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刘禅说道:朝廷之乱,虽始于十常侍之乱,但究其根本,乃是世家豪族,如今以江东尤甚。
父王欲再兴汉室,却不想大汉重蹈覆辙,所以大哥此去树功立业,一定要把握好局势,杀伐果断,不必过于掣肘。
刘封双目微凛,蹙眉道:但父王一向以仁德示人,礼贤下士,爱民如子,这......
刘禅笑道:父王爱的民,乃是当初携民渡江的那些百姓,而不是欺上瞒下,坑害百姓的豪绅,敬贤爱士也是有德之人,那些沽名钓誉,图谋私利的伪君子,不必管他!
刘封为难道:这道理愚兄岂能不知但其中的度却很难把握啊!
刘禅道:所以我帮大哥拟定了三个标准,只需以此执行即可!
刘封抱拳道:愿闻其详!
第一,是否有利于中兴大汉!
刘禅伸出一根手指头: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团结刘封一怔,旋即点头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此言有理。
第二,是否有利于增强兵力!
刘禅又说道:不管钱粮车马,还是赋税人丁,一定要增强汉军兵力。刀枪里面出政权,没有实力皆空谈。
刀枪里面出政权
刘封又是一愣,抚掌大笑道:贤弟之言浅显易懂,比那些咬文嚼字,动辄引经据典的腐儒说话轻松多了。
这才哪到哪
刘禅心中暗笑,这可是他绞尽脑汁综合自己后世所学,从伟大的指导思想中总结出的一点皮毛。
这可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现在只能修改到符合当下的局势,以后还要在实践中修改完善呢!
其三便是人心:得民心者得天下。刘禅郑重说道:凡是但看是否有利于安定百姓。
刘封听罢眼睛一亮:贤弟今日一言,令我茅塞顿开。如今奸臣当道,海宇颠覆,唯有兵强马壮,收获民心,才能长治久安。
不多时辅匡、庞季已经收拾完毕,前来候命,即将对江东用武,他们是一刻也按捺不住。
刘禅将刘封送出府衙,将自己的贴身玉佩递给他:大哥此去,尽管放心施为,天塌下来,有老弟帮你兜着。
刘封双手接过,躬身道:江东之行,某当全力以赴,为汉室江山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不管这话是刘禅自己想的,还是刘备或者法正教他转述的,这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这代表了父王的意思,江东之行是对自己的考验,更是帮刘禅稳固地位。
刘禅将一行人送出江陵,由糜威代其饮酒壮行。
刘封跨上战马,迎着春风,眼眸变得深邃而坚定。
从父王到二叔,再到阿斗,他们全都变了。
我刘封,自即日起,也要改变!
父王不好杀的人我来杀,阿斗不便杀的人我更要杀。
扫清障碍,踏平江东!
这,就是我,新生的刘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