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刘备最先反应过来,故作不悦道:你这逆子,在蜀中顽劣也就罢了,怎敢对吴侯不敬他可是你二舅啊!
嘴上骂着,心中却是乐开了花,如果这事是真的,那孙权可丢人丢到阿斗姥姥家去了!
刘禅笑道:正因为他是我舅,我才说明情况,免得他又被身旁的谗臣小人蒙蔽。
诸葛瑾听说孙权暂时安全,不由心中暗喜,又听刘禅之言,似乎有意让孙权悔过,赶紧趁机劝道:吴侯确实被吕蒙一时言语蛊惑,才犯下大错。
然事有轻重大小之分,大王乃汉朝皇叔,今曹贼称王,篡逆在即,汉帝在深宫引颈盼望。
大王不思除贼勤王,却为一时之错而不顾朝廷安危,是舍大义而就小义也。
中原未克复,两都皆大汉创业之地,大王不趁势北伐,而止步荆州,是弃重而取轻也。窃为大王不取。
刘备怒道:你在教我做事
诸葛瑾现在也顾不了许多,躬身道:大王矢志再兴汉室,恢复山河,如今却置魏不问,反欲伐吴,这是不顾大局,舍本逐末啊!
啧啧啧,现在知道以大局为重了
刘禅在一旁咂着嘴,问道:你们两次偷袭荆州,可曾想过大局先生之前还前往麦城劝降我二叔,这也是以大局为重
说起此事,刘备的脸色也沉了下来,如果不是刘禅改变江陵局势,关羽真被困在麦城,恐怕绝不会苟活!
这......我早知大王与关将军有结义之情,情同骨肉。
诸葛瑾语气一滞,勉强解释道:我劝降关将军,是为权宜之计,恐他被吕蒙所害,两家结仇,不可化解。
刘备冷哼道:若云长果真有个闪失,杀弟之仇,不共戴天!孤必伐东吴报仇,除死方休!
诸葛瑾忙道:吴侯正是深知大王与关将军情深义重,才不远千里赶来荆州阻止吕蒙啊!
困在江陵这段时间,也想清楚了前因后果,就算吕蒙真的拿下江陵,恐怕刘备也会来报仇,到时候两国交锋,只会让曹操坐收渔利。
呵呵,这么说来,我们还要感谢吴侯了
刘禅轻笑道:既说此事与吴侯无关,为何他在盘桓公安半月,难道是来做客的不成
做客诸葛瑾一怔,赶紧点头道:是是是,当年荆州一别,十余年未见,吴侯这次来,既为阻止吕蒙犯错,也是想与大王叙叙旧,联络感情。
原来吴侯是一番好意啊!刘禅挠挠头,尴尬笑道:是我梦浪了,既然是来做客,应该好好招待才是。
世子年幼赤忱,童言无忌,吴侯必不会见怪。
诸葛瑾暗自松了一口气,刚才还紧张这刘禅难缠,没想到几句话就糊弄过去了。
小孩毕竟是小孩,哪懂得军国大事。
现在看来,吴侯故意吐血,也是诈伤来博取刘备同情。
想到孙权为了他们不惜被刘禅辱骂,为人所笑,诸葛瑾心中愈发感动。
再次向刘备深施一礼:曹贼之仇,公也;兄弟之恨,私也。还请大王以汉室为重,以天下为重!
这......刘备故作为难,沉吟不语。
法正谏道:当今国贼乃曹操,非孙权也。今曹贼有篡逆之意,神人共怒。既然吴侯同意交还荆州,大王可早图中原,与吴侯联手进兵,以讨凶逆,则中原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汉室可兴矣!
孝直所言极是!刘备深吸一口气,终于回心转意,对诸葛瑾言道:若非先生一心为主,良言相劝,孤决不轻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