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都市小说 > 东北道事 > 第4章  他叫吴三跪
老胡今年五十岁整,自然算得上老来得女,偏偏女娃从小便不哭不闹,除了吃奶就是睡觉,省心得很,让老胡喜欢的不得了。
经历那夜难产,老胡婆娘算是在鬼门关溜达一圈,好在最后平安无事。
庄稼人平日干的是农活,都是出大力的人,所以恢复的速度也要快得很。
至于女娃,老胡并未按照家谱给她取名,反倒是取了个好听的名字,叫贵琴。
待女儿百天之日,老胡大摆宴席,豪情全村男女老少。
今年的七月十四,似乎比往年要热上许多。
老胡虽说是闯关东过来的人,可他们家在关内是大族,排场自然小不了。
再者说老胡为人厚道,无论是帮忙干活还是钉马掌从未耍过心眼儿,遇见困难人家几乎是分文不收,来贺的人自然不少。
那个年代,一毛钱不嫌多,一个包袱皮不嫌少,无论官大官小钱多钱少,凡是来人没有空手的。
老胡和振海在门口迎客,振国和振英将客人的礼品接过后放入偏房,没一会儿的功夫,礼品就摆了一炕。
至于振勇,则带着两个弟弟在偏房里等着,趁着哥哥姐姐不注意的时候偷嘴吃。
刘产婆和王婆子也前来祝贺,老胡自然将帮了大忙的二位请入主桌,奉座上宾。
接生婆这一行也是有着传承的,王婆子算是刘产婆的徒弟,至于刘产婆,也有位师傅,只不过她师傅在二十年前的时候突然失踪了,有人说她是投奔儿子去了,有人说她和姘头私奔去了,总之这个人是突然间离开的横道村。
他婆娘抱着贵琴看着将大院坐满的客人,脸上挂着藏不住的欢喜。
贵琴生的白胖,肉嘟嘟的小脸蛋儿像苹果,可爱极了,凡是看见这小丫头的人都会夸赞一句。
敲锣打鼓声响起,老胡竟然还请了戏班子,戏台就搭在院墙边,这可是一笔不小的花销。
鸡鸭鱼肉配上暖口的酒,众人是你一言我一语,说的话比过年时说的都好听,平日不喝酒的老胡也在气氛的烘托下红了脸。
直到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老胡颤颤悠悠地站在院门口,送走一位又一位邻里。
可这时,一位光头白须穿着破烂长衫的老头出现在他家门口。
是老吴。
带着三分醉意的老胡一把拽住老吴的手,笑眯眯地瞧着他。
老吴捋着白须,看着热闹的院落,淡淡说道:“呦呵,胡老弟,真是巧啊,你家这是...”
“吴老哥,咱家是关外来的,这二十多年承蒙邻里帮扶,这不嘛,今日借着小女的百岁宴,以薄酒尽表感激之情。”
听着老胡的这番话,老吴眼睛转了转,有些不可思议地盯着他。
这老胡看上去不像是能说会道的人,可这番话说得,让人心里暖洋洋的。
这些客套话还真就不是老胡想出来的,是他家二儿子提前准备出来的,振锋在国营饭馆上班,接触的绝大部分人都是各单位的领导,久而久之能说出一些漂亮的场面话,别看这简单的一句话,老胡为此背了好几个晚上,才勉强能流利地说出来。
至于院子里,还有几位能喝的邻里没走,老胡一不能喝二不会划拳,索性送客,这才碰巧遇见了老吴。
半推半就下,老吴被老胡拽了进去。
可当那几位瞧见跟在老胡身后之人的相貌时,吵闹的声音戛然而止。
老胡有些纳闷,瞧着那几位的表情,似乎除了自己外他们都认识老吴。
有一位带头起身,其余的也跟着站起来,这几位好像商量好一样,纷纷朝着老吴拱手。
老吴并未搭言,只是微微颔首,随着老胡坐待旁边那桌。
又喝了好一阵子,可两个人加一起都没喝上半斤酒,喝得老胡双眼皮直打架,喝得老吴直点头。
可真是应了那句话:一个行者孙,一个弼马温。
眼看着日头即将落下,老胡也算稍醒了酒,他们隔壁桌那几位也算喝得尽兴,打算各回各家。
然而,不知道老吴抽了哪门子风,非要瞧一瞧老胡的宝贝姑娘。
没得办法,老胡只能唤婆娘把贵琴抱出来。
老吴看着贵琴那滴溜转的大眼睛,连连啧嘴,“乖乖,这娃娃生的白胖,瞧面相是个有福之人啊。”
这个时候,隔壁桌的那几位才道出老吴的真实身份。
老吴外号‘吴三跪’,至于他本名叫什么,早就没人记得了。
他是个乡野道士,不是本地人,可他的老家在哪里,没有人知道,他也从未与人提及。
十三年前的七月初,是吴三跪来到此地的时间点,由于这里属山区,「文革」浪潮没有完全席卷这里,他也因此侥幸捡了条命。
而他那条略微残疾的左腿,就是遭受到「文革」迫害的最好证明。
他人到此地却并未选择在村里生活,反倒是在「十八里坟」的外围搭了个小窝棚。
吴三跪略懂占卜算吉凶,偶尔会有人找他画画符之类的,他也靠此生活。
他的外号,并非贬义。
传言吴三跪来此地的第二年夏天,隔壁村有一户刘姓人家的老儿子去水库洗澡,夏天玩水能消暑,尤其是小孩子,更喜欢在天热的时候豁楞水。
刘姓人家的老儿子叫刘火明,水性了得,可令所有人没想到的是,原本炎热的晌午突然刮起一阵邪风,将刘火明吹入水底。
整整二十分钟过去,都不见刘火明浮出水面。
久久看不到人影,随刘火明一同去水库洗澡的小伙伴就慌了,赶忙去村里叫大人。
原本五分钟的路程,老刘和他婆娘愣是用了不到两分钟就跑到水库边,后面还跟着想要帮忙的邻里,和打算看热闹的人。
怪就怪在,这里根本没风!
将近三十亩的水库,整个水面平整如镜。
老刘婆子吓得瘫坐在地,眼泪噼里啪啦往下掉。
老刘见自家婆娘失了神,一时间也不知如何是好。
见真出了事,所有人都没有了办法,原本的嘈杂在一瞬间被诡异的安静替代。
眼瞅着老刘即将挺不住的时候,村长带着一位邋遢的中年男人走了过来。
这人就是吴三跪,那个时候他的头顶还有几根随风飞舞的杂毛。
吴三跪仅凭几句话便了解到事情的来龙去脉,伸出左手连连掐指,口中还念念有词,只不过他说的什么旁人听不见。
当他手指停下的时候,脸色‘唰’地阴沉下来。
这水库,死过人!