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贼所恃者,无非火器之利。其炮沉重,需预设阵地,难以野战中使用。且弹药消耗巨大,难以持久。其所用之‘霹雳弹’,虽威力惊人,然若敌军阵型疏散,骑兵高速冲击,则杀伤大减。贼军步卒虽勇,然骑兵不足,机动性差,若以轻骑袭扰其两翼及粮道,必能使其首尾难顾,不战自溃......”
密信中,不仅详细描述了徐泽火炮的固定阵地作战特性、对密集阵型的杀伤优势,还特别指出了其在野战机动性和应对分散冲击方面的“不足”。甚至,连虎贲军骑兵数量相对较少,后勤补给线可能存在的薄弱环节,都被一一提及。
这封密信的出现,对于正苦于无法破解徐泽“妖火”的辽国君臣而言,不啻于久旱逢甘霖,雪中送热炭!
“此信......可信否?”耶律洪基手持密信,眉头紧锁,眼神中充满了怀疑和......一丝难以抑制的兴奋。
“陛下,”一名须发花白,眼神阴鸷的辽国老臣,躬身说道,“此信来历虽然诡秘,但观其笔迹和所用暗语,倒像是出自......京城那位与我大辽素有往来的‘故人’之手。其所言火器之弊,与我等之前根据战场情报推测,亦有诸多吻合之处。臣以为,此信......十有八九,是可信的!”
“哦?那位‘故人’?”耶律洪基眼中闪过一丝了然,“他倒是......越来越会做生意了。只是,他如此‘慷慨’地将徐贼的底细告知于我等,所图......恐怕不小吧?”
“陛下圣明。”老臣微微一笑,露出一口黄牙,“信中提及,若我大辽能出兵‘协助’大夏朝廷‘清除叛逆’,事成之后,那位‘故人’愿在朝中斡旋,促成两国......嗯,在某些‘争议之地’的归属问题上,达成‘友好协议’。并且......还暗示,若能生擒那徐泽,其人以及他手中那些火器的制造图谱,皆可......归我大辽所有!”
“哈哈哈哈!好!好一个‘友好协议’!好一个‘皆可归我大辽’!”耶律洪基闻言,顿时龙颜大悦,仰天大笑起来,笑声中充满了贪婪和......一丝如释重负的快意。
徐泽的火器,就像一根卡在他喉咙里的鱼刺,让他寝食难安。若是真能得到那些火器的制造图谱,那他大辽的铁骑,岂不是如虎添翼,横扫天下指日可待?!
至于那位“故人”的条件嘛......呵呵,只要能除掉徐泽这个心腹大患,割让一些无关紧要的“争议之地”,又算得了什么?大不了......等将来实力强大了,再抢回来就是了!
“传朕旨意!”耶律洪基猛地一拍龙椅扶手,眼中闪烁着嗜血的光芒,厉声喝道,“命皇太弟耶律重元,即刻点齐十万精锐!再征召漠北各部勇士,凑足二十万大军!朕要他......在一个月之内,兵临黑水城下!告诉他,这一次,不许再有任何失误!务必给朕......踏平安宁!活捉徐泽!”
“告诉他,对付徐贼的火器,要用......狼群战术!骑兵分散冲击,袭扰两翼,断其粮道!切不可再像耶律宗翰那个蠢货一样,将大军密集排列,给敌人当活靶子!”
“另外,”耶律洪基顿了顿,嘴角勾起一抹阴险的笑容,“派人去联络一下西边的那些羌人。告诉他们,我大辽即将南下‘替天行道’,‘清除叛逆’。若是他们肯出兵相助,事成之后,河西走廊的土地......可以分他们一半!”
“陛下英明!”辽国群臣齐声赞道,一个个摩拳擦掌,仿佛已经看到了大辽铁骑踏破安宁,生擒徐泽,瓜分河西的“美好”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