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光与影的交界点
九月的南江大学蒸腾着青春的热浪。梧桐叶滤下的阳光碎金般洒在红色跑道上,空气里漂浮着草叶炙烤的微醺气息。迎新晚会筹备现场如同一锅煮沸的汤,喧嚣鼎沸。街舞社的排练区域却像一块自洽的寒冰——姜棠立于圆心,黑色工装裤衬得双腿笔直修长,黑发发利落如刀裁,随着她示范一个高难度的定格(Freeze)动作,几缕汗湿的发丝黏在光洁的额角。她指尖划过空气,声音清泠似玉磬:注意肩胛骨内收的力度,这里的波浪(Wave)不是软绵绵的流动,是韧性的爆发。
不远处,次声波阵线乐队的贝斯调整发出一声沉闷的低吼。林一川盘腿坐在音响旁,阳光跳跃在他蓬松的栗色短发上。他指尖拨过木吉他琴弦,流淌出一段轻快的布鲁斯前奏,侧头与鼓手陈燃讨论时,颊边深深的酒窝盛满了笑意,仿佛能酿出蜜来。陈燃用鼓槌敲敲他肩膀:川儿,主歌部分进鼓点的时间,再推后半拍试试情绪更悬疑。林一川点头,修长手指在琴颈上滑动,眼神却像被无形的线牵引,越过攒动的人头,落在那片寒冰中央。
姜棠周身萦绕着一种疏离的气场,像裹着一层薄而坚韧的琉璃壳。林一川胸腔里那颗惯于热情奔放的心,被那清冷专注的眼神轻轻烫了一下。他鬼使神差地踱步过去,阳光在他身后拉出长长的影子,覆盖了姜棠脚下的地面。
嗨!他扬起标志性的灿烂笑容,露出整齐的白牙,你们街舞社这次准备的节目,光看排练架势就知道肯定超燃!炸翻全场那种!声音带着少年人特有的清亮和笃定。
姜棠动作未停,只微微侧首,礼貌性地牵了牵嘴角。那笑容像蜻蜓点水,转瞬即逝,未达眼底。谢谢,希望如此。声音平静无波。说完,她立刻转向一个动作略显滞涩的社员:小雅,胯部发力点再低一寸,对,核心稳住。彻底将林一川晾在了原地。林一川伸出去准备击掌的手僵在半空,指尖尴尬地蜷了蜷,最终只能讪讪地挠了挠后脑勺,顶着陈燃戏谑的目光,灰溜溜地折返。阳光似乎也没那么暖了。
一周后,大学生活动中心旁的
U
形滑板场成了新的焦点。震耳的音乐、滑板轮摩擦地面的锐响、人群的惊呼与喝彩交织。林一川被室友硬拉来捧场,百无聊赖地靠在栏杆上刷手机。直到广播里报出那个名字——
法学院,姜棠!
林一川猛地抬头。只见姜棠换下了街舞时的宽松服饰,一身简洁的黑色运动背心配束脚工装裤,长发利落地束成高马尾,露出光洁的脖颈和清晰的锁骨线条。她脚踏一块磨砂质感的深蓝滑板,眼神沉静如古井,周身气场却锐利如出鞘的刃。哨响瞬间,她左脚猛地发力蹬地,滑板如离弦之箭射入
U
型池。
加速、腾空!她在池壁顶端轻盈跃起,身体在空中舒展开,一个干净利落的尖翻(Kickflip),滑板在她脚下灵巧地旋转一周,又被她稳稳踩住落回池壁。紧接着是更炫目的大乱(Bigspin),滑板高速自转,她身体如风中劲竹,稳定协调。每一次腾挪翻转都带着力量的美感,风声呼啸过耳畔,汗水在阳光下折射出细碎光芒。她像一只低空掠过的雨燕,迅捷、精准、无畏。
林一川的呼吸不知不觉屏住了,手机滑落口袋都未察觉。他眼中再无其他,只有那个在
U
型滑板厂里御风而行的身影。心跳的鼓点,竟奇异地与她滑板撞击池壁的节奏重合。一种前所未有的悸动,悄然在胸腔深处扎根。
缘分的丝线,总在不经意间缠绕。某个秋日午后,姜棠抱着厚重的《国际法案例精析》穿过喧嚣的操场。一阵极具穿透力的吉他旋律破空而来,裹挟着蓬勃的生命力,瞬间攫住了她的心神。她循声望去——是次声波阵线乐队在露天排练。林一川站在中央,微微垂首,额发遮住部分眉眼,只余下颌线绷紧的专注弧度。他修长的手指在琴弦上翻飞扫弦,奏响的正是那首让她驻足的旋律。汗水浸湿了他额角,他却浑然不觉,整个灵魂仿佛都融入了指尖流淌的音符里。那份纯粹的热爱与燃烧的激情,像一束光,猝不及防地穿透了姜棠习惯性构筑的疏离屏障,在她心湖投下一圈圈涟漪。她抱着书,在梧桐树的阴影里静静站了很久,直到最后一个音符消散在风里。
2
理性与感性的共振
法学院一年一度的模拟法庭大赛,成了两人命运交叠的正式舞台。抽签结果公布时,林一川看着控方:林一川、姜棠的字样,嘴角几乎咧到耳根。他隔着人群,朝姜棠的方向用力挥了挥手,换来对方一个略显无奈的轻微颔首。
备战的战场选在了法学院顶楼那间狭小却安静的研讨室。巨大的玻璃窗外是城市流动的灯火,室内只有白炽灯管的嗡鸣和翻动卷宗的沙沙声。他们的第一个分歧,出现在一份关键证人证言的可采性上。
这份证言必须排除。姜棠指尖点着卷宗复印件,语气斩钉截铁。她微微蹙眉,清冷的眸子在灯光下显得格外锐利,证人在案发时处于醉酒状态,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二条,其感知、记忆和表达能力存在重大瑕疵,证言真实性存疑,且可能误导陪审团对事实的认定。采信它,等于在控方的逻辑链条上埋下一颗随时会爆的雷。她逻辑缜密,条分缕析,像一台精密的司法仪器。
林一川身体前倾,双手撑在桌沿,眼中闪烁着挑战的光芒:我不同意。醉酒状态下的证言并非必然无效。看这里——他抽出另一份材料,证人虽然醉酒,但他描述的凶手左耳垂缺失这一关键细节,与尸检报告和现场提取的带血耳饰完全吻合!这是无法伪造的客观指向。证据规则的核心是关联性与可靠性,这份证言在细节上的高度契合,恰恰证明了其核心内容的可靠性。我们可以申请法庭对其证明力进行重点审查,而非简单排除。他思维跳跃,善于在规则框架内寻找突破点,像一把试图撬开缝隙的利刃。
争论常常激烈到面红耳赤,研讨室成了没有硝烟的战场。但正是在这一次次的思维碰撞中,他们窥见了对方灵魂深处的光芒。姜棠惊叹于林一川天马行空却总能自圆其说的诡辩才华,他那份敢于挑战既定框架的勇气,是她这个习惯了在规则轨道上精确运行的人所欠缺的。而林一川则彻底折服于姜棠抽丝剥茧般的逻辑推演能力和对法条精准如手术刀般的运用,她的严谨与深度,让他这个常常靠直觉和热情驱动的人感到震撼,甚至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崇拜。
激烈的头脑风暴后,短暂的休息时光显得尤为珍贵。林一川会瘫在椅子上,灌一大口水,然后眼睛发亮地跟姜棠描述他周末骑行去郊外野山的经历。你不知道,清晨的山顶,云海就在脚下翻滚,太阳跳出来的那一刻,整个世界都是金色的!我还遇到一只傻乎乎的小松鼠,追着我的车轮跑了好远。他手舞足蹈,笑容纯粹得像山涧清泉。
姜棠紧绷的神经也会在这种时刻放松下来。她会放下笔,难得地露出轻松的笑意,讲讲街舞社的糗事。新来的小学弟,每次练大地板(Power
Move)风车(Windmill)都把自己弄晕,上周直接撞倒了音响,现在大家看到他做准备动作就集体后退三步。她模仿小学弟晕头转向的样子,眼波流转间,冰雪消融,春水初生。清冷的声线染上温度,听得林一川心尖发烫。
这种微妙的变化,自然逃不过僚机们的火眼金睛。闺蜜李瑶,那个有着小鹿般灵动双眼的女生,在图书馆偶遇姜棠时,不由分说地将一份标着模拟法庭核心资料-林一川急用的文件塞到她手里,挤眉弄眼地坏笑:哎呀,顺路嘛棠棠!他就在三号排练室,肯定望眼欲穿等着救命呢!姜棠捏着文件袋,耳根微热,在李瑶促狭的目光中无奈地走向排练室方向。
而乐队那边,鼓手陈燃更是老谋深算。一次排练间隙,他擦着汗,状似随意地对林一川说:川儿,新改的那首《夏日回响》,副歌部分节奏总觉得差点意思,不够抓耳。然后立刻转向刚走到门口的姜棠,热情洋溢:姜棠!来得正好!你是搞舞蹈的,节奏感一流,快来给点专业意见!旁观者清嘛!姜棠被这突如其来的热情弄得措手不及,只好在陈燃真诚的注视和林一川期待的目光中走进排练室。
音乐响起,林一川抱起吉他。当他的指尖划过琴弦,熟悉的旋律流淌而出时,那份全情投入的专注再次笼罩了他。汗水顺着他的下颌线滑落,滴在琴身上,他却浑然忘我,身体随着节奏轻微晃动,每一个音符都仿佛带着心跳的温度。姜棠靠在墙边,目光无法从他身上移开。排练室里灯光昏黄,空气里弥漫着乐器、汗水与少年热忱混合的独特气息。林一川偶尔抬眸,目光穿越晃动的光影与漂浮的微尘,精准地捕捉到她的视线。那一瞬间的交汇,时间仿佛被拉长、凝滞。两人都像被电流轻轻击中,迅速移开目光,却掩饰不住脸颊悄然飞起的红霞和微微加速的心跳。空气中弥漫开一种无声的、甜蜜的张力。
3
心墙的崩塌与重建
秋意渐浓,梧桐叶染上金黄。林一川的乐队终于争取到了校际音乐节的主舞台表演机会。消息传来时,他第一个冲到了街舞社训练室外。姜棠刚结束一组高强度的
Breaking
训练,额发湿透,扶着把杆微微喘息。
姜棠!林一川的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眼睛亮得像盛满了星星,下周五晚,中心广场大舞台!我们乐队开场!你……你一定要来看!他将一张精心设计、印着乐队
Logo
和次声波阵线字样的入场券塞进姜棠手里,指尖因紧张和期待而有些微颤。
data-fanqie-type=pay_tag>
姜棠看着手中质感特殊的卡片,再看看眼前少年毫不掩饰的灼热目光,心头一暖,清冷的眉眼柔和下来,郑重地点了点头:好,我一定到。
时间在忙碌与期盼中滑向周五。姜棠特意选了一条简洁的藏蓝色连衣裙,对着镜子将长发别到耳后,露出小巧的珍珠耳钉。镜中的人,眼神里带着一丝自己都未曾察觉的雀跃。然而,手机铃声如同刺耳的警报,在她即将出门时骤然响起。街舞社长的声音焦急万分:棠棠!救命!赞助商临时派了人来验收我们下个月大赛的编舞,点名要你演示!现在!在二号排练厅!
姜棠的心猛地一沉。一边是关乎社团未来半年经费的重要验收,一边是林一川盛满期待的约定。手心手背都是肉,抉择的瞬间如同烈火焚心。她尝试拨打林一川的电话,无人接听(他已在后台准备)。时间一分一秒流逝,验收方的脸色越来越沉。姜棠狠狠咬了下嘴唇,指甲几乎掐进掌心,最终只能转身冲回排练厅,将手机调成静音塞进口袋深处。每一次旋转、每一次定格,都像踩在刀尖上,心早已飞向了喧嚣的中心广场。
而此时的后台,林一川已换上演出服,抱着心爱的吉他,目光一遍遍扫向入口方向。开场前十分钟,他忍不住又给姜棠发了条信息:快开始啦,给你留了最好的位置!发送键按下,石沉大海。舞台的灯光亮起,音乐的前奏响起,他站在聚光灯下,目光依然不死心地扫视着台下那片预留的空位。那里,始终空无一人。欢呼声、掌声如潮水般涌来,却无法填补他心中那个巨大的空洞。一首首歌,他唱得依旧投入,舞动依旧充满力量,但只有最熟悉他的陈燃能看到,他眼底深处那抹被强行压下的失落和黯淡。演出结束,他谢幕的笑容有些勉强,抱着吉他的手臂微微发沉。
接下来几天,林一川像换了一个人。食堂偶遇,他不再像往常那样笑着挥手挤过来,而是远远地点个头便匆匆走过。微信回复变得简短而客气,甚至带着刻意的疏离:在忙。好的。收到。姜棠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份冰冷的变化。委屈、不解、还有一丝被冤枉的愤怒,像藤蔓缠绕住她的心。她本就习惯用沉默保护自己,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冷遇,那层疏离的琉璃壳瞬间加厚,变得坚硬而冰冷。她不再主动联系,即使路上狭路相逢,也只是面无表情地擦肩而过,仿佛对方是空气。两人之间,筑起了一道无形的冰墙。
然而,沉默的冰封之下,是暗流汹涌的痛苦。林一川在宿舍里对着吉他发呆,弹出的旋律都染上烦躁。姜棠在图书馆对着厚厚的法典,字迹在眼前模糊,心绪纷乱如麻。他们都倔强地不肯先低头,任由误会像雪球般越滚越大,冻伤彼此。
打破僵局的,是深秋校园里那片著名的镜湖。一个凉风习习的傍晚,林一川心烦意乱地绕着湖边漫无目的地走,一抬头,竟看见姜棠独自坐在湖畔的长椅上,望着被风吹皱的湖面,侧影单薄而寂寥。昏黄的路灯勾勒出她清瘦的轮廓,晚风吹起她额前的碎发。那一刻,林一川心中所有的别扭、委屈、不甘,忽然被一种更强烈的心疼和冲动取代。他不想再猜,不想再冷战,他只想靠近她,哪怕会被她周身的寒气刺伤。
他深吸一口气,大步走了过去,在她面前站定。高大的身影挡住了路灯的光,在姜棠身上投下阴影。姜棠,他的声音有些干涩,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和疲惫,我们……谈谈吧。
姜棠似乎并不意外,缓缓抬起头。路灯的光落进她眼里,映出几分惊讶,但更多的是一种强装的镇定和深藏的脆弱。她没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他,点了点头。
两人沿着湖畔的鹅卵石小径慢慢走着,脚下是落叶破碎的轻响。沉默像粘稠的糖浆,包裹着两人。最终还是林一川先开了口,声音低沉,带着压抑的委屈和困惑:那天晚上……音乐节……我在台上,找了你好久……位置一直空着。他顿了顿,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吉他背带的边缘,我以为……你根本没放在心上。
姜棠的心像被那低沉的语调狠狠揪了一下。原来如此。她停下脚步,转过身,正对着他。月光和路灯交织的光线下,她的眼神清澈而坦诚,带着一丝懊恼:不是的。那天下午,街舞社临时接到紧急通知,赞助商代表突然到访,必须由我负责展示关键编舞。事关社团下半年的经费,我……我走不开。她的声音微微发颤,带着不易察觉的急切,我试过联系你,但你电话没接。我整个晚上都在排练厅,结束后已经很晚了……她抿了抿唇,垂下眼帘,对不起,是我没处理好,应该想办法提前告诉你一声的。
真相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瞬间击碎了林一川心中那块沉重的寒冰。失落、委屈瞬间被巨大的释然和更深的愧疚取代。他猛地抬手,用力搓了搓脸,发出一声懊恼的叹息:天啊……我真是个傻瓜!我竟然……我竟然就这么误会你,还跟你冷战……他抬起头,眼神里充满了自责和歉意,对不起,姜棠!是我太小心眼了,没搞清楚状况就乱发脾气!我……
看着他手足无措、满脸懊悔的样子,像一只做错事的大型犬,姜棠心中最后那点委屈也烟消云散了。一丝无奈又带着暖意的笑意,终于冲破了她脸上的冰层,如同初春破冰的溪流。行了,她轻轻打断他,声音恢复了往日的清冷,却多了一丝温和,误会解开了就好。我也有责任。她顿了顿,补充道,下次……我会提前说明。
下次林一川敏锐地捕捉到这个充满希望的词,眼睛瞬间亮了起来,酒窝重新浮现,那说定了!下次我演出,你一定来!我……我给你留最好的位置!不,给你在后台
VIP
专座!他急切地保证,孩子气的模样让姜棠唇角的笑意更深了些。
镜湖的晚风带着凉意,却吹不散两人之间重新升腾起的暖流。那道无形的冰墙,在坦诚的目光和迟来的道歉中,悄然融化崩塌,留下的是更加清晰、也更加珍惜的彼此的身影。
4
星光为证的乐章
误会冰释后的暖意尚未散去,更大的舞台已在召唤。校庆三十周年大型文艺晚会,成为全校瞩目的焦点。在学生会艺术中心的协调下,一个前所未有的创意诞生了——街舞社与次声波阵线乐队强强联手,打造一个融合舞蹈与现场乐队演奏的跨界节目:《破界·共振》。
方案讨论会异常热烈。姜棠站在白板前,指尖点着初步构思的流程图,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街舞的力量感(Power
Move)和乐队的节奏律动(Groove)是天然契合点。我的设想是,开场由乐队一段激烈的吉他
Solo
切入,鼓点跟进,街舞队员随之以电流(Animation)和机器人(Robot)风格的定格(Hitting)动作回应,模拟电流被音乐激活的瞬间。高潮部分,双方节奏完全同步,街舞的大地板(Power
Move)大招配合乐队最炸裂的副歌,达到视觉与听觉的『共振』峰值!她的语速比平时快,脸颊因激动而微微泛红,整个人散发出一种极具感染力的光芒。
林一川立刻被这个大胆的构想点燃了:太棒了!音乐方面我们可以重新编曲,在副歌前加入一段纯节奏的
Break,给街舞的战斗步(Toprock)和地板步(Footwork)留足展示空间,然后鼓点突然加速,所有人一起爆发!灯光也要配合,从冷色调的蓝紫光到炽热的红金色,强化『破界』的冲击感!他兴奋地看向姜棠,两人目光在空中碰撞,火花四溅,一种默契的电流在无声传递。周围的社员和乐队成员也被他们的热情感染,讨论声、欢笑声充满了排练厅。
接下来的日子,姜棠和林一川几乎形影不离。夜晚空置的体育馆成了他们的主战场。他们一起反复推敲每一个音符与动作的衔接点,一起为了一个完美的卡点欢呼雀跃,也一起为某个细节的瑕疵争论到深夜。林一川抱着吉他,即兴弹出灵感迸发的旋律,姜棠立刻随之起舞,用身体语言诠释音乐的呼吸。他们有时累得直接瘫倒在光洁的木地板上,望着高高的穹顶喘息,分享同一副耳机里流淌的参考音乐,分享同一瓶矿泉水。在那些共同奋斗的深夜里,在汗水、音乐和彼此专注的目光中,一种超越友谊的、深刻而炽热的情感,如同藤蔓般悄然滋长,缠绕住两颗年轻的心。
然而,就在节目框架基本成型、进入精细化打磨的关键阶段,意外发生了。为了追求一个高难度的风车(Windmill)接托马斯(Thomas
Flair)的地板动作组合的完美流畅度,姜棠在一次反复练习中,左腿落地角度稍偏,脚踝外侧传来一声清晰的咔哒轻响。剧痛瞬间席卷了她,冷汗涔涔而下,她支撑不住,跌倒在地。
姜棠!林一川的惊呼撕破了排练厅的音乐。他几乎是扔掉吉他冲了过去。姜棠脸色惨白,紧咬着下唇,疼得说不出话,手指死死抓住自己受伤的脚踝。校医诊断:韧带中度拉伤,必须制动静养至少三周。
晚会迫在眉睫。看着脚踝上刺眼的白色绷带和冰冷的护具,再想到自己倾注了无数心血、承载着两个社团期望的节目可能因自己而夭折,巨大的失落和无助感如同潮水般将姜棠淹没。她把自己关在宿舍,拉上窗帘,第一次在李瑶面前红了眼眶,声音哽咽:都怪我……太心急了……
从李瑶那边听到消息的林一川心像被狠狠揪住。他没有过多的安慰言语,只是坚定地给姜棠发信息:别怕,交给我。他眼中没有丝毫的埋怨,只有满满的心疼和一种令人安心的力量。
接下来的日子,林一川像上了发条。他主动去找乐队和街舞社的核心成员紧急开会商讨。姜棠的部分不能简单删除,那是整个节目的灵魂支点之一。他目光扫过众人,我们要用音乐和舞台效果,把她的『存在』重新编织进去。方案很快确定:重新编曲,在原本姜棠
Solo
的部分,加入一段由吉他、贝斯和键盘共同模拟街舞节奏的纯音乐段落,加入采样姜棠排练时的呼吸声和脚步声作为背景音效;舞台调度上,利用追光和干冰,在姜棠原本应站立的核心区域营造一个充满象征意义的光之人影。同时,他每天排练结束后,都会雷打不动地出现在姜棠宿舍楼下,给她送去热汤、笔记,或者只是安静地陪她在校园里慢慢挪动几步,讲些排练的趣事分散她的注意力。他的陪伴,像温暖的泉水,无声地熨帖着姜棠焦灼的心。
晚会之夜,中心广场灯火辉煌,人声鼎沸。后台,姜棠坐在轮椅上,脚踝的疼痛依然清晰,但心却被另一种更强烈的情绪填满——期待与忐忑交织。她看着林一川和队友们做最后的准备。他穿着乐队的黑色演出服,额发用发胶抓出几分不羁的造型,侧脸在后台晃动的光影中显得轮廓分明。他感受到她的目光,转过头,朝她用力握了握拳,露出一个放心的笑容,眼神坚定如磐石。
大幕拉开,激烈的吉他
Solo
撕裂空气!鼓点如密集的雨点砸落!街舞队员们化身被电流激活的机械生命体,动作精准而充满力量。当音乐进入那个关键的、原本属于姜棠的段落时,灯光骤然变暗,只留下一束纯净的追光,投射在舞台中央那片空地上。与此同时,一段充满张力、由多种乐器交织模仿街舞律动(吉他滑弦模拟身体滑行,鼓点模拟脚步点踏,键盘音效模拟关节摩擦)的纯音乐响起,其间隐约穿插着姜棠标志性的、带着力量感的呼吸节奏采样。干冰制造的薄雾在追光中缓缓流动,一个朦胧却充满力量感的舞者形象仿佛在光影中若隐若现。台下观众发出阵阵惊叹和掌声。
林一川站在舞台前方,抱着吉他,目光灼灼地望向那片象征姜棠的光影,每一个音符都倾注了他的全部情感。他知道,她在看。他要替她,舞完这一曲。
演出获得空前成功!掌声、欢呼声、口哨声如同海啸般席卷整个广场。谢幕时,所有演员手拉手鞠躬。林一川在退场后在这沸腾的声浪中,毫不犹豫地跑向后台入口处,姜棠坐在轮椅上,眼中含着激动的泪水,用力地鼓掌。林一川气喘吁吁地跑到她面前,额角挂着汗珠,胸膛剧烈起伏。璀璨的星光和远处舞台的溢彩流光照亮他年轻而英俊的脸庞。他凝视着她,那双总是盛满阳光与笑意的眼睛,此刻却深邃得像夜空下的海,翻涌着浓烈得化不开的情愫。
他深吸一口气,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从身后变魔术般捧出一束花——不是艳俗的玫瑰,而是清新淡雅的白色洋桔梗点缀着翠绿的尤加利叶,如同她清冷外表下纯净的内心。他单膝微屈,视线与她平齐,声音因紧张而微微发颤,却无比清晰、无比郑重地穿透了后台的嘈杂:
姜棠。
从迎新晚会那个阳光刺眼的下午,你站在人群中央,眼神专注得像藏着整个宇宙开始……
从滑板场上,你御风而行,像一道劈开所有庸常的闪电开始……
从模拟法庭上,你逻辑严密寸步不让,眼睛亮得像淬了火的星辰开始……
从每一次不经意的目光交汇,每一次争论后的会心一笑,每一次你明明很累却还是坚持的样子开始……
我的心,就再也没能平静过。
你像一本深邃的书,我越读,越想读下去。你像一首未完成的歌,每一个音符都让我着迷。你的坚韧,你的才华,你清冷外表下包裹的柔软,甚至你的固执和偶尔的笨拙……都让我无法抗拒。
这三个月的点点滴滴,让我无比确定,这不是一时冲动,不是青春荷尔蒙的躁动。姜棠,我喜欢你。比喜欢音乐,比喜欢自由的风,比喜欢这世界上所有美好的事物加起来,还要喜欢。
你……愿意做我的女朋友吗
让我陪着你,一起写完后面所有的故事。
整个世界仿佛都安静了。后台的喧闹成了模糊的背景音。姜棠的视线完全被眼前的人占据。她看着他因紧张而微微湿润的眼角,看着他捧着花束微微颤抖的手,看着他眼中那份毫无保留、炽热如岩浆般喷涌的真诚。积蓄已久的泪水终于冲破堤防,汹涌而出,滑过她扬起的嘴角。所有的清冷、所有的克制,在这一刻土崩瓦解。她用力地点头,指尖深深掐入掌心也浑然不觉。洋桔梗的清香混着他身上熟悉的
clean
暖棉皂香扑面而来,泪水模糊了视线里少年虔诚的面容。后台杂乱的脚步声、远处的欢呼声都化作朦胧的背景音,耳畔只剩下自己擂鼓般的心跳。
我...喉间哽咽让她险些失声,她索性撑着轮椅扶手艰难起身。受伤的脚踝传来刺痛,身体摇晃的瞬间,林一川慌忙伸手搀扶,却被她顺势攥住手腕。隔着薄薄的演出服布料,能清晰感受到彼此剧烈跳动的脉搏。
从你抱着我冲进急诊室那天开始,她仰起头,泪珠悬在睫毛上将落未落,嘴角却扬起清浅的弧度,从你偷偷在我《国际商法》笔记里夹摇滚乐专辑开始,从你在模拟法庭庆功宴上替我挡掉所有敬酒开始——她每说一句就向前半步,直到能看清他瞳孔里自己小小的倒影,我就知道,栽在你手里了。
林一川的呼吸骤然急促,手中的花束簌簌颤动。他正要开口,却被姜棠突如其来的动作打断——她突然揪住他的演出服领口,借力踮起脚尖,在周围此起彼伏的尖叫声中,精准地吻上他的唇。洋桔梗坠落在地,白色花瓣四散纷飞。
这个吻笨拙而决绝,带着姜棠特有的孤勇。林一川的瞳孔猛地收缩,旋即闭上眼,颤抖的手掌声响却无人理会。后台晃动的顶灯在他们身上投下流动的光斑,像打翻了整片银河。
咳!二位注意点影响啊!陈燃戏谑的声音伴着快门声传来。李瑶举着手机从幕布后探出头,屏幕里赫然是两人相拥的剪影。姜棠慌忙后退,却因单脚站立不稳向后仰倒,被林一川拦腰捞回怀里。四周爆发出善意的哄笑,不知哪个乐队成员吹响了口哨。
后来的故事,在南江大学贴吧热帖里被描绘得绘声绘色:法学院冰山美人被吉他手当众拐跑,镜湖长椅成了约会圣地,模拟法庭最佳辩侣横扫恋爱学分。而当事人此刻正坐在法学院顶楼天台——当时模拟法庭的备战地。
姜棠晃着拆掉护具的左脚,看林一川用吉他弹奏新写的曲子《六号教学楼顶的月光》。晚风掀起乐谱,露出夹在其中的保研通知书:她以综合排名第一的成绩获得本校民商法学硕资格,而他刚刚签下知名音乐公司的乐队合约。
下个月我要去北京集训。琴声戛然而止,林一川的声音混着夏夜蝉鸣,公司说...至少两年。
姜棠翻动《民法典》的手指顿了顿。远处镜湖的波光粼粼闪烁,像撒了一把揉碎的星子。她合上厚重的法典,转头望进他忐忑的眼底:知道为什么选民商法方向吗
不等回答,她指向校园东北角正在施工的玻璃建筑,知识产权与文娱产业合规,这是未来十年的大蓝海。月光流淌在她沉静的侧脸,你们的原创音乐版权保护、演出合同风险规避——总得有个懂行的律师把关。
林一川怔住,旋即笑得胸腔都在震动。他伸手将人揽进怀里,下巴抵着她发顶闷声道:怎么办,突然觉得异地恋也没那么可怕了。怀里传来轻哼,姜棠揪住他卫衣抽绳:每月至少视频三次案件研讨。遵命,姜律师。
梧桐大道最后一片落叶飘零时,南江大学七十周年校庆纪录片里多了个经典镜头:模拟法庭大赛颁奖礼上,控方席的姜棠与林一川并肩而立。当主持人宣布冠军时,镜头精准捕捉到两人衣袖下紧扣的十指——这是李瑶贿赂摄影师三百块换来的特写。
卡!导演挥手示意停机,转头却见本该在观众席的男主角翻上舞台,捧着热美式递给正在整理法袍的恋人。场记板上的日期定格在
2025
年
6
月
29
日,盛夏的阳光穿过礼堂彩窗,在他们身上投射出虹色的光斑。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