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越国主阮福源坐立不安。南越国力远逊于大华,且与大华商贸往来密切,文化相通。
江峰并未动用武力。他上奏皇帝,建议对南越采取“怀柔归化”之策。
他亲自修书一封给南越国主,晓以利害,承诺保障南越宗庙社稷,开放更大规模的贸易,并邀请南越王子入大华太学学习。
同时,由苏婉晴主导的“云裳阁”商队,带着精美的丝绸、瓷器、茶叶以及风靡大华的新式内衣,深入南越。
这些商品不仅带来了丰厚的利润,更将大华的时尚与文化悄然渗透进南越宫廷和民间。柳清漪则带领太医院精英,以“交流医术”为名,深入南越,防治瘟疫,推广先进的医药知识,赢得了南越百姓的爱戴。
在强大的国力威慑、巨大的经济利益诱惑和温和的文化浸润下,南越国主阮福源审时度势,主动遣使入京,奉上国书,自愿去除国号,内附为大华“安南都护府”,永为大华藩篱。皇帝欣然接受,厚赏南越王室,并任命贤能治理安南,促进融合。
至此,困扰大华百年的三大边患——西羌、北宁、南越——在江峰与雷震这对绝世搭档的手中,以雷霆手段与怀柔智慧,或灭或降,尽数平定!
大华疆域空前辽阔,四海宾服,万国来朝!
太和殿上,举行了盛大的凯旋献俘与封赏大典。
雷震封“辅国公”,世袭罔替,冰谷之耻尽雪。
江峰封“定国公”,领太子太傅,总领天下兵马大元帅,辅佐太子。
皇帝萧彻拉着他的手,当着满朝文武的面,郑重地将小太子萧稷的手交到江峰手中:“稷儿,记住,江师之智,乃我大华镇国之宝!你当以师礼待之,永世不忘!”
苏婉晴被皇帝赐婚江峰,封诰命,她家的“云裳阁”获封“皇商”,其创新的商业模式和内衣文化,成为大华连通世界、传播文明的重要纽带。
柳清漪册封如夫人。
数年后,老皇帝萧彻含笑驾崩,传位于已初具明君气象的太子萧稷。
新皇登基,改元“开元”,在帝师江峰的辅佐下,锐意改革,励精图治。
创建皇家格物院的,亲自培养精通数理、格物、化工的人才,将超越时代的种子悄然播撒。改良火器、发展农业、兴修水利、推广新学......
他的智慧不再仅仅用于征伐,更用于建设一个更强大的帝国。
雷震则坐镇西北,利用屯田之策,将昔日战场变为沃野良田,边塞重镇日益繁华,民族融合,一片祥和。
又是一个春日的午后。
在京郊幽静的“格物山庄”内,已是垂暮之年、白发苍苍但精神矍铄的江峰,躺在摇椅上,看着远处试验田中金黄的麦浪,听着格物院中传来的年轻学子们热烈的讨论声。
已成为一代明君的萧稷,身着常服,悄悄来到老师身边,恭敬地为他披上薄毯。
“老师,看这江山如画,百姓安居乐业,四海升平,盛世如您所愿。”
江峰微微睁眼,看着眼前这位自己一手教导、开创了“开元盛世”的帝王,眼中满是欣慰。他望向遥远的天际,仿佛看到了另一个时空的星辰,喃喃道。
“盛世,才刚刚开始。陛下,记住,格物致知,才是真正的强国之本。
为师只是推开了一扇门罢了,未来的路,靠你们自己走了......”
微风拂过,吹动书案上一本摊开的笔记,扉页上,是江峰苍劲有力的字迹。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他的目光最终落在那本笔记上,嘴角泛起一丝穿越千年、洞悉一切的平静微笑,缓缓闭上了眼睛,如同安睡。
一代传奇,就此落幕,但他的智慧与精神,如同播撒的种子,已深深植根于这片他为之奋斗的土地,将在未来的岁月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照耀着大华帝国走向更加辉煌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