过后世信息大爆炸洗礼的徐泽面前,简直就是小儿科!
他旁征博引,引经据典,谈古论今,挥洒自如。
时而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将对方驳斥得哑口无言,狼狈不堪。
时而又高屋建瓴,鞭辟入里,提出一些令在场所有人都耳目一新,茅塞顿开的独到见解。
他甚至还“不经意间”地,将自己后世所学的那些关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先进理念”,巧妙地融入到自己的辩论之中,给这些生活在封建时代的“古人”们,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思想冲击”和“头脑风暴”!
比如,在谈及“富国强兵”之道时,他引用了前世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发展工商业,搞活市场经济”等在这个时代听起来,简直是“惊世骇俗”的观点!
在谈及“边防策略”之时,他又引用了“以战养战,军屯戍边”、“发展火器,科技强军”等一系列极具前瞻性和操作性的具体方案!
在谈及“吏治民生”之时,他更是痛陈时弊,直指要害!将那些官场腐败,豪强兼并,赋税繁重,民不聊生的“黑暗现实”,毫不留情地揭露出来!并提出了“精兵简政,提高效率”、“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广开言路,从谏如流”等一系列振聋发聩的改革措施!
这场原本被许多人认为是“一边倒”的“文武之辩”,最终却演变成了一场徐泽个人的“学术报告会”和“思想启蒙课”!
整个祭酒大堂之内,除了徐泽那清朗而富有磁性的声音之外,便只剩下一阵阵压抑不住的惊叹声、赞美声和雷鸣般的掌声!
那些原本还对徐泽心怀偏见的太学生们,此刻早已被他那渊博的学识,深邃的思想,以及那股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豪迈气概,给彻底折服了!
他们看着那个站在讲台之上,侃侃而谈,神采飞扬的年轻身影,眼神中充满了敬畏、崇拜和一丝丝的狂热!
他们仿佛在徐泽的身上,看到了大夏王朝未来的希望!
而这场在国子监的“惊世辩论”,也如同插上了翅膀一般,以一种超乎想象的速度,迅速传遍了整个京城,乃至更远的地方!
徐泽的名字,再次成为了万众瞩目的焦点!
只是
这一次,人们谈论的,不再仅仅是他那“战神”般的赫赫武功。
更有他那“经天纬地”般的治国之才!和他那“振聋发聩”般的旷世宏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