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张成没再多看巷口,拎起一直放在脚边的装着高粱面和棒子面的布袋子,也大步走出了小巷。
他没有直奔城外,而是拎着布袋子重新折回了喧嚣的集市。
手里有粮,心里不慌。
这话在此刻有些变味。
但张成清楚,身上扛点东西,反而能让藏在暗处的眼睛放松警惕。
毕竟,猎物身上带包粮食和揣着几百块钱,给人的观感完全不同。
他熟门熟路地拐进集市旁边一条更隐蔽的小街,这里就是所谓的黑市。
比起明面上的集市,这里规矩更松些。
当然,东西也更杂更贵。
关键是不问票。
几间破瓦房后面挤挤挨挨排开些小摊,摊主大都神色警惕。
一个卖菜的汉子裹着油腻的头巾,面前摆着冻白菜、蔫巴的土豆、裹着泥的红薯,旁边还有点粉条和白萝卜。
张成蹲下,拿起一颗冻白菜掂量:咋换
汉子警惕地扫视四周,声音压得低:白菜三分钱一斤,不要票。土豆四分,红薯也是四分。
张成点点头,黑市价高是常事,这里不是讲价的地方。
他利索地挑了十斤冻白菜、十斤土豆、十斤红薯,又抓了两把粉条,从刚赚的钱里数出一块五毛钱递过去,找了一枚五分的硬币回来。
他继续转悠,目光停留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
地上铺着旧麻袋,上面稀稀拉拉摆着几包纸包和小布袋,旁边还有几把嫩绿的红薯苗。
他蹲下身扒拉了一下:种子
摊主是个寡言的老头,闷声道:嗯,白菜、水萝卜、豆角、茄子、菠菜的籽儿。这点儿红薯藤,自家暖炕催的,能移栽了。
张成心头一动。
大山空间里那片黑土地可是无价之宝!
他当即把几种蔬菜种子各要了一小包,红薯藤也要了两把。
他盘算着,很快菜就不会缺了。
接着又买了十几张糊窗户用的薄皮纸,换家摊子挑了把锃亮的铁锹和一把结实的锄头。
在卖日用杂货的地方,打了两斤盐巴和一粗瓷瓶酱油以及一罐老陈醋。
家里调味料见了底,这东西在乡下也是精贵物。
煤块咋卖
张成走到一个推着独轮车的壮汉摊前。
黑黝黝的煤块堆在车斗里。
好煤,八分钱十斤,随便挑,没大块渣子。壮汉声音洪亮。
来二十斤。张成挑了些成色好的大煤块,又花了一毛六分。
最后,他在布摊前停下。
摊上挂着的蓝底白花土布让他想起周雪那件洗得发白,补丁叠补丁的旧褂子。
他伸手摸了摸,质地虽粗,颜色却鲜活。
不过眼下小县城里都是这路货,根本没得挑。
好在结实耐用,价格也便宜。
老板,这布咋卖
蓝印花布一块二一尺。那边粗布便宜,五毛一尺。卖布的妇女回道。
张成量了三尺蓝花布,想着周雪的身量做件新褂子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